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39)
- 2023(13585)
- 2022(11192)
- 2021(10268)
- 2020(8529)
- 2019(19121)
- 2018(18549)
- 2017(35212)
- 2016(18509)
- 2015(20819)
- 2014(20056)
- 2013(20180)
- 2012(19026)
- 2011(17337)
- 2010(17222)
- 2009(16009)
- 2008(15414)
- 2007(13606)
- 2006(12272)
- 2005(11194)
- 学科
- 济(101796)
- 经济(101697)
- 管理(52151)
- 业(51196)
- 方法(41621)
- 企(38280)
- 企业(38280)
- 数学(38154)
- 数学方法(37962)
- 中国(26147)
- 农(24188)
- 财(21396)
- 地方(20290)
- 贸(18762)
- 贸易(18746)
- 易(18257)
- 业经(17878)
- 学(17447)
- 农业(16912)
- 制(16473)
- 融(14007)
- 金融(14007)
- 银(13969)
- 银行(13930)
- 环境(13689)
- 地方经济(13529)
- 行(13365)
- 体(11863)
- 务(11742)
- 财务(11736)
- 机构
- 大学(279606)
- 学院(274409)
- 济(135415)
- 经济(133420)
- 管理(105366)
- 研究(102483)
- 理学(91785)
- 理学院(90728)
- 管理学(89516)
- 管理学院(89016)
- 中国(79166)
- 财(58490)
- 京(58167)
- 科学(58163)
- 所(51111)
- 农(49242)
- 财经(47398)
- 研究所(46599)
- 中心(46014)
- 经济学(44470)
- 经(43601)
- 业大(40830)
- 经济学院(40174)
- 江(38688)
- 农业(38504)
- 北京(36859)
- 院(35892)
- 财经大学(35578)
- 范(33139)
- 师范(32733)
- 基金
- 项目(185931)
- 科学(148513)
- 基金(142012)
- 研究(131018)
- 家(126921)
- 国家(125638)
- 科学基金(106779)
- 社会(91121)
- 社会科(86740)
- 社会科学(86718)
- 基金项目(74281)
- 自然(67468)
- 省(67042)
- 自然科(66012)
- 自然科学(65990)
- 自然科学基金(64934)
- 教育(58038)
- 划(57870)
- 资助(57660)
- 编号(47830)
- 部(43367)
- 重点(42129)
- 国家社会(40779)
- 发(40538)
- 成果(38493)
- 创(38421)
- 教育部(37702)
- 创新(36167)
- 人文(36006)
- 中国(35911)
共检索到415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罗长远 刘子琦 宋弘
健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经典话题。本文在有效缓解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考察了经济增速放缓对国民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近年来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国民心理健康受到负向影响。机制讨论显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劳动力市场受到冲击,工作满意度下降;家庭的经济压力加大,发展型消费支出的负担加重,挤压了享受型消费。拓展性分析表明,中老年、农村人口、低教育水平群体心理健康受到的负向影响更大。
关键词:
出口增速 经济增速 心理健康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池建宇 赵家章
文章尝试把宏观经济学两大主题——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并使用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78—2012年的数据,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来验证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的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既有正向影响,又有负向影响;政策、市场、技术和制度的不确定性都会带来经济的波动;与政策的不确定性相比,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似乎更容易带来经济的波动性。为了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政府应构建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环境,降低宏观政策的波动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河永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程度的提高,国民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试图从社会分配不公与剥夺感增强、社会政策制定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原则和途径。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心理健康 疏导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蔡春林 丁畅
金砖国家经济放缓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是一种主动的可控式的自我矫正。金砖国家政府不过分干预经济增速放缓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发展质量,"刮骨疗毒"式的增速放缓是解决经济增长深层次矛盾的重要环节。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更需要金砖国家强化合作激活长期增长潜力,以经济合作促进政治经济互动,采取以发展为导向的合作机制和运行模式,以金砖国家峰会带动其他实质性对话机制建设,联合制定加强金砖国家合作的路线图,尽快明确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设立细节,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防范金砖国家合作效应递减和凝聚力下降风险,强化金砖国家合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金砖国家 互利共赢 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祁京梅
2014年以来,我国投资、消费、出口以及工业生产等多项指标呈现下滑走势,最新公布的3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至48.1,创八个月来的新低。目前看我国经济减速和下行的压力较大,实现7.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难度较大,业界对此充满担忧。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减速?未来一个时期国家应该出台哪些政策稳定经济、提振信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创近年新低2014年1~2月份我国经济增长势头较为疲弱,突出表现为三大需求、工业生产、企业实现利润增速明显放缓。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晓晖 叶瑛 姜彦福
本文是基于微观层面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创建代表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虚拟企业,以其应缴纳的增值税作为经济增长替代变量,并以资本自由化指数作为金融发展指标变量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发现,资本自由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通过促进企业业绩的增长,达到经济成长的目的。本文还发现在构成资本自由化的四个方面因素中,金融市场市场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显示了金融部门的民营化和非国有企业融资壁垒的降低对经济成长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资本自由化 绩效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锐 马莉莉 陈璇
