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17)
2023(4304)
2022(3427)
2021(2905)
2020(2368)
2019(5126)
2018(4936)
2017(9441)
2016(4802)
2015(5477)
2014(5591)
2013(5838)
2012(5740)
2011(5705)
2010(5976)
2009(5781)
2008(5436)
2007(4919)
2006(4876)
2005(4474)
作者
(16345)
(13906)
(13828)
(13283)
(9006)
(6516)
(6276)
(5393)
(5277)
(5056)
(4890)
(4644)
(4617)
(4596)
(4430)
(4238)
(4057)
(3951)
(3915)
(3686)
(3608)
(3305)
(3280)
(3203)
(3183)
(3183)
(2906)
(2881)
(2734)
(2692)
学科
(49859)
经济(49834)
管理(15945)
地方(14730)
方法(12017)
地方经济(11677)
数学(10649)
数学方法(10617)
(9501)
中国(8706)
(8445)
资源(7682)
业经(7657)
(7232)
企业(7232)
环境(6959)
经济学(6687)
(6234)
(6026)
(6023)
产业(4968)
(4786)
(4603)
金融(4603)
农业(4578)
信息(4492)
(4476)
及其(4269)
总论(4218)
生态(4177)
机构
大学(86204)
学院(86131)
(48817)
经济(48018)
研究(35152)
管理(30612)
中国(26169)
理学(25528)
理学院(25195)
管理学(24879)
管理学院(24706)
科学(19824)
(19005)
(18263)
(18207)
经济学(16707)
研究所(16477)
财经(15231)
经济学院(14653)
中心(14647)
(13693)
(13205)
(12119)
北京(12022)
科学院(11821)
(11286)
师范(11233)
财经大学(11056)
(10814)
(10439)
基金
项目(51998)
科学(40938)
基金(38163)
研究(37952)
(33116)
国家(32891)
科学基金(27823)
社会(26843)
社会科(25548)
社会科学(25540)
基金项目(19470)
(19329)
自然(16183)
资助(15989)
教育(15596)
(15517)
自然科(15498)
自然科学(15490)
自然科学基金(15210)
编号(14103)
(13295)
(12439)
经济(12341)
国家社会(12095)
重点(11740)
成果(11418)
(11381)
发展(11163)
(11016)
中国(9875)
期刊
(63623)
经济(63623)
研究(29741)
中国(16951)
(13624)
管理(12966)
科学(11740)
学报(11570)
经济研究(11174)
(9537)
财经(8862)
大学(8311)
问题(7949)
(7904)
学学(7835)
技术(7638)
业经(7593)
(7197)
金融(7197)
资源(6528)
技术经济(6471)
农业(6394)
世界(5573)
统计(5526)
经济问题(5322)
(5219)
经济管理(4728)
经济学(4699)
(4690)
国际(4642)
共检索到142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善余  
一、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世界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这三大全球性问题。有人认为,资源和环境,或者说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从实质上讲指的都是一个东西;整个环境中能被人们加以利用的部分,就是资源,有一部分目前还不能利用,也应被视为潜在的资源。资源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人类赖以生存,从中获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基本源泉,是一切社会生产的物质基础。不管将来生产力进步到何种程度,人类总脱离不开这个基础。经济地理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分布规律的科学,显然,应该把对自然资源的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什么是自然资源?一般认为,凡是自然界生成的可供人类利用的物质与能量(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景华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要素,理论上,这个要素能够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但在现实中,自然资源也会抑制经济增长。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省际层面存在自然资源"诅咒",在一定的条件下,自然资源禀赋主要通过内生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流动、技术创新和外生的制度安排三种渠道制约经济增长,资本转移、制度弱化、人力资本不足和创新挤出是其中的关键。因此,资源丰裕的地区必须跳出"资源诅咒",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昌贵  魏晓  刘玉桥  张冰佳  
2014年6月12日,李万先生不幸病逝。他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一直致力于自然区划与经济地理的研究与实践,在自然地理区划理论与区域经济战略方面卓有建树,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李万先生先后担任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经济地理》副主编多年,我们回顾他的学术生涯,探寻其学术思想,综述其重要的学术文献,记录他的学术贡献,给后人以启迪教益,也以此文纪念李万先生,并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尹虹潘  
针对当前中国地区差距较大的现实,本文从沿海—内陆开发开放联动的新视角出发,对各地区"第一自然"(先天条件)进行全新的"再发现",认为在中国扩大向西、向南开放的背景下,中西部内陆原本远离东部沿海的劣势地理区位可能转化为新的优势经济区位。应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第二自然"条件进行"再创造"(重新改造),加快发展沿海次级城市,培育内陆中心城市及经济圈以提升内陆的相对区域经济地位,并在承认地区发展客观差距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地区间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缩小,逐步形成更加协调发展的中国经济地理新格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振宇  王秀芹  刘青  
