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06)
2023(14044)
2022(11416)
2021(10494)
2020(8517)
2019(19625)
2018(19916)
2017(37493)
2016(20485)
2015(22961)
2014(23371)
2013(22613)
2012(21106)
2011(19617)
2010(20152)
2009(18731)
2008(18447)
2007(16639)
2006(15437)
2005(14509)
作者
(59812)
(49582)
(49341)
(47376)
(31823)
(23528)
(22585)
(19090)
(19075)
(17942)
(17134)
(16781)
(16267)
(16145)
(15863)
(15332)
(14769)
(14355)
(14241)
(13871)
(13082)
(12290)
(12140)
(11634)
(11274)
(11251)
(11132)
(10880)
(10185)
(9873)
学科
(103125)
经济(103026)
管理(50773)
(45360)
(36223)
企业(36223)
方法(33720)
中国(30042)
数学(29629)
数学方法(29064)
地方(28079)
(25445)
(25125)
银行(24980)
(23814)
(23699)
业经(22626)
(19870)
金融(19863)
(19622)
(17569)
地方经济(16533)
(15889)
农业(15744)
理论(15532)
(14276)
制度(14263)
(14203)
(13800)
贸易(13781)
机构
学院(288099)
大学(285462)
(124966)
经济(122186)
研究(108983)
管理(102993)
中国(89125)
理学(85518)
理学院(84472)
管理学(82670)
管理学院(82113)
科学(63853)
(63202)
(59377)
(56230)
研究所(50375)
中心(48977)
(48691)
(47439)
财经(44349)
北京(41335)
(40174)
(39932)
师范(39747)
(39325)
经济学(38894)
业大(38729)
(38102)
农业(37430)
(34444)
基金
项目(178058)
科学(138990)
研究(133077)
基金(125173)
(108749)
国家(107829)
科学基金(91401)
社会(83393)
社会科(79017)
社会科学(78996)
(71453)
基金项目(63783)
教育(61907)
(59442)
自然(56416)
自然科(55072)
自然科学(55059)
编号(54552)
自然科学基金(54011)
资助(52879)
成果(45896)
(43945)
重点(41039)
课题(40583)
(38228)
(36612)
发展(35651)
(35097)
创新(34356)
国家社会(34308)
期刊
(155944)
经济(155944)
研究(99751)
中国(71775)
(45805)
(44831)
(43762)
金融(43762)
管理(42843)
学报(41972)
教育(40307)
科学(39733)
大学(32532)
学学(30394)
农业(29424)
技术(29132)
经济研究(26202)
业经(24560)
财经(23088)
(19994)
问题(19087)
统计(16470)
(15623)
技术经济(15332)
(14695)
(14255)
世界(13978)
商业(13897)
国际(13636)
(13610)
共检索到482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艳英  
供给侧改革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下提出的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全新概念,供给侧改革重点在于改变传统低效能的要素配置观念。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过去靠规模扩张及政策红利带来的粗放型增长的优势在新经济发展模式下难以再现,传统的经营逻辑与管理逻辑亟待突破。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的整体思路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深度关注和刺激新的金融需求;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和支持保障系统;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转变经营理念和培育服务文化;激发市场端的供给活力和提高服务水平;实现中后台的管理变革和机制优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传龙  
本文立足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结合商业银行经营实际,提出商业银行应以客户提升为核心、以产品运用为抓手、以业务创新为支撑、以内外合作为突破、以效益结构为根本的转型发展思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传龙  
本文立足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结合商业银行经营实际,提出商业银行应以客户提升为核心、以产品运用为抓手、以业务创新为支撑、以内外合作为突破、以效益结构为根本的转型发展思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强  朱兰  
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这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从注重数量到数量质量并重、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由低级向高级非连续性缓慢演变过程。鉴于此,该文结合危机前后供给与需求结构失衡问题,从后发优势视角剖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思路和关键,并抓住转变投资驱动发展模式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强  朱兰  
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这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从注重数量到数量质量并重、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由低级向高级非连续性缓慢演变过程。鉴于此,该文结合危机前后供给与需求结构失衡问题,从后发优势视角剖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思路和关键,并抓住转变投资驱动发展模式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邵平  
"在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这一论断的提出,标志着国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作为经济主体之一的商业银行,也应当清醒地判断当前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随着经济粗放式增长的结束,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阶段也已经结束,新的历史转折点已然到来。这一时期,商业银行的主要矛盾日益表现为客户不断升级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与银行落后的服务和组织能力之间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婷婷  张欢  
大资管时代的来临造成信托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削弱了信托行业高收益的优势,持续走低的收益率使信托业的盈利空间不断下降,信托行业的发展进入瓶颈期,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出路。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对信托业乃至整个金融行业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十三五规划下的信托公司必须落实供给侧改革要求,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以创新理念贯穿信托发展全局,积极实施"互联网+"战略,发力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财富管理、土地信托、绿色产业和健康产业等新兴领域,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拓展海外业务,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现信托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立  