本文基于演化的视角考察人力资本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界定为互补匹配过程中各层级人力资本比重逐步动态调整并最终实现向高级化演变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结构的互补匹配性和动态演化两大特征。基于此,本文构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以表征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程度,通过199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并利用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这一外生冲击构建工具变量和中介效应检验法,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结构演进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且通过推升技术进步引起产业升级和促进人口集聚形成城市化而实现经济增长。因此,为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各地不应脱离本地经济发展阶段而简单地增加高级人力资本比重,而应在遵循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注重不同技能人力资本的互补匹配性和不同层级人力资本比重的动态调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振宇 顾昕
族群多样性的经济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是经济学中一个方兴未艾的前沿研究领域。文章利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抽样调查资料,构建了中国300多个城市族群多样性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发现,高的族群多样性显著降低了地方经济增长率。在考察了测量指标的影响和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通过对影响机制的探讨,文章发现:高的族群多样性显著增大了语言沟通成本,降低了私有部门投资率;另一方面,公有部门投资率不受族群多样性的影响,人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族群多样性显著正相关,这两者缓解了族群多样性的不利影响。以上发现,一方面为族群多样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息晨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调查数据,考察心理健康状况对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的心理状况从参与决策到参与深度两方面显著促进了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风险态度的改变是上述结果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则表明,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婚姻状态差异、生命周期差异及城乡二元差异。本文对于从心理健康角度破解"有限参与之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重视居民心理健康的相关政策制订,进而对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关键词:
心理健康 金融市场参与 风险态度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甘思德 程覃思
年,战略分析领域最流行的词汇是"修昔底德陷阱",即崛起中的大国和守成大国终有一战。这个词汇如此流行,正是因为中美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担忧中国将有能力有自信挑战美国的军事主导地位及其在亚洲的影响力。由此来看,中国经济的放缓延迟了最后的摊牌。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静 周慧
本文利用2006—2010年农村贫困监测的家庭面板数据评估了中国第一个21世纪扶贫纲要时期到户扶贫资金的政策效果,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到户扶贫资金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和支出水平。但是,收入增长主要是来自政府转移性收入的增加,而非农户自身生产能力的提升所带来的市场收入的增加。在支出方面,农户在生产经营方面的投入和生活性消费支出都有所增长。
关键词:
到户扶贫资金 政策评估 家庭面板数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建兴 张少华 李明月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同时也处于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关键环节,那么日趋激烈的全球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产生了怎样的冲击?本文基于全球贸易预警数据库(Global Trade Alert,GTA),构建2005—2018年贸易摩擦发起国-承受国-产品-时间维度的面板数据,利用泊松伪极大似然(PPML)估计技术实证分析全球贸易摩擦对我国进出口的直接效应和第三国效应。研究发现:当前全球贸易摩擦的目标对象国已经从我国转移到多个目标国,而且主要围绕中低端产品和关税、进口控制措施以及边境后措施等方面。我国因其独特的大国优势和产业优势,在全球贸易体系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全球贸易摩擦总体导致我国出口增长19.43%,进口增长6.08%;而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南北间和南南间的贸易摩擦。虽然贸易摩擦导致我国与发起国和承受国的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呈现不对称效应;同时,与进口限制措施显著促进我国与承受国、发起国的贸易不同,出口限制措施显著抑制我国从承受国的进口和对发起国的出口,而促进我国从发起国的进口。本文的研究发现为全面理解全球贸易摩擦的影响以及检验我国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地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路
一国与他国贸易关系的稳定性受到了双方交易信任水平的影响,在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的国际市场上,交易成本是决定双边贸易关系能否长期维系的重要因素。基于2006—2013年我国对45个国家产品层面出口数据,使用BBC全球影响力调查结果衡量国家形象,采用生存分析法和二元因变量分析方法检验我国在贸易伙伴国眼中的国家形象对我国产品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除了传统交易信任因素之外,我国在贸易伙伴国处获得的评价越好,对其出口持续时间就越长、出口失败风险也越低,即国家层面的信任能够弥补出口产品层面的交易信任缺失。此外,国家形象对出口持续时间的促进效应在同质品、消费品上,以及低评国、发达国家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梅建明 邵鹏程
文章依据财政部PPP项目库信息整理得到253个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对PPP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PPP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缓解地方政府短期财政压力和促进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是PPP模式发挥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政府干预较多会抑制PPP模式经济增长质量效应,而提高财政透明度则有利于发挥该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市政工程以及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领域PPP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更强,并且当某地PPP模式以中短期合作或以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为主时,其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静 王薇 高英铭
全球价值链升级是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内容,“营改增”是减税降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文章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微观数据和OECD的跨国投入产出表,测算城市层面全球价值链升级状况,实证分析“营改增”对城市沿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营改增”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升级,表现为“营改增”提高了城市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上游度和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进一步研究发现:“营改增”通过促进城市专业化分工,提升城市创新水平,提高城市生产率,进而推动城市沿全球价值链升级;在中西部、税负较高、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和小规模纳税人较少的城市,其影响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