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5)
2023(7863)
2022(6620)
2021(6195)
2020(5186)
2019(11808)
2018(12237)
2017(22736)
2016(12708)
2015(14914)
2014(15369)
2013(15014)
2012(14201)
2011(13212)
2010(13634)
2009(13106)
2008(12829)
2007(11973)
2006(11041)
2005(10341)
作者
(35985)
(30128)
(29541)
(28854)
(19009)
(14107)
(13788)
(11390)
(11318)
(11155)
(10227)
(9893)
(9809)
(9457)
(9103)
(9094)
(8795)
(8704)
(8698)
(8671)
(7905)
(7331)
(7115)
(6953)
(6862)
(6816)
(6799)
(6588)
(6039)
(5758)
学科
(70782)
经济(70717)
管理(36377)
(28982)
(23214)
企业(23214)
方法(22810)
数学(19853)
数学方法(19734)
中国(19717)
地方(17022)
(13604)
(13360)
(13064)
业经(12678)
地方经济(12342)
(11222)
(10522)
银行(10515)
(10166)
(10124)
贸易(10114)
(9762)
(9689)
金融(9688)
(9469)
理论(9461)
教育(9086)
农业(8795)
(8770)
机构
大学(192452)
学院(190915)
(86689)
经济(84767)
管理(66955)
研究(63354)
理学(55638)
理学院(55009)
管理学(54027)
管理学院(53671)
中国(50706)
(43131)
(40337)
科学(33580)
财经(33012)
(31678)
(30759)
(29583)
中心(28278)
经济学(28039)
研究所(27518)
(27206)
师范(27039)
北京(26765)
(24988)
经济学院(24939)
财经大学(24043)
(22114)
(22076)
师范大学(21066)
基金
项目(104549)
研究(84589)
科学(81118)
基金(72420)
(59583)
国家(58988)
社会(53124)
科学基金(50216)
社会科(50165)
社会科学(50152)
教育(41355)
(41110)
基金项目(37305)
编号(36865)
(33292)
成果(32982)
资助(30685)
自然(28280)
自然科(27546)
自然科学(27540)
自然科学基金(27011)
课题(26681)
(23913)
(23519)
重点(23168)
(22623)
项目编号(22499)
(22301)
大学(21619)
教育部(21394)
期刊
(111606)
经济(111606)
研究(69111)
中国(43239)
(33706)
教育(30647)
管理(28420)
学报(21979)
(21172)
金融(21172)
科学(20130)
(20119)
经济研究(18953)
技术(18222)
大学(18109)
财经(17740)
业经(16610)
学学(15780)
(15484)
问题(14469)
农业(13332)
图书(12827)
(12066)
技术经济(10838)
商业(10456)
国际(10219)
统计(10049)
理论(10001)
书馆(9677)
图书馆(9677)
共检索到317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成  王华  
民办高校举办者的办学动机可以分为经济回报、权力获得和自我实现三个方面。不同举办者所拥有的主要动机不同,有的举办者更加追求经济回报,有的举办者更希望获得组织权力,也有的举办者更加希望自我实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办高校的举办者越来越追求自我实现而非个人财富的积累。举办者的办学动机和学校发展水平、发现绩效之间存在深刻的互动关系。政府应在保障举办者基本权利的同时加强对其办学行为的监督。举办者需尽量调整自己的办学动机,将奉献社会作为自己主要的办学动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娈立  
民办高等教育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生产性投资,按照经济学的收益风险原则,这种投资的合理回报应由无风险回报和风险补偿回报两部分组成。本文根据此原理,在理解民办高校合理回报的内涵之上,尝试性地提出民办高校合理回报的一种方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涛  张墨涵  罗炜  
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4万余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不同家庭经济水平的学生群体在参与机会、认同程度、满足状况方面有显著差异,城乡学生在成就水平感知上有显著差异;学生获得感与学习力高度相关。学生情绪适应性与参与机会相关度最高,学习实力与认同程度相关度最高,学习动力与成就水平、满足状况相关度最高。建议民办高校以提升学生学习力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帮扶家庭经济条件稍差学生,调适城镇学生成就目标设定,着力改善学生的满足状况,全面增强学生获得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攀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这一规定为我国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但由于对合理回报的法律性质认识不一,法律规范对此问题的界定模糊不清等原因,合理回报在实践操作中比较混乱,不利于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厘清合理回报的性质,完善民办教育合理回报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季红霞  
本文在分析我国民办高校教育经费监管重点的基础上,对民办高校教育经费监管的难点——"合理回报",从理论和法规两个方面做了进一步分析,根据回报的性质提出民办高校分类管理中的限额成本补偿模式,并对民办高校基于投资与回报的教育经费监管提出从外部法规和内部控制两方面进行强化的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志勇  
我国民办教育的公共政策定位为非营利性机构,民办学校的会计核算、民办教育合理回报的界定与规制以及税务处理等必须以此为前提。从目前民办教育的发展情况看,已经到了一定要把营利性及其合法性界定清楚的地步。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承认营利性教育的合法地位,同时依据营利性,由《学校法》直接把学校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虞晓敏  
随着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力资源已成为各大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鉴于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办学中的重要性,文章简要分析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办学质量控制探讨了优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以期促进高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贾建国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当前我国民办高校产权的界定还不清晰,影响和制约着民办高校的发展。为此,政府需要在明确界定民办高校类型的基础上,明晰民办高校各类产权主体的收益权、均衡配置控制权,合理界定剩余财产的分配和加快推进处分权的落实。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雪梅  
品牌建设评估体系是我国民办高校内涵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产物,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系统的完善和深化,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效途径。品牌评估体系的建设可以有效破解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困境,调动民办高校自我发展的积极性。民办高校要充分重视品牌评估体系的意义,明确品牌建设评估体系的内涵,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探索科学规范的品牌评估体系的方法、程序和运用形式,从而推动我国民办高校的品牌建设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章志伟  李军山  
"以学养学"的单一融资模式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的长期稳定发展。探索民办高校融资多元化的具体途径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于舒缓民办高校资金压力,促进其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绪卿  
民办高校家族化主要表现在学校资产产权和资源支配权的家族化、领导成员及轮换体制的家族化、决策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家族化及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家族化等方面。传统的家文化影响和政策的缺失是我国民办高校家族化的主要原因。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完善法规,加强管理,以规范引导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颜薇  
民办高校的发展不仅解决了我国对高校教育多样化的需求,还满足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多样需求。但是,民办高校从开办至今,会计制度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一直存在,且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不仅不利于社会公众了解民办高校、不利于政府对其监管,还限制了民办高校内部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分析现行的民办高校会计制度,分析异同及弊端,为完善和统一民办高校的会计制度、促进我国民办高校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开华  
民办学校出资人可以取得"合理回报"的法律规定带来了诸多新的法律问题,并面临一系列无法摆脱的困境。立法应取消这一规定,以税收优惠和财政资助取代"合理回报";同时,借鉴国外财团法人制度,完善公益性民办学校法人的治理机构及其财产、财务制度。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修改《教育法》中"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办学的规定,明确区分营利性民办学校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对之适用不同法律进行调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东茅  
对民办学校八种可能的“合理回报”方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章茂山  
我国民办高校经历了独特的发展渊源和发展轨迹,也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不同于公立院校的组织文化特性,具有家族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组织结构公司化和机构职能多重性、组织要素的不稳定性、组织价值的公益性与功利性取向等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