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7)
2023(13424)
2022(11643)
2021(10546)
2020(8800)
2019(20253)
2018(20254)
2017(40150)
2016(21533)
2015(23842)
2014(24053)
2013(24186)
2012(22396)
2011(20167)
2010(20265)
2009(18491)
2008(17667)
2007(15537)
2006(13843)
2005(12302)
作者
(62931)
(52419)
(52199)
(49835)
(33257)
(25048)
(23622)
(20674)
(19894)
(18690)
(17839)
(17796)
(16760)
(16703)
(16198)
(16171)
(15666)
(15167)
(14921)
(14800)
(13091)
(13017)
(12642)
(11975)
(11858)
(11632)
(11523)
(11275)
(10589)
(10212)
学科
(110834)
经济(110742)
管理(62831)
(58007)
(48127)
企业(48127)
方法(43415)
数学(37673)
数学方法(37334)
地方(25294)
(24153)
中国(23763)
(23616)
业经(22429)
(21238)
环境(18091)
农业(16511)
(16162)
地方经济(15960)
(15666)
贸易(15658)
(15614)
(15043)
理论(14578)
产业(14471)
技术(13885)
(13677)
(12912)
(12893)
金融(12892)
机构
大学(314469)
学院(312776)
(136824)
经济(134180)
管理(125236)
研究(109033)
理学(108856)
理学院(107621)
管理学(105926)
管理学院(105383)
中国(78259)
(66718)
科学(66402)
(58195)
(54630)
研究所(49886)
(47925)
中心(47331)
财经(47296)
业大(45711)
(44681)
(42886)
北京(42214)
经济学(41916)
(40204)
师范(39842)
(39601)
经济学院(37530)
农业(37235)
(35991)
基金
项目(214053)
科学(168858)
基金(156311)
研究(156101)
(135821)
国家(134759)
科学基金(115970)
社会(99988)
社会科(94923)
社会科学(94897)
基金项目(83445)
(83121)
自然(74848)
自然科(73041)
自然科学(73027)
自然科学基金(71759)
教育(69625)
(69397)
资助(64404)
编号(62132)
成果(49702)
重点(47773)
(47265)
(47078)
(44183)
课题(42571)
创新(41245)
国家社会(41145)
科研(40585)
教育部(40442)
期刊
(154313)
经济(154313)
研究(95571)
中国(54391)
学报(47917)
管理(47054)
科学(45562)
(42874)
(42614)
大学(36228)
学学(34422)
农业(29910)
教育(28405)
技术(26964)
经济研究(25683)
(24021)
金融(24021)
业经(23636)
财经(23594)
(20354)
问题(19795)
技术经济(17466)
理论(15100)
科技(15023)
(14812)
现代(14657)
图书(14501)
商业(14441)
统计(13830)
(13627)
共检索到456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维阳  段学军  
对碳排放与经济、产业系统相互影响机理的研究已成为气候变化领域关注的重点。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论述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相互作用的相关内容,并对研究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研究内容既涉及碳排放的经济学分析、三次产业发展的碳效应、交互关系、碳减排的经济损失等基础分析,又重点关注了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国际碳流动等应用领域。研究多采用经济计量学、数理统计、情景分析、模型模拟、投入产出和碳足迹等定量方法,与定性研究相得益彰。研究内容呈现多层次性,理论不断深化,方法趋于多类型综合化,视角逐步向微观层面转向。最后指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完善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进行方法创新,增强区域性研究,探索适合中国的研究模式和框架;扩展研究尺度,填补研究空白和薄弱之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匡祥琳  廖明球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经济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度量的。本文从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董耀武  谌勇  
本文运用1965-2015年国内相关面板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分析的计量与检测,结果发现:在短时间内,经济增长直接正向影响碳排放量,换言之,快速经济增长必定与高碳排放相呼应,此时倘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效用就会降低,说明在短期内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低碳、高增的目标;从长远上来讲,碳排放并不能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调整是两者之间的影响中介,表明可以依据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中间变量来实现低碳、高增的目标;整体上来看,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调节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陶长琪  彭永樟  琚泽霞  
笔者在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1995年~2011年间的样本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经济增长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但从长期来看碳排放不是经济增长的动因;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双向动态关系,产业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碳排放量的变化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云龙  常先林  黄承锋  
基于1990年至2019年的中国历史数据,运用ARDL方法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抚养比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和抚养比的增加在遏制人均碳排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人均GDP的增加则可能会导致人均碳排放的增长;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对人均碳排放量分别存在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在三个影响因素中,经济增长是样本期内对人均碳排放量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军  
文章采用结构层次系数来描述产业结构升级状况,并通过它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联动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与经济增长的联动性关系中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则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龙剑  
一、引言目前,人们普遍认识质量,技术进步,经济增长间具有相互联系,但对三者间具体在哪些方面发生联系,如何发生联系却不甚清楚。尤其是对质量与技术进步、质量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不多,使我们准以透彻地描述质量提高如何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如何提高质量,提高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问题。而上述问题不搞清,我们就很难明确提高质量的现实意义和提高质量的途径与方法,就很难让人们,特别是领导们真正树立起质量意识,认识到质量提高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拟抛砖引玉,对质量,技术进步、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二、几个基本概念 1.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0300系列中关于质量的定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梁长来  
当前,科技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科技活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应用型技术研究和工艺技术创新能够直接促进企业发展;基础性研究和具有强烈外部性的公共技术研究,对企业发展具有间接影响。企业的趋利性造成企业倾向于投资周期短、能够带来直接效益的应用型科技活动,少介入或者避开投资于基础性研究和公共技术研究活动。财政资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左  孔宪丽  
本文研究了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运用1980~2010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八个典型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四个典型发展中国家面板数据,计量检验发现这些国家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负相关;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均正相关。进一步对中国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和二氧碳排放量等因素变动并不是引起中国GDP增长率发生变化的原因,但中国GDP增长率变化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永恒  姚德权  
采用VEC模型,考量投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国内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结果证实产业结构调整是引起经济增长和国内投资增长的原因,国内投资的增长也是引起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佳  周荣荣  
本文以我国1994—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采用动态面板回归方法,以产业结构优化为视角,对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省际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电力消费规模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考虑产业结构因素后,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程度明显提高,但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也会大大降低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过高的第二产业占比会制约电力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需要协调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曦  穆怀中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体现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联动关系。本文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系数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趋势进行测算,并对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随经济发展而逐渐提升的基本规律以及阶段性波动特征。文章进一步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正向和反向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反向联动的主导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延军  金浩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河北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从长期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具体可行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金平  孙晓雨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对我国30个省的产业结构分类,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不同产业结构下省域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系,以及同一产业结构内部不同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保持长期协整关系,不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对于相同产业结构内部的不同省,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系存在差异。最后,本文针对不同省域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妤  李剑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产业升级面临新压力和新机遇。本文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探索了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得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是不能得出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单向的影响关系;定量测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2563、0.5325、0.235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