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0)
2023(11296)
2022(9952)
2021(9181)
2020(7711)
2019(17816)
2018(17884)
2017(34638)
2016(18593)
2015(21166)
2014(21208)
2013(21138)
2012(19414)
2011(17745)
2010(17751)
2009(16408)
2008(15579)
2007(13590)
2006(12092)
2005(10624)
作者
(55349)
(45881)
(45523)
(43509)
(29257)
(22040)
(20694)
(18209)
(17566)
(16283)
(15573)
(15542)
(14562)
(14554)
(14177)
(13993)
(13634)
(13433)
(13045)
(13001)
(11386)
(11354)
(10986)
(10522)
(10412)
(10161)
(10114)
(9965)
(9303)
(8862)
学科
(96101)
经济(96016)
管理(53642)
(47952)
(40584)
企业(40584)
方法(39257)
数学(34146)
数学方法(33703)
地方(21824)
(20112)
中国(20111)
(18767)
业经(18236)
(17556)
地方经济(14000)
(13563)
理论(13307)
环境(13152)
(12883)
农业(12839)
(12546)
贸易(12538)
(12042)
技术(11231)
(11113)
金融(11112)
(10960)
财务(10894)
财务管理(10873)
机构
大学(274659)
学院(271800)
(115292)
经济(112862)
管理(109706)
理学(95324)
理学院(94274)
研究(93172)
管理学(92602)
管理学院(92131)
中国(67547)
(58449)
科学(57787)
(49076)
(46924)
研究所(42882)
中心(40853)
(40662)
业大(40073)
财经(40026)
(38191)
北京(37247)
(36265)
(35175)
经济学(34918)
师范(34903)
(33744)
农业(31816)
(31227)
经济学院(31102)
基金
项目(186212)
科学(146120)
基金(135483)
研究(135200)
(117659)
国家(116732)
科学基金(100390)
社会(85257)
社会科(80845)
社会科学(80819)
(72008)
基金项目(71910)
自然(65660)
自然科(64104)
自然科学(64094)
自然科学基金(62921)
教育(61053)
(60406)
资助(56900)
编号(54552)
成果(43981)
重点(41183)
(40779)
(39796)
(37920)
课题(37262)
创新(35401)
科研(35397)
教育部(34997)
国家社会(34743)
期刊
(129606)
经济(129606)
研究(82935)
中国(46700)
学报(42278)
管理(41090)
科学(39349)
(36341)
(35574)
大学(31712)
学学(29952)
教育(26345)
农业(25660)
技术(24295)
经济研究(21387)
(20692)
金融(20692)
财经(19751)
业经(18872)
(16857)
问题(16330)
技术经济(15322)
图书(14684)
理论(14115)
统计(13411)
科技(12839)
实践(12796)
(12796)
现代(12515)
(12451)
共检索到396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超锋  
经济波动一直是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中的经典问题,而经济周期拐点的及时识别对政府前瞻性经济政策的制定和企业投资经营战略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我国目前尚没有权威机构对经济周期进行实时监测和发布,因而在划分经济周期和拐点识别时,往往局限于一种方法,不同方法有效性的比较缺乏一个基准参考。文章对国内外研究经济周期及其周期拐点定期的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依据经济周期定期方法的研究脉络,对主流的方法进行评述,并对我国经济周期定期进行展望,希望能在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特征和经济走势预测方面提供一些方法论参考和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文建东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提出了大量的理论,这些理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与政治经济周期理论。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未考虑政治因素的作用,认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由于私人经济活动的不协调引起的,与政治和政府无关,但政府可为消除经济周期起作用。政治经济周期理论则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乐一  张文军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经济周期非对称性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并且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最初的研究基本上集中于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类型,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致力于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机理研究方面,并且近些年来,对非对称性问题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其理论意义即学术价值和政策含义方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冠群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有关虚拟经济波动对实体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文献发现: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了时下主流的新凯恩斯主义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学术界对虚拟经济波动之于实体经济周期的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从"放大器"到"波动源泉"的深化过程,虚拟经济本身的周期性波动外溢使得对其对实体经济周期的影响更加复杂;通过构造预警指数能够就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可能的冲击效应做出预判;基于对虚拟经济认识的加深,各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据此我们认为,在新凯恩斯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下,从虚拟经济周期的角度系统研究两者的影响关系是未来这一领域的重要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立岩  王新丽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以下简称为RBC)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理论。RBC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FinnKydland、明尼苏达大学的Edward Prescott、罗彻斯特大学的John Long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其核心思想是较小的技术冲击可以产生较大的经济波动,经济周期是理性个人对实际冲击最优选择的结果,均衡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状态,政府干预并不能增进人们的福利水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乐一  李星  
当前国外对国际经济周期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际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判断、国际经济周期的传导分析以及国际经济周期的传导效果分析等方面。针对国际经济周期同步程度的变化,理论界还存在不少争议,主要包括各国经济周期相关程度高低问题以及同步性变化问题。对国际经济周期传导途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深入分析各主要传导途径的影响因素以及进一步寻找新的传导渠道。对国际经济周期传导效果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研究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对其他经济体的影响程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庄子罐  
