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20)
- 2023(4646)
- 2022(3929)
- 2021(3344)
- 2020(2779)
- 2019(5897)
- 2018(5755)
- 2017(11305)
- 2016(5640)
- 2015(6493)
- 2014(6534)
- 2013(6695)
- 2012(6543)
- 2011(6174)
- 2010(6427)
- 2009(6085)
- 2008(5605)
- 2007(5365)
- 2006(5167)
- 2005(4633)
- 学科
- 济(53751)
- 经济(53603)
- 方法(15600)
- 管理(14940)
- 地方(14759)
- 数学(12119)
- 数学方法(12089)
- 业(11735)
- 地方经济(11608)
- 中国(10301)
- 业经(10073)
- 企(9503)
- 企业(9503)
- 农(8565)
- 学(8305)
- 和(7385)
- 财(6736)
- 经济学(6342)
- 制(6129)
- 理论(6126)
- 农业(5873)
- 环境(5782)
- 社会(5216)
- 发(5178)
- 融(5090)
- 金融(5089)
- 产业(4974)
- 体(4917)
- 资源(4443)
- 关系(4321)
- 机构
- 大学(95210)
- 学院(94939)
- 济(53938)
- 经济(53061)
- 研究(36530)
- 管理(34277)
- 理学(29147)
- 理学院(28772)
- 管理学(28361)
- 管理学院(28176)
- 中国(26753)
- 财(22592)
- 京(19197)
- 经济学(18661)
- 科学(18595)
- 所(18010)
- 财经(17987)
- 经济学院(16413)
- 经(16213)
- 研究所(15985)
- 中心(15458)
- 江(14159)
- 财经大学(13096)
- 社会(12847)
- 范(12456)
- 北京(12435)
- 师范(12413)
- 院(12271)
- 科学院(11107)
- 州(10856)
- 基金
- 项目(56566)
- 科学(45546)
- 研究(43296)
- 基金(42437)
- 家(35490)
- 国家(35164)
- 社会(33429)
- 科学基金(30594)
- 社会科(30496)
- 社会科学(30482)
- 基金项目(21760)
- 省(20940)
- 教育(18750)
- 资助(17352)
- 划(16756)
- 编号(16323)
- 自然(16291)
- 自然科(15907)
- 自然科学(15904)
- 自然科学基金(15634)
- 国家社会(14162)
- 成果(13605)
- 发(13417)
- 济(13062)
- 部(13049)
- 经济(12939)
- 重点(12571)
- 教育部(11913)
- 人文(11881)
- 发展(11810)
共检索到154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淑一 王宁宁
本文采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首次全面调查数据,从经济地位和主观社会地位角度出发,并依次控制人际关系及情感因素、人口学特征和自然因素与特殊嗜好因素,系统考察其对我国居民自感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代表较高经济收入的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对居民自感健康有积极影响;控制客观经济地位因素后,主观社会地位对各年龄层的居民自感健康的影响依然相当显著,当前社会等级和预期未来高的社会等级都能显著提高居民自感健康水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毅杰 成萍
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探讨了基于城乡不同制度安排下社会经济地位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回报。回归分析发现:尽管总体上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要好于农村居民,但在控制社会经济地位等变量后,农村居民要强于城市居民;更重要的是社会经济地位对城乡居民健康的影响机制是存在差异的,教育、收入对农村居民的回报大于对城市居民。进而,添加年龄组后,发现经济社会地位对城乡居民健康影响在不同人群中也会有所不同。为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健康差异,应着力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教育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城乡居民健康差异 城乡比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丽杭,唐景霞
社会经济地位指个人或群体在阶级社会中的位置。社会经济地位是职业、教育、收入、财富以及居住地区等指标的综合反映。社会学家常用社会经济地位作为预测人们行为的一种手段与方式。据对社会经济地位与居民健康状况有关的研究发现收入差距与健康密切相关;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之间有一个梯度关系,而且这并不是只发生在贫困层面;医疗保健服务对健康差距产生的作用比较小;社会经济因素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居民的健康状况。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健康分布 健康 不公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云红 邹恒甫
本文利用非期望偏好结构 ,讨论消费和资产收益的时间序列行为。在这种递归偏好结构中 ,投资者积累财富不仅仅为了消费 ,也为了财富所带来的社会地位 ,我们研究这一假设对消费、投资组合策略、证券市场价格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并利用所得到的定价方程讨论风险溢金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大宇
文章以职业为基础对我国的社会阶层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使用WVS调查的数据对我国居民的社会地位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社会阶层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差异,企业经营管理者、下层办公室人员和城市体力劳动者的幸福感水平都高于农民阶层。这一研究结果大体上支持社会地位越高,幸福感水平越高的理论假设。
关键词:
阶层 社会地位 主观幸福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慧梅 吕霄霄
从教师任职标准看,中等教育阶段(无论普高还是职高)取得资格证或所需训练是相同或接近的,但社会地位差异显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自我认同明显低于普高教师,进而影响到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基于此,本研究对某直辖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主观社会地位进行调查。研究设定主观社会地位的衡量结构包括经济保障、职业形象、社会认同、职业价值和专业素质五个维度,采用SPSS18.0和AMOS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发现中职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处于中下等水平,不同教龄、学历、职称、岗位、收入水平对其主观社会地位、"麦克阿瑟量表"学校内部地位自我认定上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维 秦玉友 白颖颖
