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67)
- 2023(18427)
- 2022(15977)
- 2021(14859)
- 2020(12543)
- 2019(28750)
- 2018(28367)
- 2017(55228)
- 2016(29889)
- 2015(33702)
- 2014(33625)
- 2013(32972)
- 2012(30766)
- 2011(27745)
- 2010(27904)
- 2009(25872)
- 2008(25201)
- 2007(22294)
- 2006(19830)
- 2005(17623)
- 学科
- 济(136006)
- 经济(135868)
- 管理(87816)
- 业(80704)
- 企(67226)
- 企业(67226)
- 方法(59642)
- 数学(52357)
- 数学方法(51667)
- 中国(32993)
- 农(32298)
- 财(31860)
- 业经(27820)
- 地方(27761)
- 学(26516)
- 制(23175)
- 贸(23136)
- 贸易(23124)
- 易(22388)
- 农业(21341)
- 理论(20532)
- 务(19878)
- 财务(19794)
- 财务管理(19748)
- 银(19745)
- 银行(19698)
- 融(19282)
- 金融(19280)
- 和(18886)
- 行(18744)
- 机构
- 大学(428672)
- 学院(426484)
- 济(181395)
- 经济(177643)
- 管理(168349)
- 理学(145229)
- 理学院(143698)
- 研究(143688)
- 管理学(141064)
- 管理学院(140303)
- 中国(110010)
- 京(90234)
- 科学(85767)
- 财(82918)
- 所(71462)
- 财经(66407)
- 中心(65935)
- 农(64765)
- 研究所(64569)
- 江(63024)
- 业大(60731)
- 经(60405)
- 北京(57052)
- 经济学(55904)
- 范(55060)
- 师范(54585)
- 院(51992)
- 农业(50523)
- 州(50425)
- 经济学院(50170)
- 基金
- 项目(284974)
- 科学(224586)
- 研究(208643)
- 基金(208112)
- 家(180181)
- 国家(178710)
- 科学基金(154376)
- 社会(132775)
- 社会科(125975)
- 社会科学(125944)
- 省(109405)
- 基金项目(109001)
- 自然(99876)
- 自然科(97591)
- 自然科学(97572)
- 教育(96369)
- 自然科学基金(95809)
- 划(92073)
- 资助(87741)
- 编号(84677)
- 成果(69009)
- 部(63577)
- 重点(63213)
- 发(60142)
- 创(58253)
- 课题(57907)
- 教育部(55137)
- 国家社会(54901)
- 创新(54391)
- 科研(54261)
- 期刊
- 济(200608)
- 经济(200608)
- 研究(129805)
- 中国(80653)
- 学报(64439)
- 管理(63730)
- 财(63388)
- 科学(59378)
- 农(58193)
- 大学(49869)
- 学学(46972)
- 教育(44403)
- 融(42244)
- 金融(42244)
- 农业(39743)
- 技术(38919)
- 财经(33492)
- 经济研究(32982)
- 业经(30613)
- 经(28758)
- 问题(25457)
- 技术经济(22294)
- 统计(21998)
- 图书(21565)
- 理论(21199)
- 贸(20803)
- 业(19988)
- 策(19558)
- 实践(18990)
- 践(18990)
共检索到63889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平
本文采用2006-2013年工业39个细分行业数据,分析了经济周期波动中货币政策的效力变动情况,研究表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效力变动并不显著,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绝大部分行业中都表现出其在经济衰退期的效力要大于经济扩张期。此外,本文还从金融摩擦的视角,通过构建产业金融摩擦指标来对货币政策的效力变动进行解释,实证结果发现资产负债率、偿债能力系数、短期负债占比指标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中货币政策的效力变动,而国有企业属性能够通过削弱金融摩擦进而减少货币政策效力变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国涓
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工具,同时讨论了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波动理论中的应用,并分析了货币政策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波动 扩张 紧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卫军 黄繁华
基于1997-2016年亚太地区13个主要国家或地区的样本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和脉冲响应函数图分析货币政策协调、汇率波动对亚太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货币政策协调度的提高能够增强亚太经济周期协动性,汇率波动的增加将减弱亚太经济周期协动性,而亚太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增强也有助于亚太地区货币政策协调度的提高和汇率波动的减少。进一步将样本分类进行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来说,货币政策协调、汇率波动与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都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婧 肖文帅
本文首先考察了战后美国经济周期波动和货币政策的演变历史,并利用HP滤波法分离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GDP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波动成分,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更多的时候,反周期的货币政策反而成为经济波动的触发因素之一。因此,在利用货币政策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特别是要避免因调控产生新的市场扭曲,从而引发新一轮的经济波动。
关键词:
经济周期波动 货币政策 HP滤波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达禹 刘金全 赵婷婷
本文对货币当局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内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多重门限效应检验,发现货币当局在不同经济状况下的名义利率调整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偏好。其中,当经济处于扩张期时,货币当局的名义利率调整具有规避通货膨胀偏好,而当经济处于紧缩期时,其政策操作则会向产出缺口倾斜。随后,为进一步识别货币政策规则在典型经济波动阶段内的动态演变路径,本文采用LT-TVP-VAR模型对新凯恩斯理性预期框架下的时变系数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再估计,结果发现:货币当局根据经济周期更迭进行的政策规则调整具有明显的渐变性特征,而这种微调手段难以被公众察觉,因此不会对公众预期和货币当局的信誉产生系统性影响。这使得货币当局能够在确保其政策公信力的情况下对经济行为的变化做出有效反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达禹 刘金全 赵婷婷
本文对货币当局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内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多重门限效应检验,发现货币当局在不同经济状况下的名义利率调整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偏好。其中,当经济处于扩张期时,货币当局的名义利率调整具有规避通货膨胀偏好,而当经济处于紧缩期时,其政策操作则会向产出缺口倾斜。随后,为进一步识别货币政策规则在典型经济波动阶段内的动态演变路径,本文采用LT-TVP-VAR模型对新凯恩斯理性预期框架下的时变系数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再估计,结果发现:货币当局根据经济周期更迭进行的政策规则调整具有明显的渐变性特征,而这种微调手段难以被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骆祚炎
