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92)
2023(3791)
2022(3143)
2021(2582)
2019(4670)
2018(4545)
2017(8896)
2016(4409)
2015(5080)
2014(5124)
2013(5298)
2012(5344)
2011(5213)
2010(5502)
2009(5276)
2008(4883)
2007(4597)
2006(4445)
2005(4192)
2004(3879)
作者
(14520)
(12335)
(12188)
(11746)
(7927)
(5697)
(5499)
(4702)
(4647)
(4472)
(4312)
(4054)
(4050)
(3870)
(3807)
(3744)
(3525)
(3522)
(3480)
(3256)
(3083)
(2975)
(2915)
(2860)
(2858)
(2807)
(2548)
(2454)
(2376)
(2355)
学科
(48876)
经济(48854)
地方(14564)
管理(11789)
方法(11749)
地方经济(11675)
数学(10334)
数学方法(10311)
中国(8524)
(8448)
业经(7544)
(7314)
(6402)
企业(6402)
经济学(6147)
(5783)
环境(5285)
(5231)
金融(5231)
(5038)
(4849)
产业(4827)
(4729)
(4636)
(4487)
贸易(4483)
(4301)
银行(4299)
(4229)
(4220)
机构
学院(77742)
大学(77554)
(48053)
经济(47342)
研究(33189)
管理(26831)
中国(24755)
理学(22235)
理学院(21965)
管理学(21748)
管理学院(21587)
(18529)
(17003)
经济学(16548)
科学(16533)
(16007)
研究所(15103)
财经(14642)
经济学院(14501)
中心(13740)
(13123)
(11931)
(11404)
北京(10635)
财经大学(10597)
科学院(10567)
社会(10215)
经济研究(10067)
(9489)
师范(9450)
基金
项目(43702)
科学(34747)
研究(33061)
基金(32348)
(27434)
国家(27247)
社会(23988)
科学基金(23145)
社会科(22848)
社会科学(22842)
基金项目(16355)
(16197)
教育(13798)
资助(13546)
(12929)
自然(12347)
自然科(12028)
自然科学(12026)
(11939)
编号(11937)
经济(11840)
自然科学基金(11810)
(11486)
国家社会(10686)
发展(10126)
成果(10075)
重点(10039)
(10002)
(9859)
中国(8911)
期刊
(63284)
经济(63284)
研究(30239)
中国(14770)
(13301)
管理(12423)
经济研究(11647)
科学(9006)
(8793)
财经(8665)
(8604)
金融(8604)
学报(8366)
问题(7920)
(7746)
技术(7340)
业经(7323)
大学(6783)
学学(6581)
(6274)
世界(6255)
技术经济(6252)
国际(6058)
农业(5816)
统计(5412)
经济问题(5092)
经济管理(4846)
经济学(4779)
改革(4612)
(4612)
共检索到133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继续升温,GDP增幅达1997年以来季度最高水平,工业投资和产出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效、出口高速增长及外资加快流入的作用下,出现了强劲上扬的态势;民间投资在一些地区开始有明显的启动趋势;一些新的消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通过对200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投资周期、消费周期、信用周期、价格周期和对全球经济周期的分析,本文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是: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周期的高位,投资要求拉动作用在减弱,产能释放所引起的生产过剩风险在增大,有可能导致经济从繁荣走向衰退;受供给面影响,通货膨胀仍会持续,但不表明经济出现过热。2008年中国经济仍将维持10.5%以上的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在5%~6%之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宗明  邱晓华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总体经济进一步趋向宏观调控目标,综合评分值由上年底的“红灯”、“黄灯”交界处转为现阶段的“黄灯”、“绿灯”交界处(见图1);财税、汇率等各项改革进展顺利,运转基本正常。但面临问题仍很突出,主要是物价涨幅较大,国有企业相互拖欠、停产半停产现象突出,农业隐忧犹在,有待在下阶段的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敬琏  
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在这里我讲六点意见。 1、对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应如何评价。今年上半年事态发展已非常明显,经过这一段的讨论,现在争论已不太多了。是否可用一两个月以前统计局发言人的一句话——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释放——作为判断?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扬  
当前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经济恢复过程缓慢,国际局势依旧动荡不安。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尚需时日,投资仍是近期关注的重点。国内外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将会面临很多全新的挑战,但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策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态势,经济减速趋势有所放缓。但由于国内外环境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以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为理论框架 ,分析了 2 0 0 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趋势与特点 ,认为投资过度扩张和工业增长过快导致GDP增长速度偏高 ,消费价格涨势逐渐明显 ,经济增长质量出现下降。因此 ,2 0 0 4年的宏观经济政策 ,应当由对付通货紧缩转向防止通货膨胀 ,通过控制投资和工业过度扩张 ,适度调控经济增长速度 ,促进经济结构的协调 ,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学工  樊彩跃  刘雪燕  
2009年我国经济经历了大落和大起,实现了率先复苏。预计2009年全年经济增长可达8.4%。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回升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与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本次危机冲击的严重性更大。本次危机后,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要明显快于亚洲金融危机时的影响。展望2010年的经济增长前景,世界经济出现复苏迹象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率有望继续保持上行态势,增长率可达9.3%。在各种因素影响下,2010年的通胀压力将大于2009年,但仍在可控和可承受的范围内。考虑复苏形势仍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2010年仍应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把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和深化改革作为当前主要任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1994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国民经济在高增长区间里发生下滑转折,这与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的加强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是相一致的;但以消费价格指数上升为主要标志的通货膨胀不断攀高,却表明“软着陆”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货币供应量较快增长,资金周转速度放缓,一方面反映出企业开工不足,生产资源闲置的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小亚  
作者认为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基本状况可归纳为 :“较平稳的经济增长+非通货膨胀状态 +正在滋长的股市泡沫 +日益加重的财政负担”。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而货币政策自身如何定位 ,又面临着“两难”选择 :“一难”是为推动经济增长需要扩张性货币政策 ,但在目前货币政策传导不畅 ,而信贷与股市的通道增大的情况下 ,货币总量增加往往不能有效地带动经济总量增长 ,反而会助长股市泡沫 ;“二难”是为抑制泡沫扩大 ,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又会导致刚刚复苏的经济增长势头被扼杀。故当前货币政策要走出“两难”困境 ,必须在结构和灵活性上做文章 ,重在把握“稳健”的力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一、上半年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比较多的新问题和新考验,包括雨雪冰冻和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放缓、国内房地产市场以及股票市场走弱等。面对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