探究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稳定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提升义务教育教师职业吸引力提供理论支持。基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2012年对9省20县(区)义务教育教师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定量模型研究方法对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整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整体水平较低;(2)人口学特征中的性别、有无子女两变量能够显著影响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3)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在地区、城乡、学段等劳动力市场特征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4)职称、年工资、教龄等工作特征变量能够显著预测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曙峦
这几年来,我国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一职难求。另一方面,大量的用人单位一人难招。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出了问题。具体来说,我国高校以培养学术人才为主,而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却是技能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安·沃良 兰瑛波
妇女社会地位问题是一个中美两国人民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中国逗留的六个月里,我十分高兴地看到自解放以来中国妇女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全国妇联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妇女在教育、就业及工资待遇方面的地位都在提高。我这里想介绍一下美国妇女的情况。自六十年代女权运动以来的二十几年里,美国妇女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要真正实现完全的平等还需要很长时间。正在迅速发生变化的妇女角色已经在家庭和社会中引起了冲突和压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廖歆欣 刘运国 蓝海林
对企业高管进行有效激励,降低企业的激励成本,有利于企业的平稳运行和经济的繁荣发展。文章以2003-2014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在职消费通过彰显"地位"、"威望"等而对企业高管产生的激励作用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地位"、"威望"等精神层面的非物质因素对企业高管具有激励作用,并在激励效果上对货币薪酬具有替代作用:国有企业中,在职消费更可能作为货币薪酬的替代性补偿而产生激励作用;民营企业中,在职消费更可能发挥精神层面的激励替代作用。而在货币薪酬等物质激励得到相对满足的情况下,考虑了"地位"、"威望"等精神因素的激励契约具有更高的激励相容性,能够有效地为企业节约激励成本,提高内部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升股东价值。
关键词:
社会地位 精神激励 在职消费 激励绩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妍
古代韩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极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韩国女性自身的积极要求及政府的不懈努力 ,韩国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现代韩国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参与经济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 ,参政议政的比率不断上升 ,独立意识逐步增强 ,保健状况大幅改善。但由于传统价值观念和制度的束缚 ,要彻底解决韩国女性问题 ,还需要韩国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
韩国 现代 女性 社会地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仲亚琴 高月霞 王健
目的:考察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老年人的健康公平情况,为提高老年人健康、促进健康公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的数据,计算集中指数,分析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老年人的健康公平。结果:自评健康不良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呈现反向的社会经济梯度,经济水平越低,自评健康不良率和ADL受损率越高,未就诊率、未住院率越高;教育程度越低,未就诊率和未住院率越高;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高于农村老年人,东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高于西部老年人。结论: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老年人存在健康不公平。要完善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卫生资源的配置向农村和西部地区倾斜,缩小城乡、地区差距,促进老年人健康公平。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健康公平 老年人 集中指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连阁 邓新杰 王学渊
本文运用Grossman模型,阐释了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农户环境卫生设施影响中国农村居民健康的中介效应,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该中介效应进行了依次检验和Sobel检验。研究表明,存在以农户环境卫生设施为中介变量的显著正向中介效应;对于社会经济地位各个维度,农户环境卫生设施影响健康的中介效应在不同性别及收入群体间存在差异;男性和低收入群体,存在收入通过环境卫生设施影响健康的中介效应,而女性和高收入群体存在家庭经营范围通过环境卫生设施影响健康的中介效应;相对男性和高收入群体而言,教育通过环境卫生设施影响女性和低收入群体健康的中介效应更为明显。通过改善农户环境卫生设施提升农村健康人力资本,应根据个人社会经济特征实施差异化政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远太
本文利用全国6省市"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调查数据,探讨了城市居民社会地位对其获得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获得感是客观社会地位和主观社会地位的共同产物;客观社会地位直接或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获得感;下层居民的获得感是最低的。
关键词:
社会地位 获得感 影响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尹慧 郭岩
目的:分析儿童期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成年后健康的独立影响,评价我国居民健康的代际不公平效应。方法:应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5年的数据,通过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测量儿童期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成年后自评健康的影响。结果:儿时父亲接受过正式教育、父亲职业为领导干部或专业技术人员的、或母亲接受过正式教育的子女,成年后拥有更高的健康水平。结论:儿童期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成年期的自评健康有影响,这种影响在控制子女成年期社会经济地位和人口学变量后依然存在,即存在由社会经济地位导致的健康代际不公平效应。各社会经济地位变量中,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成年后自评健康影响最为显著。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自评健康 代际 健康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