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3)
- 2023(16242)
- 2022(13953)
- 2021(12998)
- 2020(10869)
- 2019(24452)
- 2018(24206)
- 2017(46486)
- 2016(25237)
- 2015(27917)
- 2014(27346)
- 2013(27027)
- 2012(24565)
- 2011(22237)
- 2010(22043)
- 2009(20608)
- 2008(19478)
- 2007(17003)
- 2006(15015)
- 2005(13114)
- 学科
- 济(115520)
- 经济(115413)
- 管理(70332)
- 业(65647)
- 企(55347)
- 企业(55347)
- 方法(46839)
- 数学(40954)
- 数学方法(40566)
- 农(26988)
- 中国(26524)
- 业经(25035)
- 学(24484)
- 财(24354)
- 地方(24332)
- 贸(18843)
- 贸易(18833)
- 农业(18440)
- 易(18211)
- 制(17822)
- 环境(16264)
- 和(15902)
- 理论(15834)
- 务(15219)
- 财务(15147)
- 财务管理(15128)
- 地方经济(14776)
- 技术(14692)
- 银(14582)
- 银行(14507)
- 机构
- 大学(356440)
- 学院(356095)
- 济(148172)
- 经济(145222)
- 管理(138472)
- 研究(122785)
- 理学(120505)
- 理学院(119160)
- 管理学(116956)
- 管理学院(116351)
- 中国(89688)
- 科学(78021)
- 京(74918)
- 财(64188)
- 农(63039)
- 所(62644)
- 研究所(57524)
- 业大(57166)
- 中心(54269)
- 财经(52089)
- 江(50944)
- 农业(49856)
- 经(47394)
- 北京(46914)
- 范(45215)
- 经济学(45199)
- 师范(44664)
- 院(44172)
- 州(40943)
- 经济学院(40517)
- 基金
- 项目(247186)
- 科学(192709)
- 基金(179249)
- 研究(175004)
- 家(158523)
- 国家(157245)
- 科学基金(133779)
- 社会(111172)
- 社会科(105361)
- 社会科学(105332)
- 省(96789)
- 基金项目(95373)
- 自然(88383)
- 自然科(86302)
- 自然科学(86279)
- 自然科学基金(84739)
- 划(81456)
- 教育(79556)
- 资助(73594)
- 编号(70189)
- 重点(55511)
- 成果(55459)
- 部(53335)
- 发(52987)
- 创(51235)
- 课题(47984)
- 创新(47898)
- 科研(47618)
- 计划(45894)
- 国家社会(45851)
- 期刊
- 济(163994)
- 经济(163994)
- 研究(103973)
- 中国(64286)
- 学报(62553)
- 农(56747)
- 科学(55137)
- 管理(50652)
- 财(48159)
- 大学(46097)
- 学学(44035)
- 农业(38965)
- 教育(33627)
- 技术(29416)
- 融(28250)
- 金融(28250)
- 经济研究(27977)
- 业经(26254)
- 财经(25814)
- 经(22198)
- 问题(20793)
- 业(19652)
- 技术经济(18221)
- 科技(17635)
- 版(17071)
- 理论(16573)
- 图书(16548)
- 商业(16361)
- 业大(16221)
- 现代(15541)
共检索到516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文成 才琳
本文以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理论为出发点,探析了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下国有经济功能的定位,总结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与不同类型经济形式发展的特征,以状态空间的可变参数模型的计量结果为依据,比较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下不同类型经济形式对经济增长的动态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国有经济对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且混合所有制应该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同时应进一步加快集体企业的改革,而对于"三资"企业则既应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也要积极完善国内市场的投资环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铁梅 梁云芳
宏观调控应该有一个标准,如果经济增长率超过这个标准,说明经济过热,应该把它降下去;如果经济增长率低于这个标准,说明经济过冷,应该把它提上来。潜在经济增长率、适度经济增长率以及结构分析等都可以作为这个标准之一。但潜在经济增长率或适度经济增长率的测算难度很大,分歧也很大,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此,本刊开辟"经济增长率研究"栏目来专门探讨这一问题,希望大家各抒已见,踊跃投稿,为我国宏观调控的科学化、精确化建言献策。究竟谁测算的准确,使用的方法科学,要由实践来检验,本刊将跟踪报道,并定期请专家评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宗平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过程存在着剧烈的周期性的波动。这种贯穿于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双重经济体制时期的剧烈波动,不仅降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恶化了经济环境,阻碍了改革进程。因此,分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寻求其控制的思路和力度,以弱化其波动的幅度,实现相对稳定的增长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本文仅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杰
改革开放以来,需求结构中消费率的不断下降、所有制结构中国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持续降低以及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相对稳定,构成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来源。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不断减弱,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针对经济结构变动中存在的影响以及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因素,应相应降低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
关键词:
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结构变动 测度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金平 朱鸿
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金融体系运行是否独立于经济运行、是否具有"非中性"特征,是金融周期理论研究的起点。金融周期怎样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经济波动、传导机制如何,则是金融周期理论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理论、债务-通缩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金融不稳定理论基本上构成了金融周期的理论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短期波动具有加速器作用,该作用具有非对称性;金融周期能够预测经济周期;金融周期对中长期经济增长波动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金融周期 经济周期 金融加速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金全 付一婷 王勇
