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8)
- 2023(5277)
- 2022(4476)
- 2021(3957)
- 2020(3372)
- 2019(7369)
- 2018(7273)
- 2017(13483)
- 2016(7322)
- 2015(8403)
- 2014(8620)
- 2013(8680)
- 2012(8566)
- 2011(8150)
- 2010(8625)
- 2009(8374)
- 2008(8048)
- 2007(7334)
- 2006(7057)
- 2005(6693)
- 学科
- 济(57314)
- 经济(57268)
- 管理(21688)
- 业(16861)
- 方法(16205)
- 地方(16142)
- 企(14054)
- 企业(14054)
- 数学(14031)
- 数学方法(13932)
- 学(12924)
- 地方经济(12068)
- 中国(11885)
- 业经(9412)
- 农(8484)
- 制(8039)
- 财(7747)
- 经济学(6836)
- 融(6625)
- 金融(6625)
- 环境(6471)
- 体(6450)
- 银(6344)
- 银行(6330)
- 理论(6324)
- 和(6316)
- 行(6156)
- 农业(5879)
- 发(5874)
- 策(5508)
- 机构
- 大学(121118)
- 学院(118128)
- 济(58804)
- 经济(57627)
- 研究(46152)
- 管理(41397)
- 中国(35053)
- 理学(34278)
- 理学院(33771)
- 管理学(33202)
- 管理学院(32959)
- 财(26457)
- 科学(25670)
- 京(25337)
- 所(23729)
- 研究所(21114)
- 财经(20393)
- 中心(20274)
- 江(20172)
- 经济学(19406)
- 经(18249)
- 范(17396)
- 师范(17273)
- 经济学院(16994)
- 北京(16565)
- 农(16273)
- 院(15923)
- 州(15645)
- 财经大学(14789)
- 省(14599)
- 基金
- 项目(67862)
- 科学(53506)
- 研究(50487)
- 基金(49623)
- 家(42461)
- 国家(42087)
- 科学基金(35644)
- 社会(34527)
- 社会科(32683)
- 社会科学(32677)
- 省(25475)
- 基金项目(25009)
- 教育(23174)
- 资助(20984)
- 划(20930)
- 自然(20871)
- 自然科(20376)
- 自然科学(20369)
- 自然科学基金(20014)
- 编号(19142)
- 成果(17341)
- 发(15672)
- 重点(15324)
- 部(15245)
- 国家社会(14626)
- 课题(14281)
- 教育部(13498)
- 济(13385)
- 发展(13327)
- 经济(13255)
共检索到202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志高 尹贻梅
经济地理学发展不仅与人文地理的其他分支交互发展,并从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内吸收营养。文章通过历史性地考察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关系,尝试探索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考察发现:古典经济地理学时期,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相互交织、彼此影响;1930、1940时代到1970、1980年代,经济学引领经济地理发展,而经济地理学者没有对主流经济学产生重大影响;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期,经济地理学吸收经济学相关理论,实现了文化、制度和关系的转向,同时主流经济学则出现了地理化趋势,出现了新经济地理学运动。1980年代以来,演化思想在经济学界逐渐兴盛起来,演化经济学理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重视,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地理学家接受了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开始尝试构建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演化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和经济学的下一个交叉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罗庆 祝英丽
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目标对象的相似性及理论观点上的互相借鉴使得其特殊性渐渐模糊起来。为此,文章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研究组分、研究内容层次、哲学思维等三个方面分析两者间的差异。在研究组分上,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研究可分为经济地理学独有部分(经济活动的地理基础、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区域经济学独有部分(区域专业化、产业集聚等)和两学科共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经济空间相互作用等);在研究内容上,经济地理学研究地理圈层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在地表的投影,区域经济学研究经济圈层内不同经济体间的关系;在哲学思维上,经济地理学以归纳为主,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而区域经济学以演绎和数学推理为主,强调经济效果的最优化。以上分析有助于理清两学科间的实质差异,从而在相互学习中促进两学科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志高 尹贻梅
近年来,演化分析方法在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尤其是欧洲日益受到重视,这可能是因为演化思想为分析产业空间集中的出现和经济的空间差异提供了有益的模型和解释。一些经济学家虽然分析了产业创新和技术变化演化,但却忽视了其空间特性,这正是经济地理学者所关注的领域。经济地理学吸收演化经济学的有关养料后,分析了这些空间特性对企业竞争力和学习能力的影响,并富有成效地将本地生产系统、根植性和区域学习过程等与演化思想结合起来,用演化思想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现象及规律,试图在经济地理学中全面引入演化思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胁田武光 ,沈象仁,张豪禧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现代国外地理学界对经济地理学性质和方法的看法,但个别提法值得商榷,供大家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兆量
研究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任务。反映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按照经典的办法,可以用实物劳动生产率,如每个职工每年或每日、每时生产所得的粮食或钢、汽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提供粮食9~17万斤,肉6千到1万3千斤(不包括禽类)。印度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平均提供粮食1,700斤,肉8斤,对比十分明显。实物劳动生产率的缺点是不同的产品不能相加,无法反映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综合水平。要反映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必须借助货币指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玉申
