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4)
2023(8902)
2022(7051)
2021(6108)
2020(5252)
2019(11500)
2018(11251)
2017(22137)
2016(11392)
2015(12779)
2014(12733)
2013(12960)
2012(12049)
2011(10731)
2010(11209)
2009(11028)
2008(11036)
2007(10135)
2006(9374)
2005(8929)
作者
(33608)
(28316)
(28097)
(26615)
(18337)
(13189)
(12639)
(10829)
(10614)
(10175)
(9896)
(9388)
(9228)
(9091)
(8850)
(8421)
(8408)
(8124)
(8018)
(7670)
(7135)
(6894)
(6884)
(6592)
(6303)
(6247)
(6173)
(6094)
(5483)
(5481)
学科
(85608)
经济(85535)
(71181)
(67772)
企业(67772)
管理(54764)
业经(28066)
方法(27865)
(21987)
(20754)
数学(20146)
数学方法(20095)
地方(18109)
(17665)
财务(17658)
财务管理(17650)
企业财务(16722)
农业(16093)
技术(15191)
中国(14531)
(14234)
(13606)
(13081)
(12961)
(12471)
企业经济(12000)
地方经济(11979)
理论(11370)
经营(10959)
技术管理(10152)
机构
学院(187161)
大学(179185)
(97929)
经济(96580)
管理(77827)
理学(66278)
理学院(65719)
管理学(65222)
管理学院(64868)
研究(59160)
中国(48435)
(43382)
(35810)
财经(34434)
(31071)
经济学(30685)
科学(30304)
(29241)
(29187)
经济学院(27353)
(26401)
中心(25857)
研究所(25668)
财经大学(24970)
商学(24103)
商学院(23879)
(22559)
经济管理(22518)
北京(22517)
业大(21893)
基金
项目(110662)
科学(90226)
研究(84250)
基金(82891)
(69228)
国家(68551)
科学基金(61977)
社会(59128)
社会科(56285)
社会科学(56270)
(44019)
基金项目(43481)
自然(37074)
自然科(36262)
自然科学(36253)
教育(36227)
自然科学基金(35701)
(33809)
资助(33414)
编号(32121)
(29450)
(26457)
(25692)
国家社会(25140)
(24736)
成果(24411)
重点(24127)
创新(23755)
(23191)
人文(22741)
期刊
(122415)
经济(122415)
研究(59944)
(37769)
管理(36677)
中国(31568)
(25721)
科学(21682)
经济研究(20123)
业经(19900)
技术(19265)
财经(19130)
(18177)
金融(18177)
学报(17978)
农业(17581)
(16800)
问题(15464)
大学(15291)
学学(15139)
技术经济(14750)
世界(12333)
(11815)
(11425)
现代(10945)
商业(10914)
经济管理(10870)
国际(10347)
财会(10302)
经济问题(10014)
共检索到292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邵挺  
本文利用2004~2008年我国546类制造行业的省级面板数据,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研究了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各省市区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各地的市场潜力、贸易成本、地理位置等新经济地理的因素对现阶段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有显著的影响,而传统FDI理论所关注的因素如工资成本、优惠政策等对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不显著。另外,本文还发现了各地区间还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分割现象,这会阻碍外资企业和FDI在省际的自由流动。这些结论对我国各地区今后有针对性地实施吸引外资企业和FDI的政策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成  蒋士成  费方域  
我国引进FDI存在两个显著的现象,一是FDI区域分布不平衡,二是FDI引起的经济集聚现象明显。文章在一个三阶段技术转移和产品竞争模型的基础上分析FDI的区位选择以及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经济集聚。考虑到技术转移成本,FDI倾向于进入基础设施完善、人力资本水平较高以及具备良好的工业基础的地区。此外,如果某地区不具备这些基础条件,则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将受到限制,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经济集聚现象很难在这些地方发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永亮  张光南  
本文利用28个省份8个行业的2000—2007年样本数据,实证考察了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结果表明,传统变量如地区工资率和自然运输成本成为外资进入受到制约的基本因素,而新经济地理因素的中间品市场获得和产品市场获得,则成为外资进入的显著影响因素,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国民待遇"的公平性部分抑制了外资进入的积极性。最后,文章考察发现,外资进入国内市场具有省份壁垒和行业壁垒的双重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作丽  贺灿飞  王俊松  
土地—住房的制度变革和市场需求是重塑中国房地产空间格局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1997—2005房地产统计数据,探讨了制度转轨过程中我国房地产外资的空间格局及时间演化。总体而言,房地产外资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区,近年来开始向内陆地区扩散。计量结果显示,土地—住房市场化程度高的省区有利于吸引房地产外资企业进入,房地产价格、国内外市场需求与房地产利用外资存在显著正相关,房价越高、城镇住房需求越旺盛的省份越能促进房地产外资的空间集聚;同时,房地产利用外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源集聚现象;本地金融市场的发育等因素目前还未成为影响房地产外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安虎森  颜银根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大量FDI涌入中国。本文拓展了新经济地理学非对称自由资本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初始经济封闭的大国随着产品替代弹性降低、工业产品支出比重增加和贸易自由度变大将成为资本的净流入国。中国1983~2006年经验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FDI的净流入与中国的工业化、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中国市场的开放、加入WTO)以及多样化产品偏好的强度成正相关,从而验证了理论假说。此外,研究中还发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FDI净流入产生正反馈效应而非负反馈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根据对国际经济地理学的文献分析和作者的研究体会 ,提出企业网络研究在经济地理学新近出现的研究方向中占重要地位。中国特殊的国情 ,形成了中国特殊的企业网络 ,为经济地理学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深入进行相关研究 ,有希望推出创新成果 ,提高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国际地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晓萍  江飞涛  
