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8)
2023(6746)
2022(5596)
2021(4961)
2020(4025)
2019(9202)
2018(8935)
2017(17959)
2016(9540)
2015(10526)
2014(10648)
2013(10563)
2012(10178)
2011(9440)
2010(9890)
2009(9455)
2008(8981)
2007(8330)
2006(7912)
2005(7376)
作者
(27359)
(23064)
(22949)
(22032)
(14979)
(10818)
(10315)
(8878)
(8791)
(8409)
(8099)
(7646)
(7503)
(7501)
(7343)
(7145)
(6875)
(6649)
(6609)
(6345)
(6018)
(5655)
(5575)
(5450)
(5411)
(5243)
(4958)
(4886)
(4660)
(4555)
学科
(63866)
经济(63830)
管理(27667)
(24484)
(18413)
企业(18413)
方法(17905)
地方(17455)
数学(16171)
数学方法(16013)
中国(13705)
(13241)
地方经济(12612)
(11082)
业经(10863)
(9981)
(9339)
农业(9079)
(9037)
(8637)
贸易(8631)
(8311)
环境(7823)
(7793)
金融(7793)
(7684)
(7633)
银行(7622)
及其(7591)
税收(7487)
机构
学院(144433)
大学(141637)
(76309)
经济(74913)
研究(54796)
管理(53143)
理学(44516)
理学院(44054)
管理学(43498)
管理学院(43206)
中国(42169)
(34364)
科学(28852)
(28817)
(27469)
财经(26169)
经济学(24957)
研究所(24343)
中心(24006)
(23614)
(23355)
经济学院(22056)
(20066)
(19240)
财经大学(18930)
北京(18624)
(18041)
师范(17951)
(17882)
业大(16421)
基金
项目(84825)
科学(67506)
研究(65164)
基金(61869)
(52455)
国家(52030)
科学基金(44610)
社会(43835)
社会科(41682)
社会科学(41675)
(32459)
基金项目(30831)
教育(28915)
(26655)
资助(26518)
自然(25998)
编号(25815)
自然科(25375)
自然科学(25369)
自然科学基金(24921)
成果(22116)
(20549)
(19292)
重点(19091)
课题(18727)
国家社会(18481)
发展(17572)
(17301)
(17281)
教育部(16926)
期刊
(95909)
经济(95909)
研究(52566)
中国(28107)
(25721)
管理(22018)
(19050)
(17925)
金融(17925)
经济研究(16937)
科学(16802)
学报(16061)
财经(14106)
业经(13207)
技术(13167)
大学(12865)
农业(12591)
(12368)
学学(12334)
教育(12085)
问题(11901)
(10007)
技术经济(9349)
国际(9072)
世界(8741)
统计(8392)
经济问题(7691)
经济管理(7354)
(7325)
改革(7159)
共检索到238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凌  
我们将要面对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态势,宏观政策与微观经营都应正视这种转变,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目前所发生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指标以来,国内外关于中国经济现状和走势的担忧不断升温,各种对策、建议也是南辕北辙。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呈现相对平稳的态势,已经或者将要进入新的增长轨道,宏观政策、微观经营都需要适应这种变化趋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向景  魏升民  温丽萍  
日本、韩国的历史数据表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税收增速超GDP增长;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时期,经济增速与税收增速分别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但经济增速下降幅度更大;经济转为低速增长时期,经济增速与税收增速继续下降,且税收增速下降幅度大于经济增速下降幅度。日本、韩国经济增速换挡的共性特征之一,是税收增速具有明显的台阶式下移效应,这与我国经济增速与税收增速转换的实际情况相似。建议提速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直接税领域改革力度,同时加大供给侧减税降费力度,整体降低市场主体的税费负担,为我国经济与税收可持续增长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世锦  
增长阶段的变化是一个表面现象,背后是经济结构要发生变化,增长动力要发生变化,需要培养新的增长动力我们每年都在讨论宏观经济形势,但是每年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爬山,有时候是在山脚下,有时候在往上爬,有时候已经到了山顶上。到了山顶上以后,风光相当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现祥  李小平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成为我国改革的共识,但从政府主导换到市场决定这个"挡",存在一定阻力。经济要换挡成功,首先必须是"制度换挡"。经济增速下行,更增加了换挡难度,而且经济增速下行也可能成为抵制"制度换挡"的理由。我国经济下行"制度换挡"主要体现为三方面:一是在投资和产业发展上,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二是在研发投入和创新上,要由自上而下的创新为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创新为主。三是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要把地方政府之间的寻租竞争转变为地方政府之间创新的竞争,这种竞争既有科技、实业方面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竞争。这三方面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华磊  
本文采用动态优化模型,考察了人口世代更迭与人口政策调整对未来经济增速的影响。根据现实可行参数进行模拟发现:2018—2050年间中国经济增速将呈现出与1998年以后出生人数阶梯式下降相类似的趋势性特征;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2018—2021、2022—2050和2018—2050年间平均经济增速分别为6.08%、3.30%和3.64%。在当前新生婴儿进入劳动市场之前,虽然生育政策调整轻微降低了经济增速,但是之后的提升效果极其明显;在短期内虽然降低企业缴费率和延迟退休等政策会轻微提升经济增速,但是长期效果有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亚轩  
