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48)
- 2023(11659)
- 2022(9816)
- 2021(8871)
- 2020(7104)
- 2019(16323)
- 2018(16128)
- 2017(30577)
- 2016(16564)
- 2015(18279)
- 2014(18505)
- 2013(18415)
- 2012(17788)
- 2011(16397)
- 2010(17048)
- 2009(15879)
- 2008(15664)
- 2007(14268)
- 2006(13285)
- 2005(12523)
- 学科
- 济(91101)
- 经济(91033)
- 管理(47478)
- 业(44377)
- 企(34449)
- 企业(34449)
- 方法(26639)
- 地方(26209)
- 中国(26123)
- 数学(23289)
- 数学方法(23005)
- 农(22180)
- 财(20898)
- 贸(19376)
- 贸易(19363)
- 易(18801)
- 业经(18442)
- 制(16084)
- 地方经济(16020)
- 学(15247)
- 农业(14966)
- 银(14761)
- 银行(14745)
- 融(14495)
- 金融(14495)
- 行(14328)
- 出(13043)
- 发(12930)
- 策(12875)
- 环境(12347)
- 机构
- 学院(240783)
- 大学(237907)
- 济(114771)
- 经济(112416)
- 研究(92053)
- 管理(87218)
- 中国(73148)
- 理学(72233)
- 理学院(71396)
- 管理学(70355)
- 管理学院(69887)
- 财(54411)
- 京(51528)
- 科学(50882)
- 所(47006)
- 研究所(41499)
- 中心(41264)
- 财经(40679)
- 江(39712)
- 农(37365)
- 经(36707)
- 经济学(36501)
- 北京(33791)
- 院(32827)
- 经济学院(32448)
- 范(32345)
- 师范(32085)
- 州(31422)
- 业大(29891)
- 财经大学(29619)
- 基金
- 项目(143748)
- 科学(113574)
- 研究(109757)
- 基金(103132)
- 家(88238)
- 国家(87455)
- 科学基金(74529)
- 社会(71670)
- 社会科(68097)
- 社会科学(68084)
- 省(56354)
- 基金项目(52281)
- 教育(49269)
- 划(46605)
- 自然(44262)
- 编号(44095)
- 资助(43591)
- 自然科(43193)
- 自然科学(43184)
- 自然科学基金(42387)
- 成果(37739)
- 发(37440)
- 重点(32732)
- 部(32231)
- 课题(32203)
- 发展(31128)
- 展(30608)
- 国家社会(29777)
- 创(29061)
- 性(28601)
- 期刊
- 济(144796)
- 经济(144796)
- 研究(85625)
- 中国(56489)
- 财(42356)
- 管理(36271)
- 农(36038)
- 融(31659)
- 金融(31659)
- 学报(30906)
- 科学(30366)
- 教育(26970)
- 经济研究(24712)
- 大学(24364)
- 农业(24354)
- 学学(22796)
- 技术(22145)
- 业经(22056)
- 财经(21217)
- 问题(18561)
- 经(18461)
- 贸(17241)
- 国际(15724)
- 世界(14306)
- 技术经济(13679)
- 业(12664)
- 统计(12371)
- 商业(11574)
- 现代(11535)
- 经济问题(11502)
共检索到408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大雨
乘数—加速原理是由萨缪尔森和汉森提出,在西方宏观经济学很有影响的经济周期理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理分析,论证了该理论存在的局限性。本文在对多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国民经济均衡增长条件以及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相应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周期 均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付一婷 陈润东 刘金全
本文运用时变参数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TVP-FAVAR)模型测算多种时变财政乘数,结合时点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经济周期中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多种理论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时变财政乘数同时具备短期的周期性变化和阶段性的结构趋势。在2012年之前,财政支出对产出和消费的乘数效应有着明显的逆国内经济周期趋势,财政支出对投资的乘数效应则呈现出强劲的上升态势,但在2012年后,财政支出对产出和投资的乘数效应受到经济结构失衡的影响均发生结构性的下滑,而财政支出对消费的乘数效应保持平稳水平;(2)财政支出对进口和出口的乘数效应都具有“先升后降”的顺世界经济周期趋势,前者稍高于后者,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总体上产生正向外溢效应,但该效应在后危机时期不断减弱;(3)在亚洲金融风暴、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新常态这三个典型的经济波动阶段,财政政策均能通过汇率、金融、信贷、股市等渠道有效地稳定经济,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具有协调性特点,这些都对财政乘数有促进作用,而政府债务累积渠道和进口外溢渠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财政政策效果。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财政乘数 时变特征 经济周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金全 陈润东
在面临如亚洲金融风暴、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巨大负向外部冲击时,我国逆周期的财政政策能产生明显的效果。为厘清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的关系,文章首先运用汉密尔顿滤波方法估计我国的产出缺口和财政周期,然后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宏观层面测度我国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周期之间的时变交互影响,最后运用非线性的面板工具变量局部投影模型从省级维度测度经济周期和财政周期视角下的财政支出乘数。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宏观层面看,亚洲金融风暴、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等事件对我国经济周期的负面冲击促使财政政策逆周期扩张,而财政周期扩张对经济周期复苏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第二,从省级层面看,地方财政支出乘数在经济紧缩时期更高,这个规律对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同样适用;第三,无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省级层面,顺周期财政政策都有较高的时间占比,而顺周期的财政政策是引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政策因素;第四,我国地方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可能没有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投资乘数却保持较高水平,这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主要通过投资渠道实现。文章结论对理解我国经济周期和财政政策周期之间的关联机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同时也指出财政政策逆周期调控的必要性以及未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而更好地引领居民消费的迫切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付一婷 刘子玉 刘金全
本文基于平滑迁移VAR模型,测算处于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财政乘数,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政策的作用机理与福利损失进行度量。结果显示:首先,财政乘数在紧缩阶段大于扩张阶段,体现出显著差异性、非对称性与逆周期性,且对投资的带动作用最强。财政政策效应在经济扩张阶段明显减弱,体现当前财政政策操作的逆周期特征;其次,在收缩阶段,财政政策效应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持续有效期限可达到5年,但是对应的福利损失较大,可以达到扩张阶段福利损失的3倍;而扩张期间的财政政策效果可以维持2年左右,但福利损失较小,这表明经济扩张期间政策效果较弱,适宜作为维持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的微调工具。目前我国逐步由紧缩时期迈入扩张时期,积极财政政策尚未到退出时点,因此在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需要充分考量不同阶段政策效果差异,并将紧缩时期扩张政策的长期福利损失纳入分析框架,以实现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关键词:
财政乘数 财政政策 经济周期 STVAR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武飞
