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3)
2023(6095)
2022(5109)
2021(4489)
2020(3764)
2019(8554)
2018(8170)
2017(16023)
2016(8309)
2015(9347)
2014(9169)
2013(9176)
2012(8441)
2011(7887)
2010(8089)
2009(7967)
2008(7635)
2007(6908)
2006(6527)
2005(6067)
作者
(23638)
(20119)
(20011)
(18939)
(12964)
(9493)
(9006)
(7664)
(7614)
(7042)
(6981)
(6586)
(6458)
(6436)
(6242)
(6067)
(5896)
(5874)
(5657)
(5531)
(5049)
(4885)
(4788)
(4634)
(4517)
(4487)
(4398)
(4144)
(3979)
(3780)
学科
(62855)
经济(62814)
管理(33309)
(31799)
(29968)
企业(29968)
方法(20461)
数学(18110)
数学方法(18060)
(15624)
地方(15142)
(12105)
财务(12094)
财务管理(12078)
企业财务(11681)
地方经济(11622)
业经(11482)
中国(10222)
(10052)
(8935)
(8826)
(8308)
(7316)
(6855)
体制(6594)
环境(6582)
经济学(6555)
(6485)
金融(6485)
(6450)
机构
学院(129030)
大学(127804)
(67476)
经济(66419)
管理(51523)
理学(44320)
理学院(43937)
管理学(43556)
管理学院(43308)
研究(42648)
中国(34506)
(31136)
(25049)
财经(24537)
(22170)
经济学(21693)
科学(21549)
(20849)
经济学院(19191)
(18902)
中心(18653)
研究所(18352)
财经大学(18135)
商学(16048)
商学院(15894)
北京(15888)
(15378)
(14898)
(14839)
业大(14401)
基金
项目(76723)
科学(61614)
基金(57750)
研究(56627)
(48744)
国家(48354)
科学基金(42922)
社会(39833)
社会科(37963)
社会科学(37953)
基金项目(30397)
(29461)
自然(26190)
自然科(25589)
自然科学(25584)
教育(25334)
自然科学基金(25175)
资助(23919)
(23324)
编号(21232)
(17631)
重点(17067)
(16980)
成果(16910)
国家社会(16816)
(16080)
人文(15984)
教育部(15970)
(15340)
经济(15210)
期刊
(83692)
经济(83692)
研究(43091)
(27591)
管理(22474)
中国(21723)
科学(15099)
学报(14720)
经济研究(14654)
(14541)
金融(14541)
(14206)
财经(13915)
(11999)
大学(11970)
学学(11706)
业经(11655)
技术(10943)
问题(10140)
农业(9083)
技术经济(8680)
(7628)
财会(7563)
世界(7336)
国际(7138)
统计(7117)
经济管理(6955)
商业(6845)
会计(6695)
经济问题(6545)
共检索到203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远鹏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一直处于繁荣阶段,无论是GDP增长率还是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都在逐步提高,而此时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却在一直下滑,本文将此称为经济周期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背离之谜。我们以1996年到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首先发现造成上市公司这十年来业绩滑坡的根源在于IPO时的利润操纵,只不过是带着面纱的IPO后业绩下滑。其次我们控制了IPO效应后,进一步发现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和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是一致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会福  
文章选择了经济回归分析领域中常见的混合模型和随机混合模型作为基本的分析工具,选择了从1996年到2009年的中国GDP增幅数据代表国家宏观经济运行,选择了从1996年到2009年的上市公司资产收益率(ROA)均值代表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对二者开展了实证分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江龙  刘笑松  
本文以中国第十轮经济周期(2000~2009年)为研究背景,通过对1184家上市公司8718个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检验了宏观经济因素对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本文的实证证据表明,相对于经济繁荣时期,公司在经济衰退时期具有更高的现金持有水平,并且民营公司的现金持有量显著高于国有公司。同时,在经济衰退时期,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现金积累倾向。实证证据不能支持如下假设,即在经济衰退时期,融资约束公司比非融资约束公司具有更高的现金积累倾向。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政府部门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和决策指导能力,有利于企业把握宏观经济发展规律,科学制订并合理实行现金持有政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武朝  
本文研究了企业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周期性和非周期性行业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检验我国A股上市公司在2000-2011年间经济周期收缩期和扩张期周期性与非周期性行业公司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绝对值的差异,发现,周期性行业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总体上大于非周期性行业;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大于扩张期,但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周期性行业公司导致的:非周期性行业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与经济扩张期并无显著差异,而周期性行业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显著大于经济扩张期。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在研究盈余管理时,应考虑控制周期性行业与非周期性行业之间,以及经济周期不同阶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贾明琪  严燕  辛江龙  
本文以中国第十轮经济周期和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周期为背景,利用224家上市公司2 464个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2000-2010年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周期性对公司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对经济繁荣时期,上市公司在经济衰退时期具有更高的技术创新水平;相对非周期性行业,上市公司在周期性行业具有更高的技术创新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在经济紧缩期高于扩张期是由于周期性行业公司所导致的;国有上市公司由于融资易得性较民营上市公司有更高的技术创新水平,政府应选择经济萧条期对民营企业提供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以弥补其研发资金的不足,提高其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江龙  宋常  刘笑松  
