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59)
- 2023(19772)
- 2022(16996)
- 2021(15642)
- 2020(12842)
- 2019(29615)
- 2018(29296)
- 2017(55694)
- 2016(30018)
- 2015(33720)
- 2014(33748)
- 2013(33418)
- 2012(31272)
- 2011(28360)
- 2010(28673)
- 2009(26279)
- 2008(25353)
- 2007(22446)
- 2006(20119)
- 2005(17797)
- 学科
- 济(139703)
- 经济(139563)
- 管理(80874)
- 业(79333)
- 企(61691)
- 企业(61691)
- 方法(54789)
- 数学(47330)
- 数学方法(46745)
- 农(42057)
- 中国(37365)
- 地方(34844)
- 业经(30881)
- 学(30013)
- 财(30011)
- 农业(28161)
- 贸(25337)
- 贸易(25319)
- 易(24500)
- 制(23146)
- 理论(20334)
- 环境(20232)
- 融(19545)
- 金融(19542)
- 和(19440)
- 银(19308)
- 银行(19262)
- 技术(18687)
- 行(18554)
- 地方经济(18543)
- 机构
- 大学(430858)
- 学院(430106)
- 济(179490)
- 经济(175722)
- 管理(165745)
- 研究(151698)
- 理学(142599)
- 理学院(140895)
- 管理学(138344)
- 管理学院(137568)
- 中国(113411)
- 科学(93461)
- 京(93000)
- 财(80175)
- 所(76450)
- 农(74635)
- 研究所(69481)
- 中心(68892)
- 江(67144)
- 业大(64811)
- 财经(63305)
- 范(58856)
- 北京(58456)
- 师范(58256)
- 经(57542)
- 农业(57256)
- 院(55017)
- 经济学(54889)
- 州(52319)
- 经济学院(49114)
- 基金
- 项目(291548)
- 科学(229438)
- 研究(212699)
- 基金(211275)
- 家(184277)
- 国家(182706)
- 科学基金(156780)
- 社会(134960)
- 社会科(127680)
- 社会科学(127648)
- 省(114023)
- 基金项目(111819)
- 自然(101301)
- 自然科(98908)
- 自然科学(98885)
- 教育(97176)
- 自然科学基金(97076)
- 划(95638)
- 资助(86604)
- 编号(86363)
- 成果(69887)
- 重点(65664)
- 发(65530)
- 部(64039)
- 课题(60046)
- 创(59881)
- 创新(55922)
- 国家社会(55614)
- 科研(55474)
- 教育部(54813)
- 期刊
- 济(207828)
- 经济(207828)
- 研究(130563)
- 中国(88507)
- 农(71309)
- 学报(69106)
- 科学(64281)
- 管理(61740)
- 财(59834)
- 大学(52773)
- 学学(49827)
- 农业(48267)
- 教育(47767)
- 融(39958)
- 金融(39958)
- 技术(38763)
- 业经(34399)
- 经济研究(32702)
- 财经(31338)
- 问题(27139)
- 经(26976)
- 业(23309)
- 图书(21768)
- 技术经济(21761)
- 贸(20575)
- 版(20565)
- 科技(20103)
- 资源(20012)
- 理论(19760)
- 统计(19256)
共检索到653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冬亮 林彩云
研究目的:以福建省晋江市8个村庄为案例研究区,构建宅基地退出推动乡村振兴的理论模型与影响路径,探究经济发达地区宅基地退出如何推动乡村振兴目标实现。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实地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户等不同主体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有不同的行动逻辑,宅基地退出从产业发展、乡村规划、基层治理、分类推进、文化彰显5个方面形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而土地要素激活、人地关系协调、交易费用降低与差异化退出模式的运行机理形成的“内生推力—外源拉力—系统突变力”的作用力,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目标实现。不过,基层政策执行中的偏差与机会主义也会导致治理效能不足。研究结论:未来应从基层治理和乡村规划两方面设计出宅基地盘活利用的整体制度,以更好地激活乡村振兴内在动力,协同推进农村宅基地科学有序退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璐璐 王君也
晋江市是全国33个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试点宅基地制度改革,并且晋江县域经济发达,农民流出和宅基闲置具有东部发达地区的典型特点。本研究以晋江市20个行政村为样本,探索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整理潜力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晋江宅基地整理的潜力来自闲置、一户多宅、面积超标、密度较低、利用强度有待提高、"功能性剩余"六种类型,其原因既暴露了宅基地制度的桎梏,又反映出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的共性,也有晋江独特的历史人文因素的影子。经济发达地区宅基地整理必须明确宅基地占有关系,划出闲置、一户多宅、面积超标部分,估算整理潜力;违规情况区分原因,确定整理等级和整理方式;统一规划布局,依据确定的整理等级,以整理闲置、破旧住宅为突破口,盘活腾退宅基地。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宅基地 宅基地整理 潜力 晋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璐璐
中国正在33个县级单位开展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试点,福建省晋江市是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本文利用实地调查法对晋江市农村宅基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整理潜力来源;运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户均宅基地标准和综合测算法,估算晋江市2020年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大小。研究表明:晋江市的宅基地闲置情况严重,普遍存在一户多宅、宅基地超标的情况,土地集约程度较低,宅基地用途出现"功能性剩余",这正是晋江市宅基地整理的潜力所在,宅基地整理十分必要。经测算,晋江市到2020年,宅基地整理潜力为6 476.81公顷,整理潜力巨大。
关键词:
宅基地 宅基整理 整理潜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秀智 丁锐