按照转轨经济学的主张,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以极其滞后的次序和被动的方式推进,致使金融改革与发展不能适应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如果说转轨前期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不良资产等紧迫问题的话,那么随着对国有银行的一次次注资和不良资产问题严重程度降低,金融发展和金融体系重构等长远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以股份制改组为中心的国有银行改革思路,过分注重金融机构个体竞争力等微观效率,而忽略了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金融体系,现有银行体系对经济发展、宏观稳定和国家财政金融安全的潜在损害没有根本消除,为此,需要从新发展观的长远战略高度和宏观视角来重新审视和整体规划金融发展与改革,尤其是国有银行改革思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安义  
2015年,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战略,指明了下阶段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浙江经济在全国率先步入"新常态",先行探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浙江实践经验。对于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商业银行要不要主动融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命题已无须赘述,正所谓经济与金融是互生共荣的生态圈。目前商业银行已经从调整资源配置和信贷结构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支持供给侧改革,但正如经济的问题和矛盾是结构性的而不是周期性,随着经济供给侧改革推进到新的领域,对商业银行也提出了全新的金融服务需求,依靠传统的理念、手段、模式将难以对接。因此,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上,也需要系统性地开展供给侧改革,通过把握"去库存"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景臻  
中国商业银行的全球布局,应在以服务国家战略、坚持市场导向和永续经营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差别化确立市场定位,分阶段循序渐进推进伴随着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银行业需要真正开启国际化进程,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与经济实力相称的作用。而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尚普遍处于跨境发展的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海外业务尚未成为资产和盈利的重要来源;全球布局仍以追随双边经贸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博  
在制度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上,尤其是从企业微观层面推进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权一揽子权利束进行有效地分割与重组,以实现在不损害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福利的前提下增加某些成员的福利,即通过产权结构的有效改革,实现企业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双重帕累托改进。具体到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所有权分享和管理权分享推动公有制经济的分享式性增长;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利润分享和所有权分享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分享式增长。从而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改革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汪小松  
作为一项旨在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出了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等要求。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承担着支持"三农"发展的战略使命,必须积极主动响应改革。因此,通过深入分析金融供给侧改革对农村商业银行提出的发展要求,并结合当前农村商业银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善对策,对其自身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的包容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烟台银监分局青年研究团队  孙宝刚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领域出现了新的变化,改变了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外部环境。在经济新常态下,新的金融业务、影子银行快速发展,金融脱媒逐渐加速,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大,其发展模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经营方式面临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将进一步分化,同质化、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很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烟台银监分局青年研究团队  孙宝刚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领域出现了新的变化,改变了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外部环境。在经济新常态下,新的金融业务、影子银行快速发展,金融脱媒逐渐加速,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大,其发展模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经营方式面临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将进一步分化,同质化、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很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曼怡  赵婕伶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改革由需求侧逐步向供给侧发展,实行"三去一补",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力量,应切实发展金融创新,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率先支持供给侧改革。本文从商业银行发展现状着手,深入分析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传统发展模式存在信贷结构不合理、金融产品服务形式单一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提出要矫正传统模式下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优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防控等关键路径,由此实现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为供给侧改革提供金融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