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16)
2023(15301)
2022(13322)
2021(12140)
2020(10257)
2019(23528)
2018(23039)
2017(45521)
2016(24360)
2015(27366)
2014(27258)
2013(27343)
2012(25238)
2011(22876)
2010(22859)
2009(21275)
2008(20623)
2007(18366)
2006(16434)
2005(14797)
作者
(72542)
(60222)
(60061)
(57055)
(38774)
(28992)
(27112)
(23552)
(23005)
(21588)
(20600)
(20559)
(19478)
(19120)
(18871)
(18749)
(18067)
(17467)
(17448)
(17340)
(15061)
(15004)
(14703)
(13958)
(13585)
(13469)
(13362)
(13116)
(12421)
(11741)
学科
(119941)
经济(119817)
管理(72725)
(69292)
(58119)
企业(58119)
方法(51986)
数学(45681)
数学方法(45285)
(27675)
中国(26787)
(26032)
地方(24559)
(24329)
业经(23346)
(19456)
(18212)
贸易(18199)
(18033)
财务(17966)
财务管理(17932)
农业(17772)
(17530)
企业财务(17168)
理论(16562)
(16532)
金融(16531)
(16075)
环境(15804)
(15592)
机构
大学(360828)
学院(357016)
(155061)
经济(152005)
管理(141337)
研究(123658)
理学(122337)
理学院(121046)
管理学(119069)
管理学院(118446)
中国(92530)
(76486)
科学(74018)
(70398)
(62629)
(57496)
财经(56837)
研究所(56671)
中心(54665)
业大(52522)
(51809)
(51780)
北京(48599)
经济学(48345)
农业(45086)
(44526)
(44106)
师范(43618)
经济学院(43428)
财经大学(42506)
基金
项目(240430)
科学(189141)
基金(176811)
研究(173095)
(154630)
国家(153419)
科学基金(131821)
社会(110922)
社会科(105273)
社会科学(105242)
基金项目(93086)
(91827)
自然(86335)
自然科(84354)
自然科学(84331)
自然科学基金(82875)
教育(78537)
(77581)
资助(74469)
编号(68448)
成果(55320)
(53786)
重点(53486)
(51104)
(49547)
课题(46897)
教育部(46433)
创新(46280)
科研(46163)
国家社会(46139)
期刊
(172227)
经济(172227)
研究(110458)
中国(65267)
学报(57434)
(54113)
管理(53656)
科学(52452)
(50841)
大学(43578)
学学(41378)
农业(34758)
(34213)
金融(34213)
教育(33166)
技术(30270)
财经(29707)
经济研究(28878)
(25397)
业经(25062)
问题(21900)
技术经济(19477)
理论(18074)
(17797)
(16683)
统计(16462)
图书(16037)
实践(15992)
(15992)
科技(15846)
共检索到531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玲  邓霄敏  
本文以沪深两市659家上市公司三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在目前国内权益资本市场中,经济增加值与市场增加值两大指标体系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结果表明,在结合经济增加值和市场增加值两大指标体系之后,对沪深两市的股票收益存在一定的解释能力,但不是十分突出;同时在对股票收益解释能力中,经济增加值指标和市场增加值指标分别表现了自身的特点,起到了各自的作用,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经济增加值与市场增加值在国内有一定的适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肇启伟  王平  刘涛  
文章以上证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公司经济增加值与股票超额回报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经济增加值对于公司股票超额回报的拟合优度和相关性比根据传统财务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表现要差;同时,在对股票超额回报的预测方面,经济增加值模型比传统财务指标模型的优势并不明显;但经济增加值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地剔除没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表明经济增加值指标在我国资本市场环境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喜刚  丛海涛  欧阳会南  
本文以上海股票市场的402家上市公司3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比较了经济增加值变量与会计盈利性指标在解释上市公司市场价值方面的信息有用性。结果表明,前者在总体上的解释力强于会计指标,中国股市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不自觉地运用了它所包含的财务思想;但会计指标仍然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经济增加值不能完全替代会计指标。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万俊丽  
以传统会计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流量等单纯的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不能真实评价一个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现代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使得基于价值的管理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理财理念。本文分析了经济增加值(EVA)的基本概念及创新之处,阐述了EVA在企业评价中的具体应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汝芳  杜勇宏  
经济增加值是目前英美企业普遍采用的反映企业资本经营绩效的衡量标准。本文从理论角度对经济增加值与利润概念的关系及差异进行了探讨,并引入了一个新概念———优化经济增加值。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资本资产价值的评估模型,并提出了市场价值和个性价值的概念,从而揭示资本运营创造价值的本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欧阳春花  顾颖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以下简称EVA)因其强调企业的真实盈利性,自问世以来广受国外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颇丰。而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基本停留在概念解读、计算和价值相关性等方面。有鉴于此,本文从EVA价值相关性、会计调整有效性、应用现状和研究视角拓展四个方面对国外实证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内深入开展EVA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真  