在人文地理学的历史发展中,美国学派曾起过重要作用。特别是从二次大战至今,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人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得到应用,率先揭开了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序幕,使人文地理学进入以系统思想为指导、与现实世界相关联和定性定量相合的新阶段。当今美国人文地理学发展中的许多变化,不仅迅速影响欧洲、北美、大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人旭 李广斌
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实践和理论尚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试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现实表象和存在问题入手,分析问题背后的哲学根源,对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提出一些认识。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哲学反思 中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小娟 柯善咨
关系型经济地理学是近年来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将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嵌入到特定的区域制度和区域文化背景中,关注区域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多种地理尺度下的经济变动过程。文章探讨了关系型经济地理学的演进及其新的进展,分析了主要关系类型的结构特征和表现形式,并对关系型经济地理学做出简要评析。
关键词:
经济地理 行为主体 关系资产 关系尺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伟博
自2008年保罗·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国内学界掀起了一股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潮。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新经济地理学的地位、范式及政策影响。本文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综述,评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建模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未来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期。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CP模型 聚集 福利与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由于研究思维方式和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不同,有些国家可以形成富有国家特色的经济地理学。反映发展中大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地理特殊事实并给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解释,基于地理科学的研究框架并吸纳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强调中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对经济地理现象的重要影响,可构成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构建的三个重要基点。在此基础上,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在研究中重视学科的地理学属性,重视国家需求导向,重视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重视人地和谐。对中国独特的经济地理现象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凝聚理论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可云
本文重点研究区域科学的兴衰过程、新经济地理学的争论以及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出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方向。文章详细分析了区域科学的兴盛与衰落的过程及其原因,介绍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成就、观点与批评者的主要观点,从学科发展历史的角度辩明了各相关学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应该避免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正确研究方向。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区域科学 新经济地理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中权
本文通过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在学科的渊源、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对比分析 ,说明区域经济地理学不可能被区域经济学所取代 ,同时也指出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确实存在着危机感
关键词:
区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学 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李二玲
文章对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思想从贸易理论与区位理论相融合,从规模收益递增、要素流动和运输成本揭示空间集聚,从历史、预期和路径依赖揭示区域发展路径,以量化模拟研究区际关系等四方面进行了分析。从研究视角、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三方面分析了克鲁格曼创新研究对经济地理学的启迪。从学科社会地位、研究范式和发展方向三方面分析了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华友 丁四保 高斌
文章从理论、方法和实证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背景,进而对其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概述。认为,正如经济地理学所言,新经济地理学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如对研究空间的模糊化、强调研究方法的模型化、外部经济的片面化、区位形成的历史偶然性等,但是新经济地理学在很多方面,如对市场结构的强调、对过于经验化描述的摒弃以及报酬递增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影响等表现出对经济地理学范式的修正。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爱文 艾亚玮
新经济地理学在对新古典模型框架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深化模型和空间广化模型,但由于其采取的依然是新古典主义的"类型学思考"的研究方法,以及实证研究的缺乏,使得这一学科的研究不具有普遍意义。批判经济地理学采用辩证主义的个体群思考的研究方法,批判性地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空间生产、集体消费、弹性积累以及不平衡地理发展等内容,从而更广泛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中的矛盾。
关键词:
空间 均衡 新经济地理学 批判经济地理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