本文利用均值—条件异方差模型检验了我国产出增长率中的条件波动性(条件标准差)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且利用结构VAR模型的冲击反应函数描述了增长率波动性和经济增长率水平之间交互影响的动态传导路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波动性对经济增长水平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体现出经济周期波动性与经济增长趋势之间的正相关性。由此说明,我国的金融发展程度和市场发展规模,以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控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顺周期性质,特别是经济处于回升时期的经济政策方向与经济周期的扩张方向基本一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与经济增长趋势之间的正相关性预示着我国新出现的经济波动将是一轮上升型经济波动,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毛学峰 李政寰 朱勇
本文利用EEMD对中国实际GDP季度序列进行分解,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多尺度识别了中国GDP内在的准周期成分。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实际GDP可以分解为5个IMF和1个趋势项,分别代表着3、6、16、58、66的季度不同周期。在此基础上对各个部分进行预测,从而预测中国实际GDP。研究结果表明了EEMD在处理非线性、非平稳的数据方面显示了较强的优越性,能够很好地分解经济增长序列,预测结果显示了2016年第4季度和2017年第1季度、第2季度将有较好的表现。
关键词:
EEMD 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预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毛学峰 李政寰 朱勇
本文利用EEMD对中国实际GDP季度序列进行分解,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多尺度识别了中国GDP内在的准周期成分。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实际GDP可以分解为5个IMF和1个趋势项,分别代表着3、6、16、58、66的季度不同周期。在此基础上对各个部分进行预测,从而预测中国实际GDP。研究结果表明了EEMD在处理非线性、非平稳的数据方面显示了较强的优越性,能够很好地分解经济增长序列,预测结果显示了2016年第4季度和2017年第1季度、第2季度将有较好的表现。
关键词:
EEMD 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预测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付一婷 刘金全 陈德凯
采用"门限模型",基于1996—2019年的季度数据,从国家和省域两个层面验证杠杆率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非线性特征,实证结果显示,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适度的杠杆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过高的杠杆率则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应该将杠杆率稳定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门限范围内。研究结果为目前宏观"稳杠杆"的调控决策提供了经验和事实支持。估计结果显示,各省近几年的杠杆率水平均超过了第二门限值,意味着所有省份均存在着过度加杠杆的倾向,其中西部省份平均加杠杆程度最为严重,应当引起警惕。因此,从省域角度来看,急需降低杠杆率,以保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和严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关键词:
杠杆率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门限模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铁梅 吴桂珍
本文研究了南朝鲜经济的古典周期波动、增长周期波动和增长率周期波动之间的关系。利用南朝鲜国家调查统计局公布的有关数据试作了监测、预测增长率周期波动的先行、一致、迟行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并对中国和南朝鲜增长率周期波动的景气指数各自的特点和相似之处做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可见,两国在经济周期波动上,其绝对水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开忠 欧阳一漪 王宇光
通过研究1979—2017年我国31个省(区市)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和协动性水平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省域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平滑化、微波化特征,1995年后协动性水平明显增强,密度、距离、分割、异质性(即"4D")对省域经济周期协动性均具有显著影响。在"4D"影响中,地理毗邻与周期协动性负相关,反映出我国相邻各省域间分割严重,行政和贸易壁垒问题较强;人均GDP差距与周期协动性正相关,反映出我国省域经济周期协动性水平整体虽然提高,但人均收入扩大的趋势尚未改善。在分区域"4D"影响分析中发现,东部地区受外商直接投资度、产业结构差异影响最大,中部地区受对外开放度、人均GDP差距影响最大,西部地区受对外开放度、产业结构差异影响最大。地理毗邻变量在东、中、西部三地的回归结果均不显著,说明三地内部省域分割仍然比较严重,区域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铮
本文探讨了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对产业结构失衡和调整的影响。本文在科学界定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这一典型事实后,基于波动周期阶段分别对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失衡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性波动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经济周期性波动是造成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基本原因。由此,本文提出了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实现我国产业优化调整和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失衡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玲玲 王君
文章梳理了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相关文献,总结了此研究领域经验与理论研究的基本成果,为未来研究奠定基础。研究发现,大量的经验分析结论一致,不同产业结构引发不同经济周期波动,以及产业结构的历史发展趋势平滑了经济周期波动。理论机制多是外生解释,外部(技术)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产业结构不同改变了传导机制,导致不同的经济周期波动;其次,产业结构历史发展趋势对经济周期的平滑作用源于产业多元化发展和稳定性增强,如服务业占比提高,金融业发展,制造业存货管理技术进步,技术多样化等。理论机制分析的研究也具有政策价值,产业政策可以在以上方面合理化产业结构,以平滑经济周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晓光 齐红倩 王静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