像许多其他经济理论一样,诸多的汇率理论模型告诉我们,经济增速和汇率之间的关系并不确定当前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的理由之一是,中国经济仍存在明显的下行压力,在经济触底之前,人民币汇率都将持续走弱。这背后的潜台词是,汇率也和股市一样是一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走强,汇率升值;经济转差,汇率贬值。但从理论和实际上看,经济增速和汇率的这种关系稳定吗?人民币汇率走势严格依赖经济增速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严先溥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同比增长7.4%,第二季度增长7.5%,第三季度增长7.3%。引人关注的是,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创下了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新低。对此,我们要用一种全新的思维和视角看待中国经济增速的变化,保持平常心,适应新常态。只要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没有突破上下限,只要经济稳中有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史焕平  李泽成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影子银行增长率、M2增速及经济增长率的MS-VAR模型并选取1990~2014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区制下,区制2中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要大于区制1中的作用效果,即货币扩张时,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减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而在货币紧缩时,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加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戴翔  
一、问题提出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分别为0.86%、2.44%、0.25%和-13.23%,低于同期全球经济增长率。另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16年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8%和3.2%,即贸易增长仍将低于经济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捷  何德旭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货币政策在防范经济下行风险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前货币政策面临的形势以2007年底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为起点,全球经济出现了持续低迷。深入
[期刊] 改革  [作者] 伍戈  王梅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关键时期。由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速通常高于服务业,这种转移将导致社会总劳动生产率增速降低,进而导致实际经济增速下降。同时,由于服务业拥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劳动力市场仍保持稳定,甚至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换句话说,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可能已经开始下降。对此,应更加审慎使用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等需求管理措施,与此同时应强化供给面的改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安世  
自前古典经济学时代开始,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增长的概念、表现形式、本质特征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该文通过对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简要回顾,认为物质财富的数量增多、质量提升与结构改善,是经济增长的三个具体表现形式,而基于供需匹配的物质财富持续形成的过程,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和本质。基于此,该文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减缓的原因,认为中国要实现持续健康的经济增长,首先要在宏观上制定优势集聚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以国家力量推动该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次要以体制改革为中心,将短期政策与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优势集聚导向的经济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安世  
自前古典经济学时代开始,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增长的概念、表现形式、本质特征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该文通过对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简要回顾,认为物质财富的数量增多、质量提升与结构改善,是经济增长的三个具体表现形式,而基于供需匹配的物质财富持续形成的过程,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和本质。基于此,该文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减缓的原因,认为中国要实现持续健康的经济增长,首先要在宏观上制定优势集聚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以国家力量推动该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次要以体制改革为中心,将短期政策与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优势集聚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最后要集聚政策优势,鼓励优势集聚导向的经济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颖一  
2014年中国GDP增长速度下滑到7.4%,为1990年以来最低。如果考虑中长期因素,大致有三类原因:第一,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7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增长的规律是潜在增长率与人均收入成反比。在摆脱贫困陷阱之后,低收入经济对应高的潜在增长率,中等收入经济对应中的潜在增长率,而高收入经济对应低的潜在增长率。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和剩余劳动力的减少,潜在增速必然下降。但是,定量下降数字则需要科学、细致的研究。第二,经济中结构扭曲的纠正。在同一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