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56)
- 2023(18394)
- 2022(15817)
- 2021(14656)
- 2020(12200)
- 2019(27576)
- 2018(27485)
- 2017(52582)
- 2016(28302)
- 2015(31734)
- 2014(31670)
- 2013(31172)
- 2012(28860)
- 2011(26304)
- 2010(26654)
- 2009(25037)
- 2008(24201)
- 2007(21527)
- 2006(19347)
- 2005(17673)
- 学科
- 济(127502)
- 经济(127350)
- 管理(85523)
- 业(77832)
- 企(64678)
- 企业(64678)
- 方法(46847)
- 数学(39545)
- 数学方法(39134)
- 中国(34823)
- 农(31912)
- 地方(30617)
- 财(30494)
- 业经(28736)
- 学(26357)
- 制(26028)
- 环境(21527)
- 农业(21335)
- 贸(20848)
- 贸易(20833)
- 银(20439)
- 银行(20393)
- 易(20098)
- 融(19967)
- 金融(19963)
- 行(19596)
- 理论(19512)
- 和(19050)
- 务(18301)
- 体(18258)
- 机构
- 大学(406752)
- 学院(406305)
- 济(168870)
- 经济(165190)
- 管理(155769)
- 研究(142576)
- 理学(132969)
- 理学院(131464)
- 管理学(129331)
- 管理学院(128601)
- 中国(107350)
- 京(87621)
- 科学(85311)
- 财(79862)
- 所(71926)
- 研究所(64715)
- 中心(63474)
- 农(63016)
- 财经(62226)
- 江(61632)
- 业大(56878)
- 经(56284)
- 北京(56071)
- 范(55077)
- 师范(54583)
- 院(51615)
- 经济学(51336)
- 州(49688)
- 农业(48767)
- 财经大学(45916)
- 基金
- 项目(266991)
- 科学(210013)
- 研究(199318)
- 基金(192242)
- 家(166390)
- 国家(164946)
- 科学基金(141457)
- 社会(126440)
- 社会科(119727)
- 社会科学(119700)
- 省(104458)
- 基金项目(101253)
- 教育(91301)
- 自然(89324)
- 划(87325)
- 自然科(87143)
- 自然科学(87125)
- 自然科学基金(85544)
- 编号(81803)
- 资助(78696)
- 成果(67614)
- 发(60103)
- 重点(60005)
- 部(58820)
- 课题(57111)
- 创(55452)
- 国家社会(51890)
- 创新(51737)
- 制(51182)
- 教育部(50845)
- 期刊
- 济(200617)
- 经济(200617)
- 研究(128612)
- 中国(84915)
- 财(61355)
- 学报(60806)
- 管理(60630)
- 农(58816)
- 科学(56994)
- 教育(48581)
- 大学(46622)
- 学学(43704)
- 农业(40235)
- 融(39406)
- 金融(39406)
- 技术(35781)
- 业经(32197)
- 经济研究(32073)
- 财经(31280)
- 经(26884)
- 问题(25318)
- 图书(20739)
- 技术经济(20294)
- 业(20225)
- 理论(19357)
- 贸(19153)
- 科技(18872)
- 现代(18808)
- 商业(18266)
- 世界(18017)
共检索到625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灵
资源的稀缺性特征决定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必然是建立在资源的有效配置基础之上,如何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我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环境规制政策有一个演变过程,虽然我国实施环境规制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环境规制作用环节不完备、法规制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制约性,可以通过建立环境保护的市场激励机制、完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体制以及建立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规制政策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秀珍 林基
在梳理环境规制与贸易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中国进出口贸易及环境治理投入相关情况分析,阐述了环境规制贸易效应存在较大不确定和复杂性;选择碳排放量作为衡量环境规制强度指标,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方法来检验中美环境规制强度指数与进出口贸易指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中国迫切需要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应对国际经贸领域环境贸易壁垒影响,通过"恰当设计",结合评估来调整政策措施,激发创新,形成新的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出口贸易 对外经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甘家武 龚旻 冯坤媛
中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又加重了环境的恶化,使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了解决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中国制定了环境规制政策,以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污染减少的"双赢"。文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双重红利"视角出发,研究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发现:我国环境规制政策没有实现"绿色红利",但实现了"蓝色红利",即中国的环境规制政策并没有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甘家武 龚旻 冯坤媛
中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又加重了环境的恶化,使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了解决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中国制定了环境规制政策,以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污染减少的"双赢"。文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双重红利"视角出发,研究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发现:我国环境规制政策没有实现"绿色红利",但实现了"蓝色红利",即中国的环境规制政策并没有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尹平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可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动生成和瞬间完成,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经常出现失灵。治理市场失灵的方式是政府规制,而防治政府失灵的重要手段则是审计规制。审计规制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广阔的活动领域和独特的作用方式。要充分释放国家审计内聚能量,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速国家审计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战略转型,完成盘整现有资源、深化精品与发展特色、调整工作布局、优化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改进技术方法、提高人员素质、提升管理水平、创新审计理论与教育等多重变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菲琼 王寅