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福利损失。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消除这种经济波动,平滑消费者在不同时期的消费,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然而,经济波动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损失到底有多大?实际上,到目前为此,经济学家对经济波动的社会成本大小的看法仍然存在分歧。本文将从这种分歧出发,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以便加深人们对经济周期波动及其福利成本的认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可云  张文彬  
在理论发展和现实政策分析的需要推动下,区域经济周期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新的发展。理论研究主要在实际经济周期和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方向上进行了拓展,但相对于经验研究却发展相对滞后。经验研究在区域经济周期相似性和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国外研究的进展对结合我国实际、运用科学分析框架和方法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周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此提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周期研究的新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骆祚炎  
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干预资产价格波动,这个产生较长时间争议的问题,再次成为各界讨论的热点。文献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分析一是推动资产价格泡沫或膨胀的影响因素;二是对资产价格是否可以作为宏观经济活动指示器的讨论;三是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争论;四是就货币政策如何干预资产价格进行的各种分析。尽管在上述问题上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但是研究普遍认为,政策调控应该在实体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寻求平衡,以达到减少经济波动的目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立群  
我国的经济周期问题研究张立群一、我国是否存在经济周期(一)关于经济周期的一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经济周期,这是国内外经济界所公认的。我国经济中是否存在经济周期,是一个到目前尚有争议的问题。讨论这一问题,首先应该界定经济周期这一概念的内涵。一般的认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全林  梁宏  
近年来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发展以及共同所表现出的相对于发达国家经济的差异化特征,学术界兴起了一阵新兴市场研究的热潮。其中实际经济周期的研究者们也试图通过新兴市场的研究来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与补充。文章归纳了至今所总结出的主要的新兴市场的一些差异特征,并且站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角度,借鉴前人的研究对这些差异进行了理论解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曹永琴  李泽祥  
运用恒常条件相关(CCC)和动态条件相关估计方法(DCC),本文考察了中国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从1999年开始,随着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和金融市场开放度的提高,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持续上升。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的引导效果进一步强化,金融经济周期在中国表现愈加明显。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平抑经济波动时,不能仅以真实经济指标作为参考,还应参考金融经济指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洪亮  王铁成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导致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与经济周期类似,技术创新通常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特点,同时经济周期与创新周期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仍然未能形成一致结论。从逻辑上、历史上分析经济周期与创新周期的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两种周期之间相关作用的机制,而且对于政策制定来说具有重要含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小林  李鑫  刘倩男  
本文采用BBQ算法和Morlet小波分析先后考察了2000~2018年我国保险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与动态关联。研究发现:两大周期的平均长度均为3~4年,其中经济周期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由扩张型转为收缩型波动,而保险周期总体呈收缩型波动,且其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经济周期;两大周期的关联虽在中短期具有较强时变性,但仍在较多时段高度正相关,且经济周期是引起保险业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而在长期内,二者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部分时段里负相关,在危机后则转为正相关。这表明从中短期视角看,我国保险周期存在显著的顺经济周期效应,但从长期看,两大周期并非总是同向波动,二者的协动关系在危机前后发生了结构性变动;寿险市场和保险市场整体的周期波动与经济周期的关联高度相似,而产险市场波动与经济周期的关联则具有明显差异;两大周期的关联在扩张期更显著,且会受利率和股价波动的影响。本研究为深化认识我国保险业的周期波动规律及其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多重关联特征,进而为增强保险监管措施及产业发展政策的稳健性、预见性和有效性提供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冯心悦  田拓  
本文通过构建综合性的金融周期指数,对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周期、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在经济周期中的不同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周期不仅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而且对经济周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同时,与传统的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相比,金融周期变化不仅成为货币周期、信贷周期、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键驱动因素,而且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本文的实证分析结论不仅使得"金融-实体经济"内生关联的命题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也为后续同时关注金融和实体经济稳定的政策实践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