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2)
- 2023(11039)
- 2022(9181)
- 2021(8299)
- 2020(6371)
- 2019(14251)
- 2018(14024)
- 2017(25552)
- 2016(13440)
- 2015(15088)
- 2014(15059)
- 2013(14850)
- 2012(14397)
- 2011(13419)
- 2010(13974)
- 2009(13034)
- 2008(12843)
- 2007(11902)
- 2006(11116)
- 2005(10223)
- 学科
- 济(79907)
- 经济(79853)
- 管理(39787)
- 业(35789)
- 企(28221)
- 企业(28221)
- 地方(26567)
- 中国(25022)
- 方法(18998)
- 农(18562)
- 业经(18124)
- 地方经济(15997)
- 技术(15794)
- 数学(15510)
- 数学方法(15398)
- 学(13961)
- 融(13043)
- 金融(13043)
- 农业(12869)
- 发(12760)
- 银(12668)
- 银行(12655)
- 制(12577)
- 行(12438)
- 环境(11652)
- 财(11440)
- 技术管理(10742)
- 和(10233)
- 理论(10155)
- 贸(10101)
- 机构
- 学院(199046)
- 大学(196429)
- 济(92451)
- 经济(90556)
- 研究(77923)
- 管理(69904)
- 中国(59684)
- 理学(57198)
- 理学院(56451)
- 管理学(55640)
- 管理学院(55236)
- 科学(43449)
- 京(43319)
- 财(41313)
- 所(39187)
- 研究所(34660)
- 中心(34301)
- 江(33567)
- 财经(30788)
- 范(29504)
- 师范(29280)
- 经济学(29165)
- 农(28939)
- 北京(28686)
- 院(28142)
- 经(27683)
- 州(27130)
- 经济学院(25656)
- 省(24151)
- 业大(23690)
- 基金
- 项目(118899)
- 研究(94132)
- 科学(93680)
- 基金(82022)
- 家(69923)
- 国家(69205)
- 社会(61431)
- 科学基金(58969)
- 社会科(58159)
- 社会科学(58145)
- 省(48881)
- 教育(42349)
- 基金项目(42278)
- 划(39428)
- 编号(38203)
- 发(33445)
- 自然(32675)
- 成果(32642)
- 资助(32094)
- 自然科(31853)
- 自然科学(31845)
- 自然科学基金(31252)
- 课题(29154)
- 发展(28065)
- 展(27584)
- 重点(27395)
- 创(27259)
- 创新(25728)
- 国家社会(25408)
- 部(25303)
- 期刊
- 济(123256)
- 经济(123256)
- 研究(72514)
- 中国(53422)
- 管理(31639)
- 教育(30779)
- 财(30695)
- 农(28917)
- 科学(25344)
- 学报(25170)
- 融(23747)
- 金融(23747)
- 技术(21049)
- 经济研究(20331)
- 大学(20157)
- 农业(19659)
- 业经(19622)
- 学学(18225)
- 财经(16390)
- 问题(15088)
- 经(14492)
- 技术经济(12307)
- 图书(11494)
- 贸(11173)
- 世界(11141)
- 坛(10991)
- 论坛(10991)
- 业(10404)
- 国际(10215)
- 商业(10186)
共检索到344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兰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确立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大思路和大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判断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刻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指明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系统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世界公认的伟大成就。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兰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确立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大思路和大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判断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刻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指明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系统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世界公认的伟大成就。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兰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我国经济增速是发达国家的3倍多、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2)企业规模实力、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3)金融业规模持续扩大,竞争力、影响力明显提升;(4)对外经济、贸易、投资迅速扩大;(5)科技创新能力、对人才吸引力大幅提升;(6)节能减排成绩斐然,绿色发展质量提高;(7)城乡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快速提升;(8)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推进、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 中国经济 成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祝宝良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一是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3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5%和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增长水平。就业形势稳定,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四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31个大城市城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琴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这一重大历史使命,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先行先试、勇于担当,取得了一些列发展成就:党内生活气象更新,政治生态明显好转;转型发展扎实迈进,经济质量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民生保障稳步提高;农业基础不断改善,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体系建立,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关键词:
山西 发展 成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顾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经历了巩固改革成果阶段、探索转型阶段、协同发展阶段及高质量发展阶段,成就斐然: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市场主体愈发活跃;对外文化贸易异军突起,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实施乡村文化振兴,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在此过程中,我国文化产业始终坚持双效统一原则,在政策引领、试点先行的创新发展理念引导下,坚持融合化、集约化、协同化的发展路径,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市场活力为抓手,以平台建设强化服务保障,初步建成中国特色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和市场体系。面对未来,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从建立健全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推进园区向产城融合发展、探索建立文化产业虚拟集群,完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充分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以技术赋能文化产品品质提升、营造健康有序的内容创作环境,加强文化产业人才供给体系建设、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完善文化市场监管机制、优化文化企业竞争环境,加快区域文化市场一体化建设、形成全国统一文化大市场等方面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发展历程 成就经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日益呈现出的深刻而复杂的转折性变化,从学术界到决策层,都在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思考。尤为重要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有关经济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所通过的《建议》,便是这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中体现。大致回顾一下这一系列经济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形成过程,无疑是必要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景莉 杨亚辉 王瑶 王弘扬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迫切需要强化科教融合发展,坚持科技教育经济结合,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厚植创新驱动之基。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四个服务"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坚持立德树人,完成好"四个服务",这就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陈 李家祥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不仅是对中国以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而且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扩大创新内容,把创新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位置;拓展协调领域,把全面协调落实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每一个环节;深化绿色认识,把绿色发展贯穿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始终;提升开放内涵,把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外在推动力量;完善共享机制,共享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主体动力。经济新常态下,要以五个发展新理念为引领,转变思路和创新发展路径,重点是要坚持创新发展,培育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发展新理念 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开 顾梦佳 崔晓雪 李英东
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五大发展新理念三者间的关系可简要概括为起点、目标与手段的逻辑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的重要抓手,是五大发展新理念的具体化。但是,从国内实际情况来看,"目标"与"手段"之间却隐含着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补齐短板、缩小差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会拉大差距,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志雄 胡凌啸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确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提出即是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本文通过构建认识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框架,分析了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能”和“为什么能”两个重要问题。中国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业可持续性“三大目标”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且结构优化、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价值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四大体系”以及生产主体培育、服务主体培育、科技装备支撑、数字技术赋能、产业组织优化、农业功能拓展、农业支持保护“七大手段”是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的“核心解释变量”。未来深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前提,继续牢牢把握“三大目标”,充分发挥“四大体系”和“七大手段”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艳萍 王明亮
进入新世纪,世界城镇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城市发展生态化和个性化、扩散与聚集同时存在、现代化动力机制、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等"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中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在生态经济建设理念下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原则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摆脱城市规划模式的束缚,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建设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方法和规划思路,在规划中尊重和善待自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重视保护环境,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谐统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生产水平。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建设 理念 新型城镇化 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付鑫 李俊 张威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并成为重要成员。入世20年来,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市场准入不断放宽,贸易便利化政策层出不穷,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向投资等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并为世界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对入世以来中国开放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与发达国家差距进行了分析,并在总结中国快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入世20周年为新起点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思路,包括以货物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制造强国建设、以自主开放加协议开放相结合推动服务领域开放、以国际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等。
关键词:
入世20周年 开放型经济 国际经济合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立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球“双领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