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32)
2023(16361)
2022(14058)
2021(13098)
2020(10840)
2019(24841)
2018(24946)
2017(46908)
2016(25987)
2015(29188)
2014(29721)
2013(29081)
2012(27200)
2011(24815)
2010(25077)
2009(23087)
2008(22456)
2007(19994)
2006(17876)
2005(16124)
作者
(77802)
(64326)
(63955)
(60894)
(41204)
(30953)
(29152)
(25455)
(24679)
(23323)
(21978)
(21899)
(20842)
(20731)
(20044)
(19854)
(19036)
(18937)
(18521)
(18448)
(16417)
(16146)
(15702)
(14870)
(14551)
(14456)
(14387)
(14348)
(13290)
(12839)
学科
(119058)
经济(118940)
管理(72625)
(66105)
(53849)
企业(53849)
方法(45195)
数学(38636)
数学方法(38114)
中国(32412)
地方(29955)
(28688)
(26492)
业经(25316)
(24439)
(20270)
农业(19528)
理论(18980)
(17804)
贸易(17791)
(17775)
银行(17721)
(17578)
(17425)
环境(17424)
金融(17417)
地方经济(17215)
(17096)
(17057)
技术(16382)
机构
大学(371455)
学院(370995)
(149481)
经济(146038)
管理(141711)
研究(133587)
理学(120756)
理学院(119316)
管理学(117147)
管理学院(116489)
中国(99211)
科学(83518)
(81979)
(69108)
(67758)
(63084)
研究所(62662)
中心(59223)
(56695)
业大(55671)
财经(53050)
北京(52809)
(51272)
师范(50739)
农业(49162)
(48903)
(47928)
(46120)
经济学(44124)
技术(41501)
基金
项目(245976)
科学(191131)
研究(180178)
基金(173957)
(152380)
国家(151075)
科学基金(127993)
社会(110962)
社会科(104987)
社会科学(104958)
(97968)
基金项目(91695)
教育(82991)
自然(82747)
(82069)
自然科(80748)
自然科学(80726)
自然科学基金(79221)
编号(74196)
资助(72688)
成果(61341)
(55905)
重点(55370)
(53143)
课题(52916)
(50096)
创新(46739)
科研(46358)
项目编号(45216)
教育部(44975)
期刊
(176918)
经济(176918)
研究(115163)
中国(79543)
学报(60392)
(57636)
科学(54826)
管理(54454)
(51002)
教育(47973)
大学(44957)
学学(42052)
农业(39973)
技术(35320)
(33237)
金融(33237)
经济研究(28284)
业经(28188)
财经(26007)
(22301)
问题(22178)
图书(20831)
(20767)
技术经济(19382)
科技(18044)
理论(17503)
统计(17095)
现代(16677)
(16627)
资源(16371)
共检索到572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明顺  张霞  易荣华  朱婷婷  
宏观质量是反映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程度的指标。本文从竞争质量、民生质量、生态质量三个维度共选取8个指标测度宏观质量指数,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并提出了国际标杆比对法。对我国2005—2010年宏观质量的测评结果表明,与标杆国家水平比对,我国宏观质量呈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但仍处在重增长、轻民生和生态环保的粗放式发展状态。测评和比对的结果与我国及标杆国家2005—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相吻合,说明本文构建的宏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水平判断方法比较客观、科学和具有可操作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冷崇总  
所谓经济发展质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劣程度,即经济内部以及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状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紧迫性的战略任务。任何单一指标都无法对经济发展质量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金叶  许朝凯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中亚国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与我国地缘最近、贸易合作基础最好的国家,其经济发展质量对双方经济合作水平、乃至"一带一路"建设质量均有重要影响。该文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开放性、分享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五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中亚国家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测度。研究表明: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整体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具有较强的资源依赖性,并呈现出对外开放自主性小、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等特点。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深化中国与中亚经济合作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金叶  许朝凯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中亚国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与我国地缘最近、贸易合作基础最好的国家,其经济发展质量对双方经济合作水平、乃至"一带一路"建设质量均有重要影响。该文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开放性、分享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五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中亚国家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测度。研究表明: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整体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具有较强的资源依赖性,并呈现出对外开放自主性小、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等特点。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深化中国与中亚经济合作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章波  黄贤金  
以“3R”原则为指导和出发点,构建了自上而下的树型指标体系(包含目标层-控制层-指标层三层指标体系),并形成了理论指标体系和操作指标体系,分别面向推广应用的理论研究和规划管理。据此,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南通市循环经济规划进行预评价,分析发现:随着循环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南通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将不断提升,但是其提升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是:2002-2007年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延续与改造,因而仍处于相对粗放型的经济发展状态,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是污染减量排放和资源减量化;2008-2010年是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转轨的阶段,此阶段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污染减排和治理;2011...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宏观经济发展统计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  
