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62)
2023(17891)
2022(15308)
2021(14183)
2020(11880)
2019(27133)
2018(27088)
2017(51787)
2016(28272)
2015(31684)
2014(31702)
2013(31370)
2012(28761)
2011(26275)
2010(26625)
2009(24394)
2008(23547)
2007(20778)
2006(18503)
2005(16613)
作者
(84757)
(70480)
(70062)
(66497)
(44968)
(33912)
(31610)
(27701)
(26990)
(25234)
(24005)
(23744)
(22689)
(22436)
(21719)
(21693)
(20936)
(20807)
(20197)
(20078)
(17872)
(17543)
(17175)
(16275)
(15980)
(15696)
(15645)
(15467)
(14319)
(13775)
学科
(130967)
经济(130837)
管理(77202)
(73963)
(59253)
企业(59253)
方法(53150)
数学(46564)
数学方法(45860)
中国(35289)
(32585)
地方(30997)
(27686)
业经(27324)
(25973)
农业(22278)
(21307)
贸易(21291)
(20781)
(20556)
理论(19082)
环境(18837)
(18232)
银行(18162)
(18140)
技术(18059)
(17867)
金融(17865)
(17460)
地方经济(17411)
机构
大学(406475)
学院(405889)
(167707)
经济(164217)
管理(156934)
研究(143844)
理学(135530)
理学院(133941)
管理学(131311)
管理学院(130593)
中国(106182)
科学(90591)
(87931)
(74248)
(72974)
(72502)
研究所(67732)
业大(63941)
中心(63718)
(60043)
财经(58231)
农业(56763)
北京(56149)
(53898)
师范(53282)
(52802)
(51706)
经济学(50529)
(48518)
经济学院(45178)
基金
项目(275210)
科学(214827)
基金(198224)
研究(195777)
(174947)
国家(173500)
科学基金(147628)
社会(123497)
社会科(117053)
社会科学(117020)
(108404)
基金项目(104726)
自然(97337)
自然科(95079)
自然科学(95055)
自然科学基金(93303)
(91452)
教育(89788)
资助(82776)
编号(78800)
成果(63132)
重点(62012)
(61842)
(59412)
(56612)
课题(55187)
创新(52866)
科研(52550)
计划(50818)
国家社会(50586)
期刊
(190050)
经济(190050)
研究(122086)
中国(80967)
学报(68537)
(66109)
科学(62440)
管理(58666)
(52939)
大学(51057)
学学(48400)
农业(45288)
教育(44219)
技术(36158)
(35324)
金融(35324)
经济研究(31433)
业经(30891)
财经(28295)
(24350)
问题(24317)
(23342)
技术经济(21206)
科技(20242)
统计(20143)
图书(19796)
商业(18999)
(18858)
(18398)
理论(18384)
共检索到606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思怡   李志萌   刘东  
城镇人口规模动态变化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城镇人口规模的影响因素成为当前热点研究问题。本文构建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人口规模影响的整体分析框架,并验证了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人口规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人口规模的影响显著,且伴随着城镇人口规模的增加,这种影响系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影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而对城镇人口规模产生影响。据此,需引导城市发展优势产业、差异化定位城市功能、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促进要素空间合理布局、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促进人口空间优化布局、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君  刘尚俊  田宝龙  
利用中国1983—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计量实证模型,采用较为前沿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深入研究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论有:第一,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规模的影响整体上呈倒"U"型,即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就业规模先下降后上升,但环境污染水平对不同产业的就业人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下降,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第二,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是不合理的,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减少,就业结构向第二产业集中,导致就业结构的转变不合理;第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业规模会逐渐提高,其中,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提高幅度最大,促使就业结构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变,使得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尹文耀  
城镇是城市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辽宁城镇人口和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就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形成合理的城市网络,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邢西  
在全国范围内,跨区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由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就微观层面而言,中部地区人口个体选择流动的可能性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人口流动的概率最小。对于中部地区来说,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理位置优势以及日益改善的交通运输条件,在客观上提升了将人口流动意愿真正转化为人口流动过程的可能性。而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人口基数较小、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政策帮扶导向力度不够是人口流动较为明显的限制性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丽君  何镜如  王哲  
收集1997—2007年相关数据资料,在提出相关假设的基础上,逐步剥离影响旅游发展的因素,测定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城镇旅游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0~14岁和25~44岁人口在城镇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45~64岁和65岁及以上的人口在城镇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225~44岁及45~64岁人口是城镇旅游消费的主力,人均旅游花费、出游率和出游量较高,旅游花费贡献率和出游量贡献率较大;3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城镇旅游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所有促进城镇旅游发展的因素中,城镇人口数量增长与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同时变化对城镇旅游花费增长的总影响在33%~42%,对城镇出游量增长的总影响在27%~50%,但对出游量增长的影响有减弱的趋势;4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城镇旅游发展的影响较小,在所有影响城镇旅游发展的因素中,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城镇旅游花费的影响在1.2%以下,对城镇出游量的影响在3.2%以下,构建相关模型,揭示各年龄阶段人口变化对城镇旅游发展的边际贡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桂萍  沈威  
