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39)
2023(17638)
2022(15152)
2021(14213)
2020(11909)
2019(26972)
2018(26472)
2017(50074)
2016(26634)
2015(30245)
2014(29885)
2013(29211)
2012(26896)
2011(24222)
2010(24510)
2009(23240)
2008(22653)
2007(19824)
2006(18037)
2005(16873)
作者
(73843)
(61891)
(61237)
(58764)
(39329)
(29315)
(28094)
(23677)
(23651)
(22212)
(21137)
(20824)
(19624)
(19509)
(19233)
(19113)
(18125)
(17759)
(17750)
(17739)
(15459)
(14789)
(14776)
(14246)
(13952)
(13803)
(13745)
(13481)
(12333)
(11911)
学科
(119761)
经济(119608)
管理(84673)
(75363)
(64604)
企业(64604)
方法(46559)
数学(40590)
数学方法(40010)
(34553)
(31419)
中国(31387)
(28382)
(26699)
银行(26553)
业经(25924)
地方(25920)
(25069)
(22176)
财务(22094)
财务管理(22041)
(22020)
(21361)
金融(21357)
企业财务(20991)
(19103)
(18962)
贸易(18938)
农业(18508)
(18338)
机构
大学(372492)
学院(371170)
(159815)
经济(156511)
管理(143738)
研究(124523)
理学(121267)
理学院(119969)
管理学(117989)
管理学院(117255)
中国(103690)
(80519)
(77882)
科学(69904)
财经(61859)
(60785)
中心(60553)
(58854)
(55915)
研究所(53735)
(53582)
经济学(49859)
北京(49067)
业大(47937)
(47838)
师范(47409)
(46978)
财经大学(45830)
(44703)
经济学院(44411)
基金
项目(237289)
科学(188617)
研究(177879)
基金(174043)
(149145)
国家(147897)
科学基金(128922)
社会(115491)
社会科(109490)
社会科学(109466)
(91622)
基金项目(90830)
教育(82762)
自然(81079)
自然科(79208)
自然科学(79190)
自然科学基金(77761)
(76508)
编号(72681)
资助(71146)
成果(60539)
重点(53453)
(53139)
(50616)
课题(49677)
(49270)
国家社会(48190)
(47769)
教育部(46923)
创新(46198)
期刊
(186429)
经济(186429)
研究(120165)
中国(79721)
(67186)
管理(56858)
学报(51075)
(50749)
金融(50749)
(48988)
科学(47921)
教育(40595)
大学(40115)
学学(37288)
技术(34049)
财经(32362)
农业(31280)
经济研究(30050)
业经(28353)
(27817)
问题(23576)
图书(20658)
理论(20231)
(19734)
技术经济(18474)
国际(18049)
实践(18009)
(18009)
财会(17580)
统计(17453)
共检索到596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宋京津  
经济后果是信息和信息披露的固有属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对该信息的规范者、提供者与使用者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信息规范者应以投资者利益保护为导向,出台相关披露制度;上市公司应明确披露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是对投资者负责任的一种行为,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投资者会根据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质量来调整要求的资本成本,促成公司之间的竞争;市场监管者应重点关注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方面的质量特征,进行实质性监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红星  孙翯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为契机,利用2006年年报资料,对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及其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沪市上市公司未按照《指引》的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和公司治理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较多,详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较少;在海外上市、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较大、外部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控制人为国有和规模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有较强的动机披露内部控制情况的信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俊  
文章以上市银行业2012年年度报告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针对我国上市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展开研究,发现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披露形式、内容以及监管制度上存在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法律约束,银行业作为信息披露的主体在信息披露方面动力缺失,内外监管不到位。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基本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伟  金微微  
一、引言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事件的不断出现使上市公司的信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早在1992年,COSO委员会就建议,由管理当局或其指定人员定期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同时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的审核报告。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国会于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开始强制披露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发展晚于英美,2006年上交所、深交所分别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丽萍  赵丽萍  
2014年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新增了离职后福利概念,首次规范了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通过分析90家两地上市公司2013~2015年年报中离职后福利的披露情况,发现存在披露不完善和不规范的问题,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准则执行力度弱。结合离职后福利的经济后果,发现设定受益计划对企业、职工、债权人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都有很大的正面效应。但是设定受益计划中企业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和风险,建议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建立设定受益计划,实行混合型福利政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丽萍  赵丽萍  
2014年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新增了离职后福利概念,首次规范了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通过分析90家两地上市公司20132015年年报中离职后福利的披露情况,发现存在披露不完善和不规范的问题,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准则执行力度弱。结合离职后福利的经济后果,发现设定受益计划对企业、职工、债权人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都有很大的正面效应。但是设定受益计划中企业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和风险,建议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建立设定受益计划,实行混合型福利政策。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赵彦锋  汤湘希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最大亮点是适度、谨慎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在基本准则下对公允价值进行定义,在21项具体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经过两年的实施,总体情况良好,但是也存在公允价值的确定不规范、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以及业绩影响的行业特征显著等问题。鉴于此,应从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应用指南、引导主体做好主业、协调监管与公允价值信息关系等方面完善公允价值计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方红星  孙翯  金韵韵  
本文利用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度报告中自愿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相关数据,立足于公司特征和外部审计角度,针对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总体水平较差,但在2003—2005年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与是否在海外交叉上市、是否聘请"四大"进行外部审计、资产总规模、资产净利率、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总人数的百分比显著正相关,与外部审计意见类型显著负相关,与监事会规模、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及样本年度正相关;在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的因素中,是否海外交叉上市、独立董事占董事总人数百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勋  王雨晨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于提高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发展能力的认识程度具有参考价值,也能够发挥向外部利益相关者传递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的信号传递作用。本文以银行、证券、保险类上市金融企业为代表,以2011~2013年年度报告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数据来源,围绕信息披露依据、位置与内容对上市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做出评价,进而提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完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青云  王建玲  
本文以沪市844个公司披露的2008和2009年年度报告为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状况进行研究。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总体上处于低水平阶段,政府控制型企业与环境敏感型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数量均高于非政府控制型企业与环境不敏感企业,强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在2009年的表现比2008年要差,但是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数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劭堃  
本文对我国2006年沪市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仍存在不足,仅有部分公司的董事会出具关于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也只有很少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关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评估报告,而且披露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同时还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公司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秋敏  
本文对上市银行2001-2006年度财务报告中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信息披露中存在诸多问题,提出从完善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外部边界入手,包括规范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以及要求在年报中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建议,以提高和完善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享  
我国自2001年起要求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内控信息仅限于监事会对公司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内控制度发表独立意见(以下简称监事会意见),由于这项披露是作为公司依法运作情况的一个内容要点来对待的,作用极为有限。2006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发布《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年报通知》),要求上市公司在2006年年报的"重要事项"部分,说明公司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情况(以下简称内控情况说明),并鼓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庆玲  
本文对近年国内外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内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集中体现在会计信息质量、资本成本、市场反应、投资者信心以及审计反应等方面。我国内部控制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文献日渐丰富,实证研究占较大比例,但相比国外研究,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差距,这与我国内部控制建设起步较晚的大环境有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艳  董美霞  武鸿菲  胡晓云  
2009年1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要求:"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和整改情况,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据以披露内部控制评价信息。"基于信号理论,披露内控评价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