近年来,经济地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异质性企业理论被引入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中,这些研究着重探讨微观层面异质性对于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带来的至关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新经济地理学向更强调个体异质性的微观层面进行探索和扩展。本文尝试对此方面的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从理论、实证与政策三个方面介绍这些新的进展,并进行简要评述,提出未来研究思路和方向,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些线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建刚  
文章从合法性视角探讨了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外资企业的资产收益。文章认为,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外资企业能否获得政府和社会赋予的合法性,对其资产收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实证方法研究了在怎样的具体条件下,外资企业更容易获得合法性并取得较好的资产收益。根据2001~2011年期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显示:环境规制对外资企业资产收益的影响存在"正U型"效应,而能源消耗对外资企业资产收益的负效应显著;外资资本密度不利于外资企业资产收益的提高;本土私营企业合法性提高对外资企业资产收益带来的负面作用相对有限;吸纳当地就业显著改善了外资企业的资产收益。同时,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在影响外商与港澳台两种不同...
[期刊] 改革  [作者] 费多丽  
尊敬的主编先生:您好!听中国来的学者说,《改革》杂志在中国已经成为可以和《经济研究》匹敌的重要杂志了,这肯定与您们的工作分不开。更多的好的刊物,刊物之间有竞争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我最近读了中国社科院一些学者关于三资企业的研究成果,他们做的实证研究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建万  袁丽  陶锋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纳入环境管制因素考察FDI区位选择因素,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聚集经济情况下,"污染避难所"现象在我国一定程度上成立,考虑集聚经济,外商投资与环境管制关系则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降低环境标准并不是最佳选择,而需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人力资本和本地FDI集聚效应以吸引更多外资进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燮,杨开忠,刘安国  
1990年代初,新经济地理学和复杂科学都对经济主体区位选择以全新的诠释。基本的不同点在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主体行为的完全理性,而复杂科学假设经济主体的行为为有限理性。新经济地理学仍沿用主流经济学一般均衡的框架,而复杂科学的模型是动态和演化的过程。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都具有报酬递增、路径依赖和事后决策和调整的特征。根据分析和比较,得出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学科交叉融合趋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素云  叶振宇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然后利用1999~2008年全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市场潜力、出口需求对新成立外资企业区位分布的影响。为了纠正泊松模型条件方差过度分散问题,本文使用了面板负二项回归方法进行估计,结果显示,城市的市场潜力和出口需求是外资企业投资区位的决定因素,同时,采用分时段、分区域方法以及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进行重新估计,结果都证实了上述发现是稳健的。此外,城市人力资本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新成立外资企业区位分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城市的职工工资、自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工业税负等因素则不会对新成立外资企业区位分布构成实质影响。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文雯  金祥荣  朱希伟  
本文在新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结合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年鉴数据,运用无条件分布特征-参数对应的计量方法,研究了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对我国213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8个制造业行业企业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集聚效应对于不同行业企业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大城市拥有更强的集聚效应;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中小城市拥有更强的集聚效应。选择效应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推动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能提高企业效率;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加快市场化进程,则能发挥城市中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勇  吴寿平  
文章通过对2000年~2010年我国三种不同所有制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国有企业整体上摆脱了双重效率损失,对经济增长起着正向效应,并未出现"增长拖累",私营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外资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甚微。另外,国有企业随着经济发展将从正效应——负效应——正效应的转化,对于外资企业,经济越发达越开放地区的外资企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反之则效应微弱。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小文  
发展中国家在争夺外资的过程中,对外资企业实行超国民待遇的做法愈演愈烈,不同程度地损害了自身利益。对超国民待遇的原因和影响分析表明,超国民待遇吸引了更多的外资,但恶性竞争的超国民待遇也造成对东道国的利益损害,应结合经济发展情况在引资过程中规范并逐步取消超国民待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