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3)
- 2023(11616)
- 2022(10170)
- 2021(9461)
- 2020(7901)
- 2019(18217)
- 2018(18286)
- 2017(35590)
- 2016(19162)
- 2015(21696)
- 2014(21725)
- 2013(21709)
- 2012(19855)
- 2011(18091)
- 2010(17966)
- 2009(16635)
- 2008(15871)
- 2007(13926)
- 2006(12322)
- 2005(10813)
- 学科
- 济(97543)
- 经济(97437)
- 管理(56424)
- 业(50406)
- 企(42724)
- 企业(42724)
- 方法(39464)
- 数学(34440)
- 数学方法(34127)
- 地方(21942)
- 中国(21188)
- 农(19587)
- 学(19546)
- 财(19112)
- 业经(18645)
- 地方经济(14033)
- 和(13611)
- 贸(13325)
- 贸易(13318)
- 环境(13262)
- 理论(13261)
- 制(13252)
- 农业(13126)
- 易(12813)
- 务(12285)
- 财务(12222)
- 财务管理(12202)
- 企业财务(11351)
- 融(11347)
- 金融(11346)
- 机构
- 大学(279237)
- 学院(276720)
- 济(119164)
- 经济(116726)
- 管理(111717)
- 理学(97124)
- 理学院(96082)
- 管理学(94512)
- 研究(94102)
- 管理学院(94033)
- 中国(68526)
- 京(58976)
- 科学(57406)
- 财(51114)
- 所(47040)
- 研究所(42936)
- 财经(41635)
- 中心(41399)
- 农(40810)
- 业大(40111)
- 江(39070)
- 经(37799)
- 北京(37500)
- 经济学(36521)
- 范(35453)
- 师范(35174)
- 院(33933)
- 经济学院(32576)
- 农业(31857)
- 州(31578)
- 基金
- 项目(188890)
- 科学(148355)
- 研究(138097)
- 基金(137650)
- 家(119146)
- 国家(118194)
- 科学基金(101770)
- 社会(87700)
- 社会科(83149)
- 社会科学(83125)
- 基金项目(73365)
- 省(72822)
- 自然(66004)
- 自然科(64418)
- 自然科学(64407)
- 自然科学基金(63233)
- 教育(62400)
- 划(60956)
- 资助(57318)
- 编号(55907)
- 成果(44987)
- 部(41695)
- 重点(41651)
- 发(40266)
- 创(38607)
- 课题(37881)
- 创新(36019)
- 教育部(36011)
- 国家社会(35854)
- 科研(35801)
- 期刊
- 济(133852)
- 经济(133852)
- 研究(84499)
- 中国(48910)
- 学报(42155)
- 管理(41616)
- 科学(39196)
- 财(38327)
- 农(36509)
- 大学(31845)
- 学学(30095)
- 教育(26407)
- 农业(25655)
- 技术(24331)
- 经济研究(22142)
- 融(21633)
- 金融(21633)
- 财经(20887)
- 业经(19517)
- 经(17878)
- 问题(16922)
- 技术经济(15270)
- 理论(14482)
- 图书(14367)
- 实践(13075)
- 践(13075)
- 现代(12769)
- 科技(12663)
- 业(12606)
- 商业(12126)
共检索到404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庄子罐
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福利损失。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消除这种经济波动,平滑消费者在不同时期的消费,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然而,经济波动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损失到底有多大?实际上,到目前为此,经济学家对经济波动的社会成本大小的看法仍然存在分歧。本文将从这种分歧出发,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以便加深人们对经济周期波动及其福利成本的认识。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福利成本 宏观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林浩
本文在Lucas基准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劳动时间和就业的波动,笔者发现可以把经济周期的福利损失分为消费波动的福利损失和劳动时间波动的福利损失,并且可以把经济周期的福利损失看作消费和劳动时间错配的结果。基于宏观时间序列数据的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如果考虑到总劳动时间波动以就业波动的形式存在,估算值最大将达到4.476%,远大于基准模型0.135%的结果。此外,本文还对消除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益与提升经济增长率的收益进行了比较,发现当就业率对经济波动比较敏感且风险规避系数为5时,消除经济波动的收益远大于提升长期增长率1个百分点的收益。本文的贡献在于使得经济周期成本的估算脱离风险规避系数的束缚,并且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资源错配才是经济周期成本计算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关于增长还是稳定的权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林浩
美国的经济波动会影响中国的经济波动,因此有必要对两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损失进行比较。文章在卢卡斯基准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经济周期波动成本模型,分别使用中国和美国的宏观时间序列进行数值计算,结果发现:在相同的模型参数下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的福利损失远高于美国,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福利成本达到美国的1.2~1.5倍左右,文章得到的结果远大于卢卡斯基准模型的估计结果。
关键词:
周期波动 福利成本 跨国比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乐一 张文军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经济周期非对称性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并且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最初的研究基本上集中于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类型,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致力于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机理研究方面,并且近些年来,对非对称性问题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其理论意义即学术价值和政策含义方面。
关键词:
经济周期非对称性 产能约束说 金融摩擦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开忠 欧阳一漪 王宇光
通过研究1979—2017年我国31个省(区市)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和协动性水平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省域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平滑化、微波化特征,1995年后协动性水平明显增强,密度、距离、分割、异质性(即"4D")对省域经济周期协动性均具有显著影响。在"4D"影响中,地理毗邻与周期协动性负相关,反映出我国相邻各省域间分割严重,行政和贸易壁垒问题较强;人均GDP差距与周期协动性正相关,反映出我国省域经济周期协动性水平整体虽然提高,但人均收入扩大的趋势尚未改善。在分区域"4D"影响分析中发现,东部地区受外商直接投资度、产业结构差异影响最大,中部地区受对外开放度、人均GDP差距影响最大,西部地区受对外开放度、产业结构差异影响最大。地理毗邻变量在东、中、西部三地的回归结果均不显著,说明三地内部省域分割仍然比较严重,区域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金平 朱鸿
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金融体系运行是否独立于经济运行、是否具有"非中性"特征,是金融周期理论研究的起点。金融周期怎样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经济波动、传导机制如何,则是金融周期理论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理论、债务-通缩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金融不稳定理论基本上构成了金融周期的理论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短期波动具有加速器作用,该作用具有非对称性;金融周期能够预测经济周期;金融周期对中长期经济增长波动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金融周期 经济周期 金融加速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玉春 王雅婷 万里虹
