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2)
- 2023(15189)
- 2022(12468)
- 2021(11679)
- 2020(9618)
- 2019(21579)
- 2018(20989)
- 2017(39328)
- 2016(20916)
- 2015(23697)
- 2014(23357)
- 2013(23247)
- 2012(22241)
- 2011(20594)
- 2010(21023)
- 2009(20055)
- 2008(19054)
- 2007(17422)
- 2006(16096)
- 2005(14942)
- 学科
- 济(108354)
- 经济(108248)
- 业(57587)
- 农(50920)
- 管理(50900)
- 企(35312)
- 企业(35312)
- 中国(34958)
- 方法(34371)
- 农业(34017)
- 数学(30232)
- 数学方法(29915)
- 融(27996)
- 金融(27989)
- 地方(27073)
- 银(26360)
- 银行(26330)
- 行(25580)
- 业经(25562)
- 制(22748)
- 财(21888)
- 学(21132)
- 贸(18722)
- 贸易(18704)
- 易(18230)
- 体(16977)
- 发(15881)
- 地方经济(13888)
- 环境(13833)
- 策(13802)
- 机构
- 学院(307136)
- 大学(306233)
- 济(142181)
- 经济(139426)
- 研究(117118)
- 管理(108702)
- 中国(96712)
- 理学(91766)
- 理学院(90711)
- 管理学(89157)
- 管理学院(88615)
- 农(68178)
- 科学(67211)
- 京(66112)
- 财(63810)
- 所(59848)
- 中心(54487)
- 研究所(53815)
- 农业(52242)
- 财经(49529)
- 业大(47767)
- 江(47657)
- 经济学(45551)
- 经(45050)
- 北京(42272)
- 经济学院(40817)
- 院(40809)
- 范(40646)
- 师范(40227)
- 州(37579)
- 基金
- 项目(194736)
- 科学(152855)
- 研究(145904)
- 基金(142095)
- 家(124453)
- 国家(123316)
- 科学基金(103482)
- 社会(96085)
- 社会科(90752)
- 社会科学(90733)
- 省(74373)
- 基金项目(73286)
- 教育(64524)
- 自然(61826)
- 划(61789)
- 自然科(60402)
- 自然科学(60383)
- 自然科学基金(59302)
- 编号(58395)
- 资助(58274)
- 成果(48956)
- 发(44678)
- 部(44285)
- 重点(44191)
- 国家社会(41554)
- 课题(41244)
- 创(39542)
- 性(38071)
- 教育部(37761)
- 中国(37262)
- 期刊
- 济(171557)
- 经济(171557)
- 研究(99769)
- 中国(72246)
- 农(71449)
- 学报(50917)
- 农业(47985)
- 财(47557)
- 科学(46610)
- 融(45317)
- 金融(45317)
- 大学(39988)
- 管理(39333)
- 学学(37887)
- 教育(31564)
- 业经(29049)
- 经济研究(26899)
- 财经(26146)
- 技术(25658)
- 业(23426)
- 问题(23077)
- 经(22804)
- 世界(20014)
- 贸(18476)
- 版(17004)
- 国际(16968)
- 农村(16358)
- 村(16358)
- 技术经济(16183)
- 经济问题(15458)
共检索到500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喜梅 彭建刚
本文尝试引入系统隐功能的概念,对经济变迁中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进逻辑重新进行了解释,认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虽然存在资源配置等显功能的不足,但其支持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成功转轨的隐功能明显,两相权衡,中国农村金融还是有效的。按此思路,今后农村金融的改革也要综合考虑其显功能和隐功能,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显功能 隐功能 演进逻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志道
本文在剖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基础上,对造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原因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认为长期指导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的“机构观”已经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不相符:中国农村金融领域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金融机制。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应以“金融功能观”为理论指导,注重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的协调,着力推进农村资本市场,完善农村金融竞争机制。
关键词:
构建 金融功能观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纪月清 刘迎霞 钟甫宁
本文对2003—2007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了解释。通过建立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求模型,本文认为农民工供给增速减慢是2003—2007年农民工工资水平上升、农民工数量增速减慢的主要原因。本文还从迁移成本的角度对农民工供给增速减慢进行解释,认为2003—2007年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农村居民心理评价也随之提高、外出打工时家人离别的心理成本增加是农民工与农业劳动力工资差距扩大而农民工供给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家庭搬迁 外出打工 迁移成本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耀军
按照金融功能观,资金配置是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功能。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未能有效地发挥资金配置功能,是因为过去的农村金融改革主要遵循金融机构观。金融机构观使得农村金融体系不能适应外部环境,从而也就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功能观 配置功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睿
