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7)
2023(12381)
2022(10901)
2021(10175)
2020(8570)
2019(19632)
2018(19802)
2017(38910)
2016(20927)
2015(23657)
2014(23776)
2013(23683)
2012(22011)
2011(20279)
2010(20455)
2009(19193)
2008(18548)
2007(16338)
2006(14852)
2005(13297)
作者
(61743)
(51041)
(50824)
(48538)
(32384)
(24336)
(23107)
(20117)
(19415)
(18238)
(17174)
(17171)
(16259)
(16247)
(15723)
(15570)
(15133)
(14879)
(14545)
(14484)
(12773)
(12577)
(12247)
(11646)
(11614)
(11406)
(11289)
(11099)
(10368)
(9834)
学科
(103914)
经济(103815)
管理(61218)
(55447)
(45770)
企业(45770)
方法(41727)
数学(36389)
数学方法(36082)
中国(25590)
(22978)
地方(22596)
(21197)
业经(20414)
(20206)
(18000)
(15801)
贸易(15791)
(15265)
农业(14943)
环境(14719)
(14690)
(14417)
银行(14380)
地方经济(14302)
(13821)
理论(13763)
(13744)
金融(13743)
(13287)
机构
大学(313097)
学院(310204)
(133612)
经济(130809)
管理(123416)
理学(106509)
研究(105883)
理学院(105373)
管理学(103822)
管理学院(103264)
中国(78725)
(66633)
科学(62860)
(60971)
(52980)
财经(48995)
研究所(47920)
中心(46109)
(44636)
(44305)
(43813)
业大(43047)
北京(42815)
经济学(41017)
(39976)
师范(39692)
(38017)
经济学院(36710)
财经大学(36352)
(35920)
基金
项目(203318)
科学(159291)
研究(151162)
基金(147353)
(127086)
国家(126053)
科学基金(107746)
社会(95990)
社会科(90902)
社会科学(90875)
基金项目(78262)
(78003)
自然(68245)
教育(68171)
自然科(66532)
自然科学(66519)
(65412)
自然科学基金(65319)
编号(62017)
资助(60904)
成果(51023)
(45403)
重点(44920)
(43752)
课题(42242)
(41505)
国家社会(39170)
教育部(39165)
创新(38774)
项目编号(38416)
期刊
(153604)
经济(153604)
研究(98587)
中国(53159)
管理(46568)
学报(45552)
(43925)
科学(42922)
(40782)
大学(34627)
学学(32642)
教育(30371)
农业(28482)
(27752)
金融(27752)
技术(26437)
经济研究(25433)
财经(24687)
业经(23411)
(21082)
问题(20297)
技术经济(16821)
理论(16728)
图书(15563)
(15052)
实践(15046)
(15046)
现代(14840)
商业(14420)
科技(13899)
共检索到459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晓东  
经对测度出的产能利用率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产能利用率较低,存在明显的结构性产能过剩现象。我国产能过剩情况与我国经济周期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大量产能投入生产以刺激经济,产能利用率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在2009年以后,产能利用率开始逐步恢复,而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我国的产能利用率在今后两年仍将可能处于下滑趋势,尤其是有色金属、橡胶、纺织和造纸行业的产能仍将持续过剩。我国产能过剩治理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消化产能、转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和整合产能。短期内,淘汰落后产能和并购重组是我国缓解产能过剩的主要措施,但从长期看,调整产业结构才是化解产能过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立群  
我国的经济周期问题研究张立群一、我国是否存在经济周期(一)关于经济周期的一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经济周期,这是国内外经济界所公认的。我国经济中是否存在经济周期,是一个到目前尚有争议的问题。讨论这一问题,首先应该界定经济周期这一概念的内涵。一般的认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小林  李鑫  刘倩男  
本文采用BBQ算法和Morlet小波分析先后考察了2000~2018年我国保险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与动态关联。研究发现:两大周期的平均长度均为3~4年,其中经济周期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由扩张型转为收缩型波动,而保险周期总体呈收缩型波动,且其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经济周期;两大周期的关联虽在中短期具有较强时变性,但仍在较多时段高度正相关,且经济周期是引起保险业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而在长期内,二者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部分时段里负相关,在危机后则转为正相关。这表明从中短期视角看,我国保险周期存在显著的顺经济周期效应,但从长期看,两大周期并非总是同向波动,二者的协动关系在危机前后发生了结构性变动;寿险市场和保险市场整体的周期波动与经济周期的关联高度相似,而产险市场波动与经济周期的关联则具有明显差异;两大周期的关联在扩张期更显著,且会受利率和股价波动的影响。本研究为深化认识我国保险业的周期波动规律及其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多重关联特征,进而为增强保险监管措施及产业发展政策的稳健性、预见性和有效性提供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超  任志宏  
本文基于我国2001-2017年季度数据,选取信贷、金融杠杆、股票价格、房产价格等变量指标,运用BP滤波技术、VAR等方法,实证研究我国金融周期特征以及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互作用、传导机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是金融周期比经济周期持续时间更长、波动幅度更大,而经济周期比金融周期波动的频率更高;二是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大多数时候表现出相互促进的顺周期性特征;三是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峰值对彼此都具有显著的预测性;四是在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互动影响过程中,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发挥着关键的传导中介作用。由上述研究结论得到的启示:一是要重视防范和化解由于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叠加而引致的系统性风险;二是要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管理框架,减少房地产价格周期、信贷周期、金融杠杆周期、股票价格周期相互交织、叠加对货币政策调控带来的不利冲击;三是要注重短期宏观调控目标与长期宏观调控目标的协同,避免出现为了短期调控目标而急功近利地采取"一刀切"的调控措施、进而有损于经济金融长期健康发展的现象;四是监测和管控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金融周期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调整通过资产价格变动、金融加速器效应等传导机制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产生的不利冲击。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菊花  
