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2)
- 2023(6420)
- 2022(5262)
- 2021(4713)
- 2020(3881)
- 2019(8620)
- 2018(8471)
- 2017(16318)
- 2016(8591)
- 2015(9339)
- 2014(9416)
- 2013(9418)
- 2012(9081)
- 2011(8534)
- 2010(8509)
- 2009(7960)
- 2008(7581)
- 2007(6855)
- 2006(6236)
- 2005(5813)
- 学科
- 济(61622)
- 经济(61576)
- 管理(23788)
- 业(20419)
- 方法(20032)
- 数学(18049)
- 数学方法(17937)
- 企(16528)
- 企业(16528)
- 地方(15364)
- 中国(11859)
- 地方经济(11790)
- 学(11393)
- 业经(9586)
- 财(9166)
- 农(8780)
- 制(7659)
- 融(7642)
- 金融(7642)
- 经济学(6816)
- 环境(6755)
- 银(6743)
- 银行(6725)
- 行(6526)
- 体(6411)
- 贸(6248)
- 贸易(6245)
- 和(6109)
- 易(5968)
- 农业(5911)
- 机构
- 大学(133495)
- 学院(132684)
- 济(67927)
- 经济(66799)
- 研究(50730)
- 管理(47051)
- 理学(40656)
- 理学院(40146)
- 管理学(39465)
- 管理学院(39208)
- 中国(37580)
- 科学(29567)
- 财(28878)
- 京(26829)
- 所(26327)
- 研究所(23883)
- 财经(23360)
- 经济学(23227)
- 农(21771)
- 中心(21703)
- 经(21268)
- 经济学院(20577)
- 江(19564)
- 业大(18448)
- 院(17707)
- 财经大学(17468)
- 农业(17089)
- 北京(16858)
- 科学院(15893)
- 范(15842)
- 基金
- 项目(85703)
- 科学(68049)
- 基金(64657)
- 研究(58979)
- 家(57371)
- 国家(56960)
- 科学基金(48364)
- 社会(41223)
- 社会科(39259)
- 社会科学(39248)
- 基金项目(33487)
- 省(32279)
- 自然(30635)
- 自然科(29983)
- 自然科学(29974)
- 自然科学基金(29470)
- 资助(27119)
- 划(27099)
- 教育(26227)
- 编号(20728)
- 重点(19515)
- 部(19281)
- 发(19141)
- 国家社会(18295)
- 创(17226)
- 成果(16802)
- 教育部(16686)
- 性(16649)
- 创新(16351)
- 科研(16289)
共检索到205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秀芳
改革以来,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变化特征说明了我国经济的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增强;经济波动的根源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经济运行就表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市场条件与生产条件相背离是生产与消费矛盾激化的市场表现;生产条件短期是难以改变的,而市场条件的改变又是相对迅速的,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就是要适时地调整并改变市场条件,使之与生产条件相适应;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调整应该适时适度,否则,反而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较大幅度波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铮
本文探讨了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对产业结构失衡和调整的影响。本文在科学界定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这一典型事实后,基于波动周期阶段分别对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失衡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性波动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经济周期性波动是造成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基本原因。由此,本文提出了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实现我国产业优化调整和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失衡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坤 陆尚瑜
中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从已经经历的十轮经济周期看,导致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因素主要有制度变迁、低效的政府投资和经济结构不平衡。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有助于熨平我国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制度变迁 政府投资 经济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宏 苗长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赟玲 尚整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GDP增长率年均达到9%以上,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内生和外生因素,通过对1977-2008年我国经济变化趋势与这些因素的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阐述了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波动 内生因素 外生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家喜
一国的经济增长过程并不存在直线式的增长,现代机器大工业建立以后的市场经济更是出现了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波动情况(以GDP实际增长率代表)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了"长度规则、峰位下降、谷位上升、振幅减小"的周期性波动。这种波动特征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得到初步完善,但同时在今后的宏观调控工作中应该:必须尊重经济波动周期性的规律、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第三个经济周期学习和借鉴宏观调控经验。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经济周期 朱格拉周期 实证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天德 宗建亮 熊豪
本文以1971-2005年的世界油价、世界经济增长率及美国等8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数据为基础,并利用单方根检验、VAR模型和Granger检验分析了石油价格波动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石油危机或剧烈的价格波动初期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有紧密的关联,加深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幅度,拉长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周期,但在滞后期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正逐步减弱,并由最初的异向变动转为同向变动。
关键词:
波动影响 石油危机 世界经济周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良新
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出发,定量地描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出宏观经济增长的规律性及其政策含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新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邵挺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采取了扩大货币信贷供应、增加财政支出等政策积极应对,跟一年多前我国经济处于"最困难的一年"相比,目前我国经济局势已经开始呈现V型反转,2009年第四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已达到了10.7%,CPI和PPI由负转正,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胀压力。在信贷扩张引起商品价格上涨的同时,我国的资产价格也出现了快速的上涨。以2010年来的房地产市场为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丽 孙秀玲 潘晔
用直接法和趋势分解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波动周期及其与全国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分析山西经济周期性波动原因,既有经济周期性运动的规律性调整,又有国际环境的影响。认识山西经济运行规律,对制定山西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经济周期 波动 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宗建亮 李天德 熊豪
石油危机或剧烈的价格波动初期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有紧密的关联,加深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幅度,拉长了世界经济波动的周期,但在滞后期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则逐步减弱,并由最初的异向变动转为同向变动。
关键词:
波动影响 石油危机 世界经济周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新风
山西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工业起着决定性作用,工业结构变动是工业经济周期性扩张或收缩的结果。把握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抓住世界性经济危机和全球产业结构重新"洗牌"的机遇,调结构、转方式,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增强产业结构"软化"特征,促进山西工业经济由"大起大落"向"微波化"增长型周期转变,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周期微波化,摆脱资源型地区"比较优势陷阱"和"资源诅咒"。
关键词:
资源型地区 工业经济周期 转型升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本文认为,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避免周期中的超常波动并缓和常规波动。为此,国家应当自觉掌握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文章讨论经济周期基本概念后,对建国以来40余年中的经济周期作了实证考察,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对我国经济周期形成的机理提出了综合性的分析和分阶段的表述。认为改革以来经济周期的发生机理已经变化为决策色彩有所消退、体制因素仍然不可忽视、再生产投资节律因素大为显化的新式多因素组合周期,其现象形态与市场经济下的通例起于靠拢;并考察了世界上它国经济周期因素对我国的影响。据此,文章提出了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包括实施积极合理的宏观调控,在总量调节上与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张晓晶 张平
本文主要探讨未来5—8年的中期内,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有可能出现的两个新特点:一是在波动的位势上,有可能实现持续多年的适度高位运行,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在9%左右;二是在波动的幅度上,有可能实现进一步的平滑化,使经济波动保持在8%—10%的适度增长区间内。这两个特点之所以说是“有可能”,一方面因为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因为未来还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本文从中国国情出发,根据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并综合借鉴熊彼特周期理论和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有关分析思路,着重阐明中国本轮经济周期冲击因素的特点(类型特点、形成特点和作用特点),将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与短期周期波动统一起来进行分析。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是,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