以金融市场和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主体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使得基于价值的管理(VBM)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理财理念,本文在介绍VBM理念的基础上,引出了经济增加值(EVA)的相关理论,阐述了EVA在价值管理中的应用并结合我国情况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江绥  
通过对惯例的演化分析,从一个微观视角阐释了重点产业的内核。作为重点产业,必须具有强价值创造能力,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增长,而不仅仅是通过规模扩张获得表面的繁荣。采用基于经济增加值的指标来衡量产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对陕西省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宝清  
业绩评价理论与实践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现代企业中基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推动了业绩评价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创新,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指标将对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起到重要作用。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指标理论基础源于剩余收益思想,从股东角度定义企业利润,使企业内部管理业绩的评价和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统一起来,能促使企业克服短期行为,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牟伟明  李莉  
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备受关注,评价标准的选择涉及到众多相关者的经济利益。本文选取经济增加值评价指标,以沪深两市上市信息技术行业作为样本,运用实证方法研究后发现,EVA评价指标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度优于传统财务评价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企业真实的价值创造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范金  姜卫民  刘瑞翔  
研究目标:回答增加值率能否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建立CES型总产出生产函数和动态经济系统,从理论上提出增加值率门槛上限,并实证检验了中国增加值率的国际比较及省际比较。研究发现:增加值率存在着一个门槛上限,当低于该值时,实际增加值率越高表示增长质量越好,而超出时则完全相反;实际增加值率与门槛上限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且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倒U形关系;增加值率门槛上限与资本折旧率、人口增长率和储蓄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相关。研究创新:采用增加值率评价经济增长质量,应该考虑增加值率门槛上限。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范金  姜卫民  刘瑞翔  
研究目标:回答增加值率能否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建立CES型总产出生产函数和动态经济系统,从理论上提出增加值率门槛上限,并实证检验了中国增加值率的国际比较及省际比较。研究发现:增加值率存在着一个门槛上限,当低于该值时,实际增加值率越高表示增长质量越好,而超出时则完全相反;实际增加值率与门槛上限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且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倒U形关系;增加值率门槛上限与资本折旧率、人口增长率和储蓄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相关。研究创新:采用增加值率评价经济增长质量,应该考虑增加值率门槛上限。研究价值:有助于《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和《中国制造2025》中以增加值率评价质量效益工作合理实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波  王章留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规律很少受到关注。2001年,Anderson和Betancourt指出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型,并运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没有给出理论解释。选取我国各省1993-2008年的数据,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流通业比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比重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规律。将流通服务看作流通部门的产出,构建流通部门的CES生产函数,对这一规律进行了理论解释。研究启示是:流通业比重变化存在客观规律,不能因流通业属于传统服务业而忽视甚至试图降低其在GDP中的比重,需要遵循这一规律,为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艳梅  牛苗苗  张红丽  
价值链分工使得一种产品的生产分割在不同地区,从而获得的收益和隐含的碳排放也产生在不同地区。考察京津冀区域内贸易获得的经济收益和产生的碳排放代价问题,对制定公平有效的区域协同碳减排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可以更加准确地测算贸易收益和隐含碳排放。借鉴此核算体系,本文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对京津冀区域内贸易的经济收益及隐含碳排放进行测算,并对其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总量方面,北京从区域内贸易中获得的经济收益最高,天津次之,河北最少;而隐含碳排放量的排序与之相反:河北最高,天津次之,北京最少;②行业分布上,北京从区域内贸易中获得的经济收益高度集中于服务业部门,而天津和河北却分散分布于多个部门;各地的隐含CO2排放均集中于中间品贸易部分,占比最高的是能源工业部门;③京津冀从贸易中获得的经济收益和碳排放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完全CO2排放强度、调出规模和调出结构的不同。因此京津冀区域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协同合作,共同制定碳减排目标和承担碳减排责任,并且各地要根据发展阶段和特点寻求最佳合作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建新  
提高我县工业增加值率雷建新工业增加值率是增加值与总产值的比值。增加值直接衡量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值率越高,经济效益越好。我县工业经济已开始驶入快车道,但增加值总量却不尽人意,且增加值率明显偏低,理当引起高度重视。这里,本文以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对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