可持续发展是 2 1世纪的主题。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从中国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出发 ,认真分析中国的国情 ,改变现在的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为此必须加强自然资源会计的理论和实务研究 ,改进现有递耗资产会计。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生年  范俊逸  
大量研究显示,一些国家的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存在所谓的"资源诅咒"效应。但由于新疆资源开发的主导力量是国家投入,加上其资源输出成本较高;因而不论从全国地区间的比较,还是从个体情况的考察来看,新疆的资源优势是其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并没有陷入"资源诅咒"陷阱。可见,不将资源输出作为自然资源禀赋较好地区发展经济的必选项、以经济多样化减少对资源部门的依赖、降低资源开发部门对其他行业的挤出效应以及加强制度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等,是避免"资源诅咒"的有效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必达  高云虹  
在古典经济学的增长理论中,自然资源被赋予了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自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本决定论以及新增长理论的技术决定论以来,自然资源却被认为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不过,此阶段的相关理论仍然认为资源并非经济增长的阻碍力量。但是近些年来,发展经济学的"资源诅咒"假说却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反而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极强的抑制作用,由此使得资源丰裕地区的增长速度慢于资源贫乏的地区。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制度变迁、合理利用资源租、充分发挥外国直接投资的正面促进作用或许是摆脱资源诅咒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爱文  
企业自然资源会计有助于企业自然资源的会计核算与管理,为中国开展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责任审计创造条件,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鑫铖  谭鑫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历来被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分析所忽视。本文通过扩展传统的增长核算理论,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投入要素纳入生产函数中,并利用中国1978—2009年数据对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每年拉动1.16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论文从理论上区分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性损失、市场失灵导致的过度性损失I和政府失灵导致的过度性损失II开始,分析了合理利用资源的度就是保证资源利用在代价性损失范围以内。然后从计算是否存在过度性损失入手,间接衡量了合理利用资源的度,进而判断资源利用是否符合代价性损失的标准。其中,分别以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为例,讨论了计算过度性损失I和II的方法,测算了S市某林场的过度性损失I和中国1989至1996和1999至2002年间的农地非农化的过度性损失II。结果显示,随着碳价格的变化,所研究林场的过度性损失I(提前砍伐年数)从0年增加到12年,社会净损失也从0增加到9954元h/m2。中国在两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玉柱  敖华  
从国际学术理论研究来看,对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有两种主流研究范式即"荷兰病"研究范式和"资源诅咒"研究范式。从两种研究范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价值取向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从"资源诅咒"研究范式替代"荷兰病"研究范式的本质、研究结论和价值取向,以及从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实践和研究现状上看,"荷兰病"研究范式不会简单地被"资源诅咒"研究范式所替代,至少从发展中国家视角来看,"荷兰病"研究范式仍然还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经济实践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来会  王振  何春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但大多数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却起着不同的作用。文章使用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自然资源整体上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但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自然资源对西部地区来说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且存在拐点,对东部、中部、东北地区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并实证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得出了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发昇  张维  
本文从财富匹配取决于"消费优势"的视角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并通过博弈理论和实证分析对"消费优势"假说进行了检验证明,诠释了"资源诅咒"产生的经济机理。研究表明,从"消费优势"的特点看,把握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点,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仲素梅  武博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要素,理论上这个要素能够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但现实生活中自然资源常常阻碍了经济增长。文章通过查阅中外相关资料,就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及理论成果做一个梳理和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