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3)
- 2023(11952)
- 2022(9993)
- 2021(8911)
- 2020(7162)
- 2019(16269)
- 2018(16086)
- 2017(30494)
- 2016(16221)
- 2015(18306)
- 2014(18549)
- 2013(18267)
- 2012(17490)
- 2011(16271)
- 2010(16799)
- 2009(16097)
- 2008(15856)
- 2007(14449)
- 2006(13441)
- 2005(12772)
- 学科
- 济(91331)
- 经济(91220)
- 管理(50363)
- 业(44677)
- 企(36539)
- 企业(36539)
- 方法(26036)
- 中国(25713)
- 地方(25594)
- 数学(21375)
- 数学方法(21178)
- 业经(20633)
- 农(20403)
- 制(19109)
- 财(18681)
- 学(16782)
- 地方经济(15810)
- 融(15356)
- 金融(15354)
- 银(15036)
- 银行(15021)
- 行(14621)
- 农业(13889)
- 体(13692)
- 环境(13366)
- 发(13032)
- 贸(12733)
- 贸易(12721)
- 理论(12279)
- 易(12169)
- 机构
- 学院(247283)
- 大学(246787)
- 济(114106)
- 经济(111810)
- 研究(92675)
- 管理(89044)
- 理学(74328)
- 理学院(73430)
- 管理学(72425)
- 管理学院(71951)
- 中国(71434)
- 财(55211)
- 京(53423)
- 科学(51652)
- 所(46870)
- 财经(41748)
- 研究所(41471)
- 中心(40369)
- 江(39719)
- 经(37529)
- 经济学(36565)
- 农(35965)
- 北京(34782)
- 范(33855)
- 师范(33570)
- 院(33289)
- 经济学院(32251)
- 州(31440)
- 财经大学(30535)
- 业大(30218)
- 基金
- 项目(149678)
- 科学(118683)
- 研究(114211)
- 基金(107907)
- 家(92295)
- 国家(91475)
- 科学基金(78326)
- 社会(75857)
- 社会科(71848)
- 社会科学(71833)
- 省(58557)
- 基金项目(55729)
- 教育(51758)
- 划(48371)
- 自然(46029)
- 编号(45403)
- 自然科(44876)
- 自然科学(44867)
- 自然科学基金(44072)
- 资助(43728)
- 成果(38985)
- 发(38198)
- 重点(34512)
- 部(33538)
- 课题(33522)
- 制(32577)
- 国家社会(31738)
- 发展(31524)
- 展(31026)
- 创(30968)
- 期刊
- 济(146767)
- 经济(146767)
- 研究(86745)
- 中国(58104)
- 财(43004)
- 管理(38086)
- 农(35280)
- 学报(33148)
- 科学(32839)
- 教育(29179)
- 融(28668)
- 金融(28668)
- 大学(26458)
- 学学(24821)
- 经济研究(24026)
- 农业(23342)
- 财经(22650)
- 技术(22359)
- 业经(22244)
- 经(19709)
- 问题(18500)
- 贸(14290)
- 世界(13689)
- 技术经济(13568)
- 国际(12754)
- 商业(11883)
- 现代(11842)
- 经济问题(11768)
- 改革(11653)
- 革(11653)
共检索到409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薇
经济发展理论中新制度主义思路的兴起与发展邹薇80年代中期以来,在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那就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在这一思潮中,经济学家一方面充分运用新古典分析工具,另一方面充分重视对包括政治、法律、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在内的制度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邹薇
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新制度主义思路邹薇(武汉大学经济学院430072)80年代中期以来,在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那就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在这一思潮中,经济学家一方面充分运用新古典分析工具,另一方面充分重视对包括政治、法律、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振坤 陈洪波
新古典主义就经济论经济和忽视制度作用的缺陷使人们开始关注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发展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肯定了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创立了产权理论和寻租理论;其主要缺陷是将产权的重要性绝对化了。新制度主义制度观和马克思主义制度观的区别在于分析层次和理论基石都大不相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鲁政委 杨秀云
由于其前期的理论没有能够成功地引导广大发展中国家从贫穷走向富裕 ,发展经济学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起便受到严厉的批评 ,学科本身则面临生存危机。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的渗透 ,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短短的十几年内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已经引起了发展经济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制度内生的经济发展理论已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种流行的观点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志勇
中国财政学的发展趋势是在社会共同需要论的基础之上发展公共财政论。近年来,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正统经济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 提出了挑战。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公共财政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公共财政论。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公共财政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卓越 张珉
新制度经济学和政治学新制度主义在发展中都因为缺乏现实性、历史性和社会性而受到批评。面对相似的问题,经济学领域兴起了以青木和格雷夫为代表的比较制度分析,政治学领域兴起了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本文从制度观、制度对行为的影响、制度的变迁、过去的制度对现在制度的影响、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在制度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对比较制度分析和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进行了比较,就未来制度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蒋雅文
谈到新制度主义的国家理论时 ,理论界往往会一概而论 ,但新制度主义内部的分化还是相当明显的 ,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中的国家理论既有共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独树一帜的理论家奥尔森的国家理论与理性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诺思的国家理论都有各自的贡献和不足。经济利益、社会风俗习惯、文化意识等因素对国家起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渠海雷 李正友 邓琪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道格拉斯·诺斯 路平 何玮
本文简要概括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描述其与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不同之处,并运用这一框架来分析发展问题。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 模式规则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成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汤敏骞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进路之惑,以历史制度主义为主轴,吸纳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观点,研究高职院校的制度变迁及其发展理路。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高职院校和企业基于个体理性选择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策略,阻碍推进校企合作。按照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解,高职院校提供的是缺乏吸引力的"象征系统、认知模式和道德模板",因此必须解决在所属文化背景和组织场域的合法性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发展理路 新制度主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院章元 郭为
阳春三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教授应邀来到了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张军教授就倍受关注的“新制度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的话题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唐世平 张雨亭
本文将对关于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文献提供一个根本性的批判。作者认为,既有的文献有四宗罪(四大缺陷),而其中每个缺陷都包含更具体的不足。这四大缺陷是:概念化和度量问题、理论严谨性不足、现代辉格式神话,以及对制度变迁与发展的非进化的理解。正是这四宗罪使得新制度经济学无法给出一个关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的系统性阐述。这一根本性批评将为作者在别的地方系统性地阐述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奠定部分基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唐世平 张雨亭
本文将对关于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文献提供一个根本性的批判。作者认为,既有的文献有四宗罪(四大缺陷),而其中每个缺陷都包含更具体的不足。这四大缺陷是:概念化和度量问题、理论严谨性不足、现代辉格式神话,以及对制度变迁与发展的非进化的理解。正是这四宗罪使得新制度经济学无法给出一个关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的系统性阐述。这一根本性批评将为作者在别的地方系统性地阐述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奠定部分基础。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闫引堂
纵览20世纪美国教育社会学发展史,我们不得不承认,70年代是美国教育社会学研究活力四射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有二战以来一直占据美国教育社会学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理论,而且有对结构功能理论猛烈批判的冲突理论横空出世,甚至聚焦于学校教育过程的符号互动论也是在此时崭露头角。这种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