本文以2000-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目标资本结构调整行为,研究了经济周期环境对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不同经济周期环境下不同融资约束状况公司的融资方式选择。实证证据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着明显的资本结构调整行为,不同经济周期环境下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具有非对称性,融资约束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呈顺周期性变化,非融资约束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呈逆周期性变化,并且经济周期波动对非融资约束公司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生  曾亚敏  
利用2000年—2008年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会出现会计业绩与市场业绩相背离的现象,即市场业绩折价而会计业绩溢价。这种业绩背离的现象可能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结果。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武朝  
盈余管理不仅与审计意见、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及内部控制等有关,而且,盈余管理程度也是衡量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研究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及行业景气度不同时,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通过检验我国A股上市公司在2000—2011年间经济周期收缩期和扩张期,以及行业景气度高与行业景气度低时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绝对值的差异,本文发现,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大于扩张期,在行业景气度高时大于行业景气度低时。进一步,无论在经济收缩期还是扩张期,盈余管理程度都在行业景气度高时大于行业景气度低时;盈余管理程度在宏观经济收缩期且行业景气度低(高)时大于宏观经济经济扩张期且行业景气度低(高)时。本文的研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红伟  杨琨  向玉冰  
本文从中国经济现状出发,尝试在代表性企业跨期生产模型上,首次提出用生产资产比来考察宏观经济周期和企业生产对股票资产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生产资产比反映了代表性企业根据时变预期收益率做出的生产决策,预期收益率是由宏观经济周期所决定。第二,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期间,沪市上市公司的生产资产比和股指收益率呈现出慢涨急跌的均值回归特征,两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第三,生产资产比滞后一期和四期对股指收益率具有较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说明企业生产提供股票价值中枢,生产资产比间接测度企业的预期收益率,能显著预测股指收益率对价值中枢的短期偏离程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红伟  杨琨  向玉冰  
本文从中国经济现状出发,尝试在代表性企业跨期生产模型上,首次提出用生产资产比来考察宏观经济周期和企业生产对股票资产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生产资产比反映了代表性企业根据时变预期收益率做出的生产决策,预期收益率是由宏观经济周期所决定。第二,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期间,沪市上市公司的生产资产比和股指收益率呈现出慢涨急跌的均值回归特征,两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第三,生产资产比滞后一期和四期对股指收益率具有较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说明企业生产提供股票价值中枢,生产资产比间接测度企业的预期收益率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罗时空  龚六堂  
由于存在金融摩擦,企业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决策可能会随着经济周期而改变。截至目前尚没有一个公认的理论可以对企业融资的经济周期性,特别是股权融资的经济周期性做出肯定的理论预测。因此,有必要从实证的角度为符合中国特征的宏观不完全金融市场模型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微观实证基础。出于这一目的,我们根据实际经济周期文献的习惯采用H-P滤波得到的实际GDP周期项作为宏观经济波动的度量,从面板数据分析和加总数据分析两个方面考察了中国A股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不包含IPO)行为的经济周期性,得到基本一致的结论。整体样本的研究显示,债务融资量和股权融资量均呈现顺经济周期性(Pro-cyclical)。因为企业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洋  邹静娴  
本文试图在生命周期假说的框架下解释Gourinchas&Jeanne(2013)所提出的"配置之谜",即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增长率越高的国家越倾向于输出资本,而不是像经典理论所预测的那样,吸收资本。在两期世代交叠模型的转移路径上,封闭条件下增长率越高的国家拥有更高的过度资本供给,因而,增长率越高的国家的本国利率水平越低。这样,在开放条件下,资本将从增长更快的国家流出。但这一关系会受到金融发展程度以及贸易伙伴国的增长率的影响,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发达国家中不存在配置之谜。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住贸易伙伴国的加权增长率后,理论模型的结论不仅在包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全样本中成立,而且在发达国家的子样本...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啸  刘伟  
本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自1998年编报现金流量表以来,总体上呈现现金流与净利润背道而驰的发展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会计稳健程度的提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挤干业绩水分”现象,另一方面也归功于经营现金流与净利润的差异——应计项目包含了较多非持续性因素。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陈一博  宛晶  
采用2006~2011年的数据,对A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与实际GDP同比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A股平均滚动市盈率与M1同比增长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周期由经济周期决定,估值波动周期由货币供给周期决定,"经济周期——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周期"三者之间形成的动态循环是A股市场周期波动的内在驱动力。利用经济周期各个阶段中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变化分别对上市公司盈利、估值的影响,构建了一个A股市场周期波动的解释框架,并运用该框架较好地解释了2006~2011年A股市场两轮牛熊市的形成机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勇  王满仓  
基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实际,本文将我国的经济周期以产业为依据理解为体制性波动和市场性波动的综合效应。根据改进的KorenandTenreyro(2007)分解方法将我国的地区经济周期从体制性波动、市场性波动和其他波动三个方面进行分解。分解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周期呈现出市场性波动不断增强和体制性波动不断减弱的长期趋势;东部地区的市场性波动要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市场性波动,中西部地区的体制性波动要显著大于东部地区的体制性波动。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本身是我国地区经济周期差异化的重要原因,稳步推进区域市场化,培育完善、健全的全国性统一市场机制是实现我国经济周期"高位收敛"的必由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