在"保护耕地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政策前提下,研究经济欠发达与偏远农村地区宅基地退出机制,对减少"空心村"和提高农民宅基地资产效益,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案例研究和定性分析法,以辽宁、湖南和北京的三个村庄作为案例,分别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农民就业模式、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集体土地产权安排和发展农村特色的角度对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政府财政投入和集体产权设置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主导因素,而农民就业模式、农民土地依赖度和农村发展的地区特色则是关键的微观因素。
关键词:
农村集体土地 宅基地 退出机制 案例研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梁发超 林彩云
开展不同模式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风险评价及其防范对策研究是合理引导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前提条件。基于农户的微观福利视角,构建宅基地退出后的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利用福建省晋江市的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模式下宅基地退出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并提出对应的防范对策。结果表明:晋江市农村宅基地退出主要有指标置换和资产置换两种模式。总体来看,两种宅基地退出模式的综合风险分值均处于中警级别,两种模式对农户宅基地退出都具有比较较大的影响。政策了解程度在两种模式中均处于重警级别,农户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切实保障;家庭日常支出和人均居住面积在资产置换模式下处于重警级别。研究表明,不同模式下宅基地退出的基本动机和政策安排存在差异,使其对农户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因此,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应科学设定补偿标准和范围、规范宅基地退出程序和采取差别化的方式来推动农户参与,进而为农户退出宅基地提供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超 龚泽鹏
宅基地退出是宅基地制度改革重要内容,在盘活闲置资源与促进乡村振兴的同时应关注宅基地退出风险。以四川省温江区、郫都区、邛崃市和泸县为例,采用扎根理论质性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地方政府、村集体和农户收集原始资料,基于三级编码过程系统识别宅基地退出风险,并提出退出风险治理策略。结果表明,宅基地退出主要存在政策实施、文化网络、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居住保障和经济利益风险,城乡二元福利体制、宅基地产权制度模糊、传统文化约束、宅基地退出规划动员特征和利益主体博弈是退出风险生成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对利益主体协调、建立乡村文化保护机制、强化乡村环境治理、构建退出矛盾冲突调解机制、完善退出农户社会保障体系与居住条件、重视退出农户生计收入等措施是治理退出风险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风险识别 风险治理 扎根理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璐璐
契合当下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样本特性,本文以对晋江市807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项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民退出闲置宅基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别反映农户特征、住房使用情况和农民认知程度的变量中,只有家庭收入、是否有其他住房、是否有多处宅基地和房产是否确权四个变量有显著影响,其他的影响因素均不能通过检验。其原因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独有的经济结构、宅基地利用情况、农民大量务工和经营二、三产业的现实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东辉 万子涵 侯美鹏 杜志章
完善农村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是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经过一段时间试点,农村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主要面临着农民腾退意愿不高、村集体回收能力不足以及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推动该机制进一步完善,首先要站稳人民立场,切实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好农民切身利益;再就是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既要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也要防范化解可能由此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此外,还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法规,重点明确宅基地的物权属性和法权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欣 张安录 李超
研究目的:实证分析政府主导宅基地退出的背景下,经济发达地区农户退出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农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上海市郊区愿意将宅基地退出的农户所占比例高达66.91%;根据其作用程度,对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是有无城镇保障、非农收入预期、有无城镇住宅、安置区基础设施状况、补偿合理程度、宅基地区位状况及教育程度。研究结论:在上海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宅基地退出时机比较成熟,农户在退出宅基地后可以获得稳定的社会保障和非农收入,退出意愿较高。因此在宅基地退出的实践中,建议政府首先要充分结合实践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善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栗滢超
