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1)
- 2023(17131)
- 2022(14792)
- 2021(13785)
- 2020(11276)
- 2019(25988)
- 2018(25808)
- 2017(49529)
- 2016(26725)
- 2015(30172)
- 2014(30167)
- 2013(30219)
- 2012(28174)
- 2011(25549)
- 2010(25784)
- 2009(23719)
- 2008(22942)
- 2007(20364)
- 2006(18213)
- 2005(16523)
- 学科
- 济(126324)
- 经济(126205)
- 管理(72125)
- 业(68849)
- 企(54247)
- 企业(54247)
- 方法(47132)
- 数学(40550)
- 数学方法(40172)
- 中国(33348)
- 地方(32586)
- 农(32261)
- 学(27215)
- 业经(26556)
- 财(25644)
- 农业(22138)
- 制(21209)
- 贸(19910)
- 贸易(19891)
- 易(19068)
- 环境(18504)
- 融(18431)
- 金融(18427)
- 银(18309)
- 银行(18266)
- 地方经济(18001)
- 和(17735)
- 理论(17693)
- 行(17610)
- 技术(16328)
- 机构
- 大学(384771)
- 学院(383066)
- 济(159848)
- 经济(156393)
- 管理(147566)
- 研究(137907)
- 理学(126076)
- 理学院(124527)
- 管理学(122530)
- 管理学院(121845)
- 中国(104169)
- 京(85211)
- 科学(84490)
- 财(71263)
- 所(70259)
- 农(64817)
- 研究所(63662)
- 中心(61867)
- 江(57619)
- 业大(57065)
- 财经(56334)
- 北京(54994)
- 范(52866)
- 师范(52396)
- 经(51084)
- 农业(50332)
- 院(49767)
- 经济学(48196)
- 州(47001)
- 经济学院(42993)
- 基金
- 项目(254997)
- 科学(200134)
- 研究(187104)
- 基金(183942)
- 家(160393)
- 国家(158997)
- 科学基金(135941)
- 社会(117704)
- 社会科(111342)
- 社会科学(111312)
- 省(99007)
- 基金项目(98099)
- 自然(87905)
- 自然科(85790)
- 自然科学(85772)
- 教育(84655)
- 自然科学基金(84219)
- 划(83915)
- 编号(76587)
- 资助(74930)
- 成果(62237)
- 发(58226)
- 重点(57172)
- 部(55675)
- 课题(53231)
- 创(52426)
- 创新(48904)
- 科研(48100)
- 国家社会(48053)
- 教育部(47578)
- 期刊
- 济(189185)
- 经济(189185)
- 研究(120308)
- 中国(80816)
- 学报(60333)
- 农(59344)
- 科学(57067)
- 管理(55225)
- 财(53135)
- 大学(45273)
- 教育(43246)
- 学学(42389)
- 农业(40674)
- 融(37495)
- 金融(37495)
- 技术(33414)
- 经济研究(30243)
- 业经(30177)
- 财经(28139)
- 问题(24386)
- 经(24192)
- 业(21344)
- 图书(20689)
- 技术经济(19610)
- 理论(18748)
- 资源(18473)
- 贸(17796)
- 科技(17747)
- 现代(17644)
- 商业(17527)
共检索到591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诸培新 任艳利 曲福田
研究目的:以南京市为例,研究耕地的非市场价值及城乡居民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条件价值法,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南京市耕地的非市场价值为504087.92万元,单价为20760.59元/hm2;(2)57.76%市民和60.32%的农民家庭愿意为耕地非市场价值付费,支付意愿分别为208.33元/户.a和120.26元/户.a;(3)家庭收支水平、年龄、性别、受教育状况、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认知等是影响城乡居民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受家庭支付能力及其在耕地非市场价值方面受到教育的影响,城乡居民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并不高。
关键词:
耕地 非市场价值 支付意愿 条件价值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艳芬
耕地保护对于国家与区域土地利用意义重大,农户作为耕地利用与保护的最直接参与者,其对耕地价值的认知及其保护意愿直接影响当地政府耕地保护政策的落实与实施效果。该研究以广州市近郊番禺区为例,通过467户农户调研数据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农户耕地价值认知水平及其保护意愿,认为:农户对耕地价值认知的不完全会影响农户耕地保护的热情及积极性,番禺区农户对耕地保护行为响应较低,仅有31.26%的农户愿意响应耕地保护支付行为,该部分农户完全接受劳动支付方式,但对货币支付方式却不完全认同,其中劳动支付均值为2.5天(户·年),货币支付均值为10.6元/(户·年)。研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户耕地保护支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杜丽永 蔡志坚 杨加猛 蒋瞻
条件价值法调查中会有相当比例的受访者不愿意支付费用,对这部分群体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到价值评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南京市居民对长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为例,采用双边界两分式问卷调查获取1 403份有效样本。分析了忽略零响应问题的传统模型所造成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估算偏差,并采用Spike模型对WTP估算进行了校正。结果显示:若直接删除零响应样本,中位数WTP在359~396元/(户.a)之间;而将零响应的实际支付用接近零的正数进行替代,得到的中位数WTP在154~208元/(户.a)之间。根据Spike模型,将真实零响应样本纳入分析后,得到的WTP估算结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贤金
农用地估价必须遵循先定级,再估价,先分区,再估价的技术路线,其程序为:农用地分等定级及价格区划→农用地基准地价测算→农用地宗地价格测算→农用地估价成果分析、整理。农用地估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估价目的及资料信息、地类等加以确定。以南京市为例,测算了该市耕地资源价值量。
关键词:
农用地估价 技术路线 方法 南京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凌霄 徐锐钊 王二朋
以环境友好型青菜为例,根据对南京超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通过假想价值评估法(CVM),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环境友好型农产品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对环境友好型农产品持肯定态度且愿意购买;消费者对环境友好型农产品的平均支付意愿为42%;消费者对环境友好型农产品的态度、感知的可获性、感知效用、年龄和收入等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政府可以通过推动消费者树立环境友好观念,保证环境友好型农产品价格合理,提供购买环境友好型农产品便捷渠道等措施推动环境友好型农产品消费。
关键词:
环境友好 支付意愿 影响因素 CVM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舒帮荣 刘友兆 陆效平 沈春竹 何守春
评价指标体系是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难点,正确选择评价理论与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正确认识耕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及制定相应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文章引入能值理论,在传统评价方法基础上对耕地利用中物流、能流等以太阳能值为统一衡量标准,建立新的指标体系,并对南京市1995~2004年的耕地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南京市耕地利用是向可持续方向发展的,且其可持续利用经历了两个阶段:①1995~1998年可持续性下降阶段,综合系数从1995年的1逐渐下降到1998年的0.957 0;②1998~2004年可持续性上升阶段,综合系数逐年上升到2004年的1.112 3。与传统评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琳 欧阳志云 段晓男 王效科