一、宏观经济发展统计评价的研究目标与准则(一)研究目标建立宏观经济发展统计评价体系的目标之一是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状况,设置宏观经济全方位的可行性定量评定标准,并可进行国际间,地区间总体与项目评价比较研究。目标之二是确立并完善科学规范的统计评价方法。包括确定中、短期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值,总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式与模型和确定评价指标的数量界限,研究综合测算和证实的结果与理论的拟合效果,研究形成统计评价体系规范方法论的可行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明顺  范馨怡  
在对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中,现有文献存在指标选取不充分、有效性实证分析欠缺等问题。文章综合以往研究,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测算"十二五"时期全国及各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并依据相关分析试验证明其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全国及各地区前中期经济发展较快,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但后期发展却存在速度放缓的问题。依据相关权重系数,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城乡结构、增强企业绿色化发展和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方面为"十三五"时期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云云  张新华  李雪辉  
本文将主客观法相结合,依据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从理论上构建一个指标体系框架,结合结构方程和2014—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对理论模型指标体系进行拟合修正,从经济效益、创新发展、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4个维度17个指标来构建相对合理的衡量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物元模型对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借助GIS技术将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可视化处理。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经济发展质量整体处于中低水平,且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质量水平不均衡,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逐渐递减趋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升科  李晗  胡希冀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为评价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适应性,从战略、产业、市场、技术四个维度,以政府部门或职业院校主动公开的可直接获得的数据为基础,设计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可根据评价对象扩展三级指标数量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科学确定各项指标权重,以期客观评价区域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水平,从而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深化办学模式和改革育人机制,最终推动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燕  
论文基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及农户自身经济情况的特点,建立了一套简单易行、可操作性较强的农户信用评价体系。该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利用频率统计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用功效系数法对各个指标的实际值进行同度量处理,最后采用加权平均综合模型计算得出被评价农户的信用得分,作为对其信用情况的综合评价标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燕  
论文基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及农户自身经济情况的特点,建立了一套简单易行、可操作性较强的农户信用评价体系。该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利用频率统计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用功效系数法对各个指标的实际值进行同度量处理,最后采用加权平均综合模型计算得出被评价农户的信用得分,作为对其信用情况的综合评价标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燕  
论文基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及农户自身经济情况的特点,建立了一套简单易行、可操作性较强的农户信用评价体系。该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利用频率统计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用功效系数法对各个指标的实际值进行同度量处理,最后采用加权平均综合模型计算得出被评价农户的信用得分,作为对其信用情况的综合评价标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兵  
从对河北省近14年的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以及包括河北省在内的十省市经济发展质量比较分析来看,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质量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且层次低、最终需求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薄弱、资源消耗大、民生改善需进一步加强等问题。河北省应从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居民消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完善社保体系等方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勇  童作锋  蒲勇健  
发展循环经济是钢铁企业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科学评价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既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起点,又是发展过程控制的重要措施。目前关于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工作还做得不多。本文以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为背景,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探讨了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对其他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保佑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基础上,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用以反映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此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值——城乡经济融合度对我国31个省区2005年城乡经济关系发展状态进行了静态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