农村金融改革不仅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中。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重构,关系到亿万农民的民生大计,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文从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功能作用的角度,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结构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立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非正式金融主导,变为正式金融主导,由传统的民间自发和社会主导,迅速转变为行政主导;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又经历了由行政主导到市场主导的改革进程。本文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之谜",即为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金融迅速发展,而农村分享较少,基本金融服务依然缺乏?对此问题,本文探究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政治经济逻辑,从系统层面对改革过程做历史与政治经济分析,并对改革策略和计划做出评估。本文认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逐渐从行政主导下的行政捕获,走到了市场主导下的市场抽取:在行政主导时期,金融机构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建设扮演储蓄动员机器角色;在市场主导时期,市场体系继续将农村资金抽取到利润更丰厚的城市和工业部门。行政捕获和市场抽取的交替变化,使得农村一直未得到金融自主权,带来了持续多年的选择性信贷政策和金融抑制。当国内资金供求形势由短缺走向过剩后,国家开始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方向性转变的系统改革,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依次实施,意图将汲取之手转为帮助之手,重振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然而,国家的支农政策依然受到市场主导的妨碍。利用并跳出"政府-市场"的两只手逻辑,引入"政府-市场-社会"的大三角逻辑,才能系统地整合正式和非正式金融,构建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社会金融三者协调的农村金融新格局,促进城乡金融均衡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桂堂 闫盼盼 董薇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变迁,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供给不是随之增长,反而趋于相对萎缩的态势,说明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依然存在缺陷,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制度层面分析,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单纯性机构扩张是其与农村经济发展体系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改革深化路径应当是功能优先与协同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缺陷 制度变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勇
在传统时代,江西农村金融体系主要以非正式金融为主。民国以降,随着现代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推动,江西农村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迅速。与之相比,传统的主要金融机构钱庄与典当因受战乱和经济萧条影响而衰落。近代江西农村金融体系的转型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交织的产物,同时还与北伐、苏区革命与"剿匪"等事件密切相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威 张婷婷
农村金融体系的负效应对农村金融系统的区域性制约产生了非农业化和非农村化诸多问题,农村金融需求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程度也逐渐趋低。本文针对农村金融体系在区域性农村金融系统中的制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功能性制约,指出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支持的需要发育出一些新的金融组织机构,并且要对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某些功能进行强化或弱化以适应城乡协调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区域性功能应当内在统一于农村区域金融资源系统,而不是截然割裂。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功能性制约 制约效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德强
本文以孟加拉国、印度、美国、法国、日本的农村金融发展为例,探讨各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并在充分借鉴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在新形势下,中国农村金融必须做好组织体系、金融体制和金融产品等方面的创新工作,不断构建和谐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 发展经验 发展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丽明
农村金融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主要的困扰来自于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特点和商业化运作要求实现可持续之间的矛盾,这当中也受到了各国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和外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瑞珍 刘淑贞
Research on Perfecting the Agricultural Policy-finance Service Function of ADBCXIA Wenchao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orient reform of the circulation of grains in the mainly selling area, the grain safety construction and agricultur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need a new requirement ...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立 周向阳
1978年以来,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形成并演化。其形成与演化的逻辑,与政府主导的基本体制背景和资金由缺转余的基本经济背景有关。1996年之前,资金的短缺,使得政府的金融控制,主要着力于动员资本。面向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扮演着储蓄动员机器的角色,以获取城市和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短缺要素——资本。国家工业化和地方政府间的经济竞争,推动了金融分割以及正式、非正式农村金融体系水平竞争格局的形成。行政抽取机制的存在,使得"资金离农"和"机构离农"成为必然。1996年后,资金供求形势逆转,由短缺走向过剩,出现了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悖论,使得各种类型意图支农的政策安排相继出现,一个垂直合作的农村金融体系正在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