根据经济调节方式的不同,建国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动,可以1978年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期。其中,第一个时期为1953~1978年的计划经济时期,第二个时期为1979年至今的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第一个时期,我国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计划形式进行资源配置,由于经济信息收集慢,决策过程长,政策传导速度快,容易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从而产生大起大落,导致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时间短、衰退时间长且波动剧烈的特点;第二个时期,我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逐步替代计划的形式进行资源配置,宏观调控方式逐步成熟,经济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增强,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逐步呈现出增长时间长、衰退时间短且波动逐步平滑...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周期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义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本文认为,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避免周期中的超常波动并缓和常规波动。为此,国家应当自觉掌握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文章讨论经济周期基本概念后,对建国以来40余年中的经济周期作了实证考察,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对我国经济周期形成的机理提出了综合性的分析和分阶段的表述。认为改革以来经济周期的发生机理已经变化为决策色彩有所消退、体制因素仍然不可忽视、再生产投资节律因素大为显化的新式多因素组合周期,其现象形态与市场经济下的通例起于靠拢;并考察了世界上它国经济周期因素对我国的影响。据此,文章提出了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包括实施积极合理的宏观调控,在总量调节上与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反周期政策,也即逆经济走向调节的经济政策。这种理论及其政策主张最初是由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经过希克斯、汉森和萨谬尔森等人的发展,成为完整的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凯恩斯的反周期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打破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神话。30年代大危机强度之大、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出人意料。这次危机席卷了各主要资本主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一 代桂霞
本文采用TVP-VAR模型对我国金融周期与实体经济周期间的关系、不同周期阶段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及当前货币政策选择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当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于实体经济时,刺激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稳定通胀水平,但这种效用受到金融市场所处周期阶段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2)不同金融周期阶段政策调控效果同样存在非对称性,特别当金融市场收缩至过冷萧条时,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微弱。(3)针对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所处阶段,当金融市场温和扩张时不必通过额外的政策手段干预;而当其温和收缩时则可通过货币政策刺激同时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另外本文还证实了其中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应结合不同的市场状况及政策目标选择相应的政策调控手段。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翁克力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轨迹粗略地可分为四个时期,战后至60年代末是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期;从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困境;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美国经济处在高利率调整期;从90年代初至今是美国经济的低通胀增长期。不同的发展时期及经济周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樊丽明
我国目前的税制对经济周期的适应性较差。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总量不平衡的主要表现是供不应求,总需求膨胀,所以,税收制度中某些规定(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一度存在的特别消费税,以及“准税收”性质的城建、交通、车辆购置等多方面的收费等)是以抑制投资、消费需求为唯一目的或目的之一的。但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税收调控经济周期乏力的问题表现得十分突出。本文针对这一状况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税收,调控,经济周期,税费改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石良平
强化经济周期过程中的中观调控石良平一、中观调控起因:全国经济周期波动呈非同步状态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困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建国以来已经历了7次完整的经济波动周期,目前正处在第8次经济周期的高峰期。从整个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过程来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季俊杰
学生贷款的发展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扩张则贷款供求关系趋于平衡,经济紧缩则贷款供求关系趋于失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必将加剧学生贷款的供求矛盾",反周期供给机制"是我国学生贷款发展的现实要求。可充分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参照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幅度,调整风险补偿金的比例上限,以此构建我国学生贷款的"反周期供给机制",以满足学生的贷款需求,促进学生贷款和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温铁军
中国的经济学家中不少人士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样也会产生经济波动周期,甚至由于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产业政策和宏观决策上的失误而引起经济危机。在中国,理论上开始讲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危机的是1979年。当时有一个“四签名”发表的文章,题目叫做“社会主义结构性经济危机”。那是第一篇论述社会主义经济也存在危机的文章。署名者为王岐山、朱家明、黄江南、翁永曦。从那篇文章后,国内理论界对此逐步开始讨论,90年代后期有关经济周期波动或经济波动周期的文章,日渐增多;并且认为宏观经济的波动和农业与农村问题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所以,论述宏观经济波动本身,至少在理论上已经不是什么敏感性的问题。问题在于如何认识我国的宏观经济波动的过程、研究其产生、发展和解决的途径与思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晓峰 刘卫江
美国最近的股市泡沫形成与崩溃是发生在低通货膨胀时期。对此 ,许多基于代理理论的现代经济理论模型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从哈耶克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来理解金融危机以及资产价格泡沫问题时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观点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过于强调了价格的稳定而忽视了经济周期中的信贷过度增长和资产价格波动 ,所以 ,2 0 0 0~ 2 0 0 2年破裂的美国股市泡沫本质上仍然是哈耶克—哈伯勒的过度投资崩溃引致的股市泡沫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这一泡沫形成和崩溃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哈耶克 货币经济周期 股价泡沫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