通过对比我国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波动图发现,保险周期并不是严格顺经济周期持续,而是在总体上顺周期特征下,保持保险业市场波动的自身特点,其波动频率及波动幅度与经济周期波动具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我国保险市场波动既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保险业自身产业政策的显著影响。此外,寿险与产险两大市场的波动性受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并不一致,保险监管部门应始终监测并充分考虑分险种市场的不同波动特征,以提高逆周期监管的有效性。
关键词:
保险周期 经济周期 波动形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倪克湖
甘肃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倪克湖一、甘肃经济的总体波动与全国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为了研究甘肃国民收入增长率(GSNIRT)(以1952年为100)和我国国民收入增长率(NIRT)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二者做图(如图1)。图1反映出,不论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波动周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述云
调和分析在经济周期波动研究中的应用陈述云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研究,大多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即使已有的定量研究中也多是采用时域分析方法获得的。本文尝试从另一角度(即频率域角度)采用时间序列的调和分析方法来研究经济波动的机制及运行规律。一、经济序列的分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华冬芳 洪敏
文章利用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Matlab软件对之进行模拟。分析了加速数、边际消费倾向与政府宏观调控时间、力度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呈平稳且收敛的阶梯波动。
关键词:
乘数—加速数模型 经济周期波动 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颖 唐晓彬 武一
文章对我国1952~2009年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研究,识别和检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发现二机制状态的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对于刻画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比较适合,刻画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在改革开放前后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改革开放前经济周期波动十分明显,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特征;改革开放后,经济周期波动比较平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本文运用随机波动模型分析1980年1季度~2008年4季度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性特征的动态变化,实证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趋向平稳化的分水岭。本文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增强了实体经济抗冲击的能力,推动了经济波动趋向平稳化转变。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准确划分不同区间分析经济周期问题提供了经验依据,同时对新形势下运用货币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和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随机波动 经济周期 货币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连平 吴金友
本文首先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概况及不同学者的经济周期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不同滤波方法,对1978~2009年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并对产生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和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深入分析。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传导机制 滤波分解 向量自回归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文洁 陈磊 徐聿枫
省级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实际GDP增长率视为经济周期波动,基于时变相关系数测算我国2005—2023年31个省份的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分析其时变特征,借助时变一致度指数和FMM聚类,从周期阶段视角深入探究周期波动同步性的变动原因,并分析不同宏观经济因素对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样本期内,我国省级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然后再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变化。其中,2011年2季度至2019年4季度的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经历了初期缓慢、中期加速、后期稳定的阶段性下滑;2020年后,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快速提升,并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稳定。在多个时间段,存在与其他省份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有较大差异的关键省份。产业结构异质性可能是这些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第二,在同步性下降阶段,各省份周期阶段的时间错位程度有所增加,但形态特征差异才是下滑的主要因素。以各省份平均周期阶段形态特征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除湖北因新冠疫情影响被单独划分为一类外,剩余省份被划分为短周期低波动和长周期高波动两类。前者所含省份普遍有相对更强的经济韧性或更多元的产业布局,后者所含省份通常受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影响较大或产业结构布局相对单一。属于同一类别的省份并无显著的地域特征。第三,实证研究表明,地理距离的拉近并不能显著提升各省份的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放松地域限制后,属于同一周期阶段形态特征类别的省份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更高。经济规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相似度、物价水平差异、财政政策差异和对外贸易差异均会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产生影响。但在同步性的上升、下降和稳定阶段,具有显著影响的宏观因素存在一定差别。经济规模以及产业结构相似度的提升在任何阶段均会显著提高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基于此,应坚持推动各省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强区域内周期差异化省份的协调合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江龙 刘笑松
本文以中国第十轮经济周期(2000~2009年)为研究背景,通过对1184家上市公司8718个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检验了宏观经济因素对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本文的实证证据表明,相对于经济繁荣时期,公司在经济衰退时期具有更高的现金持有水平,并且民营公司的现金持有量显著高于国有公司。同时,在经济衰退时期,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现金积累倾向。实证证据不能支持如下假设,即在经济衰退时期,融资约束公司比非融资约束公司具有更高的现金积累倾向。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政府部门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和决策指导能力,有利于企业把握宏观经济发展规律,科学制订并合理实行现金持有政策。
关键词:
经济周期波动 融资约束 企业现金持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