本文提出了技术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机理系统,揭示了合理的技术结构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良性转变,而保持合理技术结构的关键就是提升高等技术的研发投入效率。选取中国长三角地区的面板数据,以效率为视角将技术结构纳入投入要素,采用基于投入产出效率的DEA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经济发展方式最终是由技术结构系统内生出来的高等技术研发效率所决定的。针对效率损失,计算出了技术结构的改进值作为参照。最后,针对上述地区合理利用技术结构的现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郭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问题。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制约性因素往往可以归因于政策环境。因此,政策环境是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然而,改革政策环境不存在一步到位的方案,必须深入政策环境内部分析,充分考虑既得利益者的抵制与人民群众的支持。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政策环境 要素价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于倩 江晴
通过梳理国内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文献发现,目前对于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已有研究多局限在对于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类型的界定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难点和路径的角度,从优化产业结构、承接产业转移的视角系统探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成果非常鲜见。本文试图引入协同演化理论,从研究承接产业转移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协同演化特征、方程和路径的角度入手,探讨承接产业转移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互动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飞 许璐璐 陈传明
土地征用制度是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是形成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制度原因。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改革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新型土地征地制度也必须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土地征用制度 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灵
当前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成为经济增长新常态的重要内容,但是这样的转变无法依靠市场自发完成,必须依靠国家制定有效的环境规制手段引导企业的生产行为来实现。文章分析了环境规制政策促进经济转型的机制,认为环境规制政策应通过改变企业生产成本和影响产业集中度两个方面促进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并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以及循环经济转型升级,从而提升产业的综合效益,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增长 新常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建 白婉婷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3—2020年的数据,系统构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并将环境规制异质性纳入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构建非线性动态门槛模型,考察在不同环境规制门槛下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总体上升而局部波动的趋势,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门槛效应,较低的环境规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而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并跨过阈值,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抑制区域的碳排放。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环境规制 碳排放 动态门槛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春光
如今,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大力开发资源,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其生态环境严重失调。而提倡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则可以有效改善此现状,使得人与自然能够维持和谐相处。低碳经济侧重于运用新技术、新能源等方法,以此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所以,将低碳理念运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使得资源与环境相结合,有效解决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可是,低碳农业的发展方式尚不完善,在实际发展程中,存在着一些阻碍因素,需加以克服,以低碳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鸣
如果说近代的中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落伍者,1949年后的中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跨越者、传奇者,那么21世纪的中国将成为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创造者、创新者和辉煌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人类社会继转向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以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为背景,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运行机制的内涵特征、体系与构建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运行机制 构建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卫斌 苏剑 周晔馨
从能源环境视角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本文运用DEA提出一种量化测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成效的方法,并选取30个省(市、自治区)2006—2012年面板数据,测算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总体效果与地区差异。研究发现,自2006年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绿色化程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十一五"期间年均进展速率为6.4%",十二五"前两年的年均进展速率为6.2%。分地区看,北京和上海等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成效较为显著,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可持续绿色发展之道;新疆和青海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展较为缓慢,甚至在个别年份出...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唐龙
中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转型国家。"体制改革"是中国这类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特有的制度创新,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有其自身特定的经济背景和问题指向。从制度-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角度对新古典主义经典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与制度经济学派、演化经济学、转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五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见解进行评述,以期对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所启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