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1)
- 2023(8734)
- 2022(7373)
- 2021(6530)
- 2020(5284)
- 2019(11666)
- 2018(11680)
- 2017(21940)
- 2016(11796)
- 2015(13225)
- 2014(13380)
- 2013(13456)
- 2012(13217)
- 2011(12403)
- 2010(13090)
- 2009(12346)
- 2008(12212)
- 2007(11087)
- 2006(10455)
- 2005(10163)
- 学科
- 济(75984)
- 经济(75917)
- 管理(32450)
- 业(29642)
- 地方(24373)
- 企(22423)
- 企业(22423)
- 中国(21217)
- 方法(19275)
- 数学(16553)
- 农(16454)
- 数学方法(16380)
- 业经(15557)
- 地方经济(15456)
- 学(13071)
- 制(12438)
- 财(12082)
- 融(11831)
- 金融(11831)
- 农业(11598)
- 银(11586)
- 银行(11576)
- 发(11465)
- 行(11334)
- 环境(10126)
- 贸(9375)
- 贸易(9361)
- 体(9028)
- 易(8885)
- 和(8493)
- 机构
- 学院(178624)
- 大学(177314)
- 济(84631)
- 经济(82875)
- 研究(69764)
- 管理(62086)
- 中国(55163)
- 理学(50478)
- 理学院(49837)
- 管理学(49099)
- 管理学院(48750)
- 京(38945)
- 财(38877)
- 科学(38807)
- 所(35943)
- 研究所(31557)
- 中心(31306)
- 江(30601)
- 财经(29104)
- 农(27328)
- 经济学(26689)
- 经(26032)
- 北京(26012)
- 范(25519)
- 师范(25317)
- 院(24676)
- 州(24511)
- 经济学院(23462)
- 省(22858)
- 业大(21465)
- 基金
- 项目(102383)
- 科学(80116)
- 研究(78938)
- 基金(71928)
- 家(61178)
- 国家(60591)
- 社会(51848)
- 科学基金(51231)
- 社会科(49219)
- 社会科学(49210)
- 省(40870)
- 基金项目(36596)
- 教育(35055)
- 划(33348)
- 编号(31903)
- 资助(29966)
- 自然(29080)
- 发(29017)
- 自然科(28322)
- 自然科学(28315)
- 自然科学基金(27790)
- 成果(27701)
- 发展(24281)
- 展(23879)
- 课题(23641)
- 重点(23315)
- 部(22194)
- 国家社会(21464)
- 创(20584)
- 性(20254)
共检索到312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竞舟
文章认为,我国经济法的设立过程中,存在个人经济发展、企业并购、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经济发展权的矛盾,为此,应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调整、公平和效益兼顾、完善"第三国"协调机制等方面入手,相应调整经济法的内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立新
针对中国当前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传统部门法面临着挑战。经济法的公平价值体现在通过保障国家调节和规范国家经济调节权,克服因市场与(或)政府的失灵所带来的不公平。中国当前的社会公平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而中国经济法也是为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缺陷和社会公平问题而产生的。因此,中国经济法应该担负起解决当前社会公平问题的主要任务,实现其社会公平价值。其价值可以通过制定、完善和实施相关经济法得以实现。
关键词:
社会公平 经济法 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永贞
一、网络经济在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网络向各个经济领域的广泛渗透以及网络企业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当今社会的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并呈现出所在新世纪的主导地位、主要有以下的原因:现代网络经济对经济的贡献不仅在于它本身的信息传播作用,网络优势服务于经济建设,使生产者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少了传统经济中存在的中间环节,减少了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降低新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避免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合理配置资源,设置虚拟仓库货架的店面,实现小库有生产、销售、降低生产、缩短运营同期;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彭宏伟 兰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有关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中国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体系也随之逐步形成。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经济法的理论研究起初大多集中在有关法的本体论、价值论、运行论等领域。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经济法的规范论、范畴论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经济法学中的立法理论、行为理论、权利理论、义务理论、责任理论、司法理论等更是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在这些经济法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法理”的思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平
一、医院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随着“放权让利、扩大服务、开拓渠道、完善补偿”和“大力发展医院二产,以副补主”以及“ 保三放”等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基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等问题,我国的城市医院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过分追求规模建设,盲目上档次。从我国县及县以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秦福川 王志刚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为改革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指明了方向。重构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应纳入经济法的调整范围,坚持社会本位、实质公平和平衡协调的基本原则,抓紧修订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完善担保物登记确权和流转处置管理,加快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政策体系,提高各方的参与积极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东生
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对经济法研究提出了如何应对未来社会经济重大战略的课题。文章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简要论述,对经济法宗旨、作用以及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法关系的阐述,结合本国实际提出了新形势下经济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理论创新的相关见解。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指导 经济法 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华详
从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实践来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经济法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法治经济,市场经济基础性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并用,横向经济关系与纵向经济关系的平衡结合,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一,公法与私法在一定范围内相互渗透融合,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国人立足于国情研究本土经济法的发展路径。我国未来的市场经济还要大发展、大突破,为之保驾护航的经济法必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不断提高全面、综合、系统、平衡、适度调控与规范"两只手"的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文星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改革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产物。要实现科学发展观这一任务离不开作为上层建筑的经济法的指导作用。经济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法律,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我们必须完善和发展经济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法 完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稳
国际经济法是国际公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国际知识产权的法律地位日益突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也就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如何推动更公平、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和知识产权法律的完善与发展,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
国际经济法 知识产权 法律保护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郑飞
税法作为经济法之下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其理论发展明显超过了其他部门经济法的研究,也为进一步的经济法法治建设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具体而言,这种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主体平等、利益对等、程序公正、立法统一四个方面。
关键词:
法治 善法 税法 经济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季萍
随着现代理性主义的发展,人类对理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刻。马克思.韦伯首先将理性分为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并对二者进行深入分析,在他看来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将认识重心从实质理性向形式理性转化的过程。而我国现代经济法肩负着促进市场发展、克服政府失灵、克服市场失灵的重担,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公众对法治的呼唤尤为强烈,这种对秩序的呼唤,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形式理性的呼唤。因而在这种形势下给我国现代经济法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形式理性为核心并与实质理性形成有机统一。
关键词:
现代经济法 实质理性 形式理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金东
经济法作为法律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经济法对经济关系及运作起到统筹与规范的作用,由于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因此它与国家的政策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极为密切,深刻理解我国的经济法,必须了解时代的特色与中国的发展紧密结合。随着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提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把握正确的方向,经济法的调整与重构也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法 调整与重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爱萍
构成一个含有世贸组织内容的经济法是我中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构建一个与我国的国际承诺相一致的经济法体系的工作是艰巨的。如何应对世贸组织所带来的挑战,如何利用世贸组织所带来的法律权利,如何在世贸组织所给予我国的宽限期内尽快地完善市场,其中心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政府资源。应对世贸组织所带来的冲击的前提是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得我国的经济竞争实体在没有政府的保护下能不断地经受国际经济的考验,并利用国际经济的广大市场来壮大自己。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提供了一个完善和发展经济法的契机,也使经济法的发展面临一个繁荣的新阶段。_
关键词:
世贸组织 经济法 发展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兆敏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众所周知,不论是对外经贸还是国民生产均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笔者认为,在相当程度上应归功于涉外经济法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本文将概要介绍我国涉外经济法的框架,新近的发展趋势,以及简要展望它的进一步发展趋势。一、我国涉外经济法的框架 1979年,我国开始了全面的经济立法。至今为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了100多项法律,国务院制定颁布了600多项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局以及地方人大和政府部门也颁布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