本文以改进参数的钱纳里新关系标准为基础,以1994-2014年为研究时段,借助ArcGIS和GeoDA软件对长江流域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的纵向层面来看,长江流域城镇化水平整体上逐年慢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域间相对差异逐步加大;从空间的横向层面来看,长江流域各地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均衡,空间集聚状态变化较为剧烈;长江流域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受区域中心城市影响较小,而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相关政策影响较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晓冬,王志强,徐建刚  
重新界定了江苏省小城镇的范畴以后,采用了直方图、密度图、系统聚类以及异质方差图等方法对江苏省1,291个小城镇的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特征、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技术分析。最后提出了新时期江苏省发展小城镇的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静  
本文研究了政府审计在城投债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倒U型关系,当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正相关时,政府审计能够提高城投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当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负相关时,政府审计能够减少城投债降低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地区政府审计力度对经济发展影响差异显著。并从各地区应有效判断其地方债规模、全面有效落实地方政府审计和各地区的发债决策应根据其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处理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静  
本文研究了政府审计在城投债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倒U型关系,当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正相关时,政府审计能够提高城投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当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负相关时,政府审计能够减少城投债降低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地区政府审计力度对经济发展影响差异显著。并从各地区应有效判断其地方债规模、全面有效落实地方政府审计和各地区的发债决策应根据其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处理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慧  邓伟  刘邵权  
在1∶10万三峡库区DEM的基础上,采用窗口分析等方法提取了地形起伏度,利用均值变点分析方法确定三峡库区地势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是0.15km2。首次绘制了基于最佳统计单元的三峡库区地势分布图,确定地形起伏度是影响三峡库区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系统分析了三峡库区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基础上,选择城镇化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经济密度、人口密度等指标,定量揭示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三峡库区的地形总体以起伏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地势起伏度大的区域,人口密度较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生活相对贫困。地势起伏度小的区域,人口密度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燕  谢长青  
本文利用2004年的数据,通过建立成本收益模型,分析小城镇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测算出我国小城镇人口规模达5万时,经济效益最优,规模净效益最大。基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城镇规模过小,经济效益不高的现实,提出今后小城镇发展应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扩大小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以推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增强其规模经济效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彭艳  
本文认为我国小城镇人口规模呈现出总人口规模太小、内部城乡人口结构不合理、地域差异大规模偏低等特点;进而指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建制镇标准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完全转移、乡镇企业布局太分散、管理制度的限制等;最后提出修订设镇标准扩大镇域规模、打破乡镇企业的社区特征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立足体系全局规划城镇人口规模、推进制度改革等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怀振   苏群  
文章从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双重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均为“倒U”型;在区域异质性方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但是对于中部地区而言,这种作用效果却恰好相反;门槛效应显示,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存在不同效果的门槛效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志刚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利用引入总体均值截距项的固定效应变截距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从2005年至2011年之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同步扩大,各省均有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刚性需求,这从总体上说明了经济增长对高等职业教育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还发现"引致性"高等职业教育需求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东部地区更多是被动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中部地区有更多的人自主去选择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而西部地区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引致性"高等职业教育需求还是不足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这种趋势应该会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菅超伦  周咏梅  
基于PPP项目管理库的项目信息、各地级市的城投债数据及经济统计数据,首先检验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对当地PPP项目规模所产生的影响,接着引入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深入分析。结论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越高,PPP项目规模越大,而经济发展水平会抑制地方政府负债对PPP项目规模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