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4)
- 2023(9847)
- 2022(8322)
- 2021(7598)
- 2020(5980)
- 2019(13611)
- 2018(13507)
- 2017(25087)
- 2016(13765)
- 2015(15770)
- 2014(16247)
- 2013(16094)
- 2012(15687)
- 2011(14475)
- 2010(15213)
- 2009(14137)
- 2008(14108)
- 2007(13036)
- 2006(12290)
- 2005(11841)
- 学科
- 济(80065)
- 经济(79985)
- 管理(36718)
- 业(33008)
- 地方(25365)
- 企(24778)
- 企业(24778)
- 中国(23922)
- 方法(19427)
- 农(19308)
- 业经(17239)
- 数学(15858)
- 地方经济(15658)
- 数学方法(15649)
- 学(14845)
- 制(14088)
- 财(13770)
- 银(13414)
- 银行(13403)
- 农业(13392)
- 融(13239)
- 金融(13238)
- 行(13037)
- 发(12409)
- 贸(11133)
- 贸易(11119)
- 环境(10964)
- 理论(10919)
- 易(10586)
- 和(9909)
- 机构
- 学院(208146)
- 大学(204013)
- 济(93243)
- 经济(91073)
- 研究(79691)
- 管理(69755)
- 中国(63274)
- 理学(56205)
- 理学院(55437)
- 管理学(54495)
- 管理学院(54097)
- 京(45564)
- 科学(45469)
- 财(44404)
- 所(41672)
- 研究所(36467)
- 江(36098)
- 中心(35694)
- 财经(32836)
- 范(31272)
- 农(31270)
- 师范(31023)
- 北京(30581)
- 州(29396)
- 经济学(29384)
- 经(29313)
- 院(28260)
- 省(26498)
- 经济学院(25886)
- 业大(24813)
- 基金
- 项目(116255)
- 研究(91777)
- 科学(90050)
- 基金(79217)
- 家(67234)
- 国家(66549)
- 社会(57499)
- 科学基金(55796)
- 社会科(54274)
- 社会科学(54264)
- 省(47474)
- 教育(42054)
- 基金项目(40433)
- 编号(38814)
- 划(38544)
- 成果(33856)
- 资助(33148)
- 发(32118)
- 自然(31700)
- 自然科(30854)
- 自然科学(30850)
- 自然科学基金(30258)
- 课题(29462)
- 重点(26892)
- 发展(26748)
- 展(26312)
- 部(24786)
- 年(24276)
- 性(24013)
- 创(23400)
- 期刊
- 济(128852)
- 经济(128852)
- 研究(76626)
- 中国(53094)
- 财(34785)
- 农(31288)
- 教育(31199)
- 管理(30222)
- 融(26807)
- 金融(26807)
- 学报(26801)
- 科学(25960)
- 大学(20886)
- 技术(20855)
- 农业(20815)
- 业经(20378)
- 经济研究(20365)
- 学学(19099)
- 财经(17449)
- 问题(16461)
- 经(15337)
- 贸(12720)
- 技术经济(11649)
- 世界(11601)
- 国际(11465)
- 图书(11124)
- 经济问题(10664)
- 坛(10624)
- 论坛(10624)
- 商业(10399)
共检索到363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雨辰 刘伟林
当代意义上的发展研究是在“二战”后起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从当代发展理论发展的历程看,经济发展观曾先后出现了单纯经济增长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等等。经济发展观之所以会经历这样的演变,是人们为了寻求更合理的经济发展的结果。合理的经济发展应是优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发展,是经济、社会的整体性发展,是代价最小的发展,是经济、社会、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发展观 经济发展观 合理性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勋昶
两类经济发展观不是从真理观、人类利益统一性或自然观的角度的区分,而是从价值观、人类利益对立性或社会观的角度的区分。物本经济发展观以物类增值为本,主张经济个人主义和片面的人类幸福,将人类仅仅当作手段。人本经济发展观以人类增值为本,主张经济人类主义和全面的人类幸福,将人类当作目的。两类经济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方向、方针、方式和方法上存在基本区别,同时在理论渊源和理论内容上存在基本联系,因此,在实行人本经济发展观时,既要划清其与物本经济发展观的界限,又要扬弃物本经济发展观。在现代,已经出现人本经济发展观逐步取代物本经济发展观的基本趋势,同时人本经济发展观自身也应不断完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舒代宁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性及问题剖析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舒代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经济开始起飞,国民经济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0%左右,其中工业生产增长更快,总产值年增长率已达16%,经济的高速增长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环境中某些污染物含量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家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建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资源环境 生态保护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贵华
只重发展速度 ,不重经济质量 ,这是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GDP固然重要 ,合理的产业结构更加重要。优化产业结构是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的重中之重。既要经济发展速度 ,也要注重经济质量 ,建立一个和谐的产业结构 ,这才是科学的省域经济发展观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产业结构 调整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一个颇有实力的单位几年前开办一家企业,银行主动要求贷款,其他企业也希望合办,但该企业拒绝了合作请求。不料想,后来市场变化导致资金困难,企业难以寻找到合作伙伴,不得不承受巨大损失。这是一个不善分享导致风险集中的真实例子。试想,如果当初该企业有更科学的规划,合理运用自有资本、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情况也许就会不一样。类似的情况,在国际投资、个人投资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等领域同样存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海峰 蒋同明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继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互动性较差、差距扩大三大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该遵循协调、和谐、互补和循环四个新发展观。
关键词:
区域政策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洋
一、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情况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近年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2007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东部地区。2008年以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洋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出发,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推动形成有利于国民经济提质增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区域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夏明文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异常丰富而深刻的,作为这个伟大实践理论反映的邓小平经济发展观,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也极大地丰富和推进了发展经济理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汤正仁
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具有很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试图把必然性与偶然性、生物学和物理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重新结合在一起 ,是当今科学历史性转折的一个标志。本文试图用耗散结构论对几种主要的经济发展理论——经济成长阶段论、平衡增长论、不平衡增长论、“发展极”论、“二元结构”论、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论、人力资本投资论、新制度经济发展论作出方法论的解释和评价 ,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
耗散结构 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琦 李桂萍
山西经济落后有多种因素,但首要因素是观念的落后。促进山西经济的振兴,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确立大开放、大市场观;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观。
关键词:
山西 经济发展 观念 变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乔方亮
来自各方面的资料和专家学者们的分析预测表明 ,我国已进入新一轮的失业高峰期。失业的成因与政策制定者的发展观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必须彻底转变那种只注重GDP增长而忽视就业的发展观念 ,整个社会的发展战略应由追求速度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增长 ,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失业 发展观 根本出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