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干预资产价格波动,这个产生较长时间争议的问题,再次成为各界讨论的热点。文献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分析一是推动资产价格泡沫或膨胀的影响因素;二是对资产价格是否可以作为宏观经济活动指示器的讨论;三是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争论;四是就货币政策如何干预资产价格进行的各种分析。尽管在上述问题上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但是研究普遍认为,政策调控应该在实体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寻求平衡,以达到减少经济波动的目的。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巴曙松 田磊
在构建一个包含房地产市场和普通消费品市场两个市场的新凯恩斯主义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之后,基于国内外关于中国经济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中获得的结构性参数对其进行校准。在校准的基础上,考察了外生技术冲击、偏好冲击、货币政策冲击以及短暂的一次性房价加成冲击,对于普通消费品产出、住宅产出、通货膨胀、住宅通胀、实际工资与失业等变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技术冲击与偏好冲击,货币政策冲击和一次性房价加成冲击对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具有更大且持续性更长的效应。因此,稳定货币政策和控制房价加成能够减弱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周期的不良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建斌
货币政策在治理1998年后的通货紧缩中表现出来的明显弱效与此前在治理通货膨胀中的显著效果形成了鲜明对比,货币政策效力非对称性问题引起了国内政策和理论部门的关注。货币政策效力的非对称性主要是指货币政策效力在政策方向上的非对称性和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基于经验检验结果,本文发现中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产出没有影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影响产出,货币政策效力存在政策方向上的非对称性;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力对时间因素非常敏感,只在短期内对产出具有显著的影响;经济周期因素对货币政策作用于实际产出的效果没有影响,货币政策效力不存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金友
本文首先从经济周期波动角度,分析归纳了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四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和成效;其次,再对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率和物价水平衡量)进行实证分析;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有效性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张运峰 毕振豫
在区制转移的视角下,通过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深入研究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机制以及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住房价格与实体经济之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在房地产市场与信贷周期运行的不同阶段,房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发生明显结构性变化。只有当货币供给量和房价处于平稳发展状态时,房地产价格上涨才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就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果而言,数量型以及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并不存在明显的政策无效区间,其均能够有效调控房地产价格,二者在不同的区制下也能够形成有效互补。因此,应保持货币扩张与房价上涨在合理区间,确保信贷规模与宏观经济的发展相匹配,同时,继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减少金融市场与信贷结构的扭曲,从而更好地引导金融发展为实体经济服务。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经济增长 区制转移 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婷
经济周期波动的货币解释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框架下研究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其结果表明:实际货币指标周期表现较为一致,而名义货币指标周期变化较大,从波动性来看,货币冲击波动强于实体经济,货币指标标准差大约是实际GDP的1.2-1.5倍,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对实际GDP的波动具有显著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具有反周期操作的特征;M1的正向冲击和反向冲击的作用力度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表明收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
经济周期 货币冲击 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史薇
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的政策因素与货币因素史薇一、引言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一种必然现象。建国后,我国理论界曾经否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周期波动,但是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在我国同样存在着经济周期波动,而且这种波动的周期性较为明显。关于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同时受到了来自国外的多种因素影响。但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的下行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货币政策贡献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文章回顾了相关理论研究;其次,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并对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经济下一步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宏观调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明辉 刘磊 朱晓语
1998年以来,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日益显著。为了检验我国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操作是否存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选取1998年3月—2012年3月的季度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我国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都存在非对称性: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均大于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而在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均大于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扩张和衰退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在产出和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非对称性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