基于河南省农村宅基地实地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主要是通过农户家庭特征、宅基地特征、个体特征等方面的传导,对农户收入、就业、生活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其中家庭特征对宅基地有偿退出影响最大,其影响力为0.58;可测指标中,个体特征中的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城市的喜好程度越高与家庭特征中的家庭劳动力结构越偏向非农业、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越低越能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基于此,建议有针对性地依据家庭特征开展农户技能培训,探索分类型、多样化宅基地有偿退出路径;依据区域不同发展水平,分时序推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
关键词:
宅基地 有偿退出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彩云 梁发超
“三权分置”下不同类型村庄如何形成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路径,进而与乡村振兴目标有效衔接是有待探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通过构建多主体赋权与“经济-社会-治理”制度绩效的综合分析框架,选取晋江市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和特色保护类三种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案例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城郊融合类村庄探索出的住房抵押模式,通过使用权财产权能的规模经济效应释放推动村庄更新,并以宅基地功能转型的作用机制形成多产业融合的产业振兴路径;(2)集聚提升类村庄通过“旧村改造”实现环境宜居建设,呈现出地权集体化与共同利益塑造的乡村秩序,形成强组织统合的组织振兴路径;(3)特色保护类村庄基于资源禀赋推进宅基地入市改革,构建的使用权市场交易机制降低了交易费用,并形成“村集体-市场”共建的产业与文化振兴路径。不同类型村庄在内外部要素与制度赋权的互动机制下,构建了差异化的产权配置形式与实施机制,进而形成与乡村振兴目标耦合的盘活利用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安宁 冯健
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安徽阜阳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问卷调查,建立了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公式,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为建立灵活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农户个体偏好和家庭特征不一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较大的差异。(2)农户对城镇生活不确定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关键因素。对就业、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和生活成本的顾虑,使得农户不敢轻易放弃宅基地。(3)农户对宅基地的乡土情结、宅基地资产性价值日益凸显和农户心理预期偏高也是阻碍宅基地退出的因素。在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促进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长效机制,充分了解和尊重农户的个体偏好并分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袁丰 陈江龙 黄天送 郭垚
农村宅基地置换有效协调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兼顾了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本文应用SCM等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方法,在对海门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农民访谈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①农民、村委会和市、县、镇政府之间利益冲突是农村宅基地置换的主要矛盾;②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政府和农民通过交易方式来解决利益冲突,研究区通过以城镇化和项目带动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模式,以及以新农村建设为代表的农民主导政府支持的模式来解决这一矛盾;③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模式下,征地和置换相结合,主要为城市开发提供用地,资金主要由政府筹措,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农民主导政府支持的模式下,资金靠农民自行筹措,置换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今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回首过去,我国的农村改革开启于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展望未来,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部署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出探索宅基地所
关键词:
农村承包土地 重要抓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红梅 段季伟 王克强
研究目的:基于中国宅基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和现行制度及政策,揭示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内涵与实质,梳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相关规定的内在矛盾和各地在实践中的不同做法,分析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制度。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制度有意回避了宅基地继承的明确,不仅法律体系存在内部矛盾,也与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趋势不符。研究结论:中国现行制度没有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做出明确规定,在实践中导致各类损害农民利益事件的发生。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一方面建立宅基地使用权的实物继承和货币继承制度;另一方面,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集体成员...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宅基地使用权 继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