本文运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中支付卡式和二分式两种问卷格式,对北京市居民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支付意愿进行研究。支付卡式问卷和双边界二分式的有效问卷分别为350份和250份。支付卡式问卷调查分析得到平均支付意愿为13.90元/户.月,二分式问卷的调查结果为18.99元/户.月。由支付卡问卷结果得到北京市居民20年总支付意愿为41.63×108元;二分式问卷则为184.7×108元,后者是前者的4.57倍。支付卡式问卷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户均月收入和文化程度;二分式问卷结果的主导因子是户均月收入。考虑到二分式问卷比支付卡式问卷更能够逼近样本的真实意愿,认为将二分式问卷的研究结果作为北京居民对我国野生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德智 谷甜甜 朱诗尧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参与治理的特点,构建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参与治理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以南京市7个已改造老旧小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参与治理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社区认可、改造项目认知和知觉行为控制通过参与治理态度对居民参与治理意愿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学历越高、居住时间越长,参与治理意愿越强烈,而性别、年龄和月收入水平对其影响不大。研究结果为提升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参与治理意愿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海霞 童菊儿 郑朝洪 徐扬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变化较为显著,研究该地区耕地变化的趋势与驱动机制,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绍兴市作为典型案例,探寻该市耕地数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将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揭示该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绍兴市耕地数量变化的时空特征显著,耕地呈现逐年减少的总体趋势;耕地减少以建设占用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为主,以基本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和人们生活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主要动因。研究结果可为绍兴市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促进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驱动因子 主成分分析 绍兴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膑莲 翟国方 何仲禹 范晨璟
引入住房与交通可支付能力的创新方法,对南京市中心城区的住房与交通综合负担展开研究,将住房类型分为三类,在交通成本的计算过程中纳入广义的时间成本概念,并通过可达性分析和交通调查两种不同方式获取交通成本数据,从排除家庭选择影响和实际家庭选择倾向两个不同方面,对南京市的住房综合负担展开研究。并首次对中美综合负担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发现中美负担能力在"中心—边缘"空间结构中的格局差异。最后根据综合负担研究结果,分别从居民和城市政府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
住房负担 交通负担 住房与交通可支付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江冲 金建君 李论
我国耕地资源快速减少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耕地资源价值的认识不清。为完善土地补偿制度,提高人们的耕地保护意识,本文以浙江省温岭市为例,采用条件价值法对耕地保护的非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温岭市居民已认识到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存在,城市居民对耕地保护非市场价值的认知较农村居民深刻;城、乡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500.18元(/户·a)和193.53元(/户·a),城市居民的平均支付意愿显著高于农村居民;2010年,温岭市耕地保护的非市场价值为16.75×108元,单位非市场价值为5.16×104元/hm2,可见,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是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耕地功能的认知是影响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江冲 金建君 李论
我国耕地资源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忽略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文章通过对浙江省温岭市694户居民家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从耕地资源功能和环境资源价值两个角度,分析公众对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认知程度;从耕地资源破坏、耕地保护责任与目的、耕地补偿标准等方面,分析公众对耕地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的认知程度。研究表明,公众的耕地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对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认知仍存在不足和误区;城市居民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居民。通过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职业和是否参加过环保活动是影响公众对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对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宣传力度和环保...
关键词:
耕地资源 非市场价值 认知 温岭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云鹤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资源紧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难度非常大。人口增加,居住及配套建设用地必然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展和经济总量的提高,必然伴随建设用地规模的适度扩张。因而,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在经济发达地区如何实现耕地总量动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玲 望晓东
耕地资源具有多重生态服务价值,对其定量评估,可为耕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测算提供依据。以武汉市为样本区域,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市民和农民两类样本,调查居民对耕地生态服务价值的认知程度、支付态度及意愿支付额,为价值评估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农民的认知程度显著低于市民;80%的市民和65%的农民有支付意愿;市民和农民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148.36元/年和100.20元/年。因此应加大相关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认知程度;完善耕地保护与补偿的长效机制,使耕地外在生态价值内在化。
关键词:
耕地 生态服务价值 认知 支付意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伯华 窦银娣 刘沛林
本文利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以欠发达地区红安县9个村12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农户人居环境建设的支付意愿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Logit回归模型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支付意愿较低,59%的农户表示愿意支付,平均支付额度为79.2元;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农户收入结构、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户人居环境意识、农户人居环境现状评价等;根据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特征分析可见,提高农户非农收入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在动力,完善政府职能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