根据2000年1月—2011年11月的月度数据,采用转折点分析、相关系数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MS-VAR模型)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我国经济周期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我国经济周期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我国工业增加值、CPI之间存在状态转移特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领先于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而滞后于我国CPI同比增长,三者的波动特征极为相似,平均周期长度也较为接近,且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我国经济周期的扩张和收缩是引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文兵  
通过构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三要素投入生产函数,从产业本身波动性的差异揭示结构转变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稳定化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计量结果表明1978-2010年不但我国制造业的总产出TFP的波动性要大于服务业,而且增加值TFP的波动性要远远大于服务业,即使总产出的TFP相同,制造业的增加值TFP的波动要比服务业的大71%。因而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结构转变是我国经济周期稳定化趋势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实现未来我国经济长期平稳的发展,应该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柏福  
在厘清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作用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主要从实证角度分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方面考察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同性影响,另一方面探讨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最后得出几点重要的结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立勇  韩金华  赵铮  
本文利用HP滤波和滚动相关系数对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欧洲各国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之间经济周期关联性皆表现出先减弱后增强的特征,不断增强的趋势十分明显。目前,中国与美国、日本的相关系数达到0.5以上,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和预测中国经济增长时必须考虑国际因素的冲击。在深入分析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走势的基础上,本文基于联立方程模型对我国2009年、2010年实际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情景预测,并根据分析和预测结果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长生  
90年代初以来,美国经济情况日趋好转,经历了长达6年多的持续的强劲复苏过程,以致达到了目前的既无通货膨胀又实现了持续强劲经济增长这样一种近30年来从未出现过的理想状态,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乃至财政平衡竟然同时实现或改善了。面对这种新经济现象,近来在美国出现了两种颇为流行却完全相反的新经济思潮。一种是乐观派的、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周期消失论”,它认为美国经济已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荣幸  陈月  杨汇潮  
采用HP滤波法对我国1999年~2011年季度非寿险市场承保赔付率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存在3~5年的非寿险承保利润周期现象。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方法证明经济周期对承保利润率周期有显著影响,进而采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考查经济周期对承保周期的具体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经济变量波动共同解释作用达到22%,远远超过了其他干扰项带来的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玉春  王雅婷  万里虹  
通过对比我国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波动图发现,保险周期并不是严格顺经济周期持续,而是在总体上顺周期特征下,保持保险业市场波动的自身特点,其波动频率及波动幅度与经济周期波动具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我国保险市场波动既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保险业自身产业政策的显著影响。此外,寿险与产险两大市场的波动性受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并不一致,保险监管部门应始终监测并充分考虑分险种市场的不同波动特征,以提高逆周期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石柱鲜  吴泰岳  邓创  王晶晶  
本文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周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分析了我国GDP增长与三次产业的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我国的经济周期和三次产业的经济周期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最后利用ADF检验,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成分,三次产业比重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利民  
我国汽车产业周期波动大趋势与经济周期波动趋势基本一致,但波幅明显大于后者。我国股市和房地产周期波动与汽车产业周期性波动趋势基本一致,但汽车产业周期波动有明显的滞后性。金融政策与汽车产业周期波动有正相关关系,且能加大产业的波动幅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凌  邱光前  
由于经济波动会对进出口贸易和消费投资产生影响,经济周期与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变化是否存在内在的相关性有待严谨的实证分析。文章基于1991~2012年我国的两个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利用1980~2013年我国经常账户余额和世界相对于中国的GDP增长率数据,构建SVAR模型,分析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常账户余额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周期与我国的经常账户余额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对GDP增长率的信息冲击会导致经常账户余额持续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