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4)
2023(7892)
2022(6667)
2021(5516)
2020(4619)
2019(10326)
2018(10154)
2017(20991)
2016(10711)
2015(12094)
2014(12146)
2013(12498)
2012(12085)
2011(11080)
2010(11111)
2009(10342)
2008(9523)
2007(8531)
2006(7760)
2005(7068)
作者
(31381)
(26820)
(26514)
(25368)
(17016)
(12620)
(12149)
(10389)
(10109)
(9426)
(9402)
(8901)
(8510)
(8471)
(8420)
(8252)
(7881)
(7689)
(7634)
(7318)
(6826)
(6511)
(6469)
(6182)
(6172)
(6006)
(5662)
(5441)
(5322)
(5066)
学科
(80631)
经济(80573)
管理(36492)
方法(33261)
数学(30783)
(30766)
数学方法(30692)
(23935)
企业(23935)
地方(17436)
中国(14390)
环境(14045)
(13910)
(13238)
地方经济(12729)
(12723)
业经(11892)
(10506)
贸易(10502)
(10023)
农业(9767)
经济学(9109)
(9013)
金融(9013)
(8855)
(8681)
(8150)
(7839)
财务(7836)
财务管理(7818)
机构
大学(171219)
学院(170204)
(91468)
经济(90203)
管理(67248)
理学(58782)
理学院(58228)
研究(58175)
管理学(57495)
管理学院(57202)
中国(44009)
(39215)
(33321)
财经(32244)
经济学(31184)
科学(30368)
(29393)
(28048)
经济学院(28039)
中心(25649)
研究所(25116)
财经大学(24044)
(23851)
(22382)
业大(21117)
北京(20863)
(20652)
商学(20555)
商学院(20372)
经济管理(19500)
基金
项目(111036)
科学(89963)
基金(85904)
研究(79598)
(73520)
国家(72994)
科学基金(64213)
社会(57301)
社会科(54725)
社会科学(54716)
基金项目(44974)
(40869)
自然(39673)
自然科(38815)
自然科学(38810)
自然科学基金(38163)
资助(36061)
教育(35843)
(33743)
编号(28676)
(26365)
国家社会(25232)
(24749)
重点(24514)
教育部(23716)
人文(23134)
(22432)
成果(21854)
大学(21380)
科研(21194)
期刊
(102861)
经济(102861)
研究(54503)
(29152)
中国(26541)
管理(25944)
学报(22454)
科学(21723)
经济研究(19580)
(18632)
大学(17965)
财经(17776)
学学(17385)
(16649)
金融(16649)
(15366)
业经(13889)
技术(13825)
问题(12820)
农业(12273)
统计(11313)
技术经济(11274)
(10597)
商业(10252)
(9737)
世界(9242)
决策(8990)
国际(8646)
经济管理(8099)
经济问题(7993)
共检索到253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建民  杨文培  杨力  
文章采用4步法,对1990~2011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基于三者之间协整关系的研究,建立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关系的传导效应关系,其传导关系为:1:1.5177:1.5722,即经济每增长1%,能源消费增长1.5177%,碳排放增长1.572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力春  
文章基于1978—2015年能源统计数据,使用VAR模型方法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样本期内协整关系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三者之间成立,依据长期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能源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均显著高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拉动作用,实施节能减排政策,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会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力春  
文章基于1978—2015年能源统计数据,使用VAR模型方法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样本期内协整关系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三者之间成立,依据长期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能源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均显著高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拉动作用,实施节能减排政策,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会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庆  曾菊新  杨振  
文章结合脱钩关系评价模型,对Ang构造的碳排放量变化LMDI模型进行优化推导,构建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对湖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一博  
基于30个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与电力消费量面板数据(1999~2006年),文章运用有关理论方法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协整关系与格兰杰因果关系,并通过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及工业结构较重的省份经济增长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较高,未来电力供求矛盾在这些地区还将进一步突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与增加电力供应能力并举才能破解我国面临的能源难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美喆  蔡晓春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质量密切相关,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通过构建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简化了指标体系并进一步研究得出从经济增长质量到能源消费总量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能源消耗量的增长不是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原因,单纯靠能源的消耗来推动经济的增长是不可行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晓英  杨娟  
中国正处于能源转变关键时期,但在理论上,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明确。文章采用两次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对我国1953-2006年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都是围绕着两个结构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过程,这对于政府主导下的能源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是否有效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单位根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还对消除趋势后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因果关系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火根  沈利生  
通过将能源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三要素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最新发展的面板单位根,面板因果检验和面板协整方法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重新进行了经验检验,面板单位根检验表明能源、GDP等都为一阶差分平稳变量;Granger面板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因,而经济增长并不是能源消费的因,如果能源供应减少1%,经济增长将下降0.498%。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仲瑀  
本文分别利用LYQ脱钩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选取了京津冀地区1995~2014年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脱钩模型及其分解得出,京津冀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以弱脱钩状态为主,原因在于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导致节能弹性不断下降;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表明京津冀地区实施节能减排措施不会导致经济的下滑。未来京津冀地区要继续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能源效率,重点关注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提高新型低碳能源的比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仲瑀  
本文分别利用LYQ脱钩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选取了京津冀地区19952014年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脱钩模型及其分解得出,京津冀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以弱脱钩状态为主,原因在于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导致节能弹性不断下降;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表明京津冀地区实施节能减排措施不会导致经济的下滑。未来京津冀地区要继续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能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辉  
如何处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中国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对三者彼此间因果关系的不同理解,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文章选取中国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以碳排放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出口额为研究对象,借助STATA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从经济决定环境的角度看,人均经济增长和出口增加碳排放水平,而能源强度则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从经济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角度看,人均经济增长、能源强度和出口在长期发展的趋势下都会对碳排放水平的减少具有正面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漪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正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向消费拉动转变,正确认识与评价区域消费状况、合理引导消费、建立与消费结构变化相匹配的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区域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研究,分析影响区域消费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趋势。在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促进新的产业推动力的形成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利用影响区域消费的积极因素,限制影响区域消费的消极因素,促进我国区域消费结构升级和新的消费增长点的形成,从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史亚东  
本文利用一个两部门的生产函数,建立了估计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计量模型。利用45个国家(地区)1980-2007年的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当以人均消费水平作为门限变量时,能源消费溢出效应的国家(地区)差异。实证检验的结果证实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转换行为,具体来说两者有且只有一个门限值,当人均消费水平在门限值以内时,能源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而当超过这一门限水平时,作用反向且不再显著。此外,本文发现超过门限值的主要是发达经济体。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地区)不仅从对消费者负责的角度应当实施节能减排,而且从减少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看,也应当并且可以实施严格的能源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春虹  
经验证据表明:我国GDP对税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不会明显偏离均衡状态,税收与经济税源之间保持着合理的关系。从经济增长率最大角度,我国最优宏观税率应该是20%左右。税收应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宏观税率的提高要与经济增长适度,说明了“拉弗”曲线在我国的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雪阳  
文章在综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协整框架下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分别代表我国收入分配、经济增长情况的基尼系数、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模型进行检验,分析了我国1990~2009年间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关系,并对协调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