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3)
2023(9839)
2022(8265)
2021(7480)
2020(5991)
2019(13392)
2018(13335)
2017(24577)
2016(13390)
2015(15235)
2014(15413)
2013(15554)
2012(15217)
2011(14375)
2010(14986)
2009(14049)
2008(13992)
2007(12832)
2006(12116)
2005(11379)
作者
(43260)
(36201)
(35926)
(34341)
(23276)
(17307)
(16310)
(13996)
(13834)
(13042)
(12687)
(12192)
(11912)
(11881)
(11577)
(11004)
(10755)
(10475)
(10455)
(10449)
(9717)
(9008)
(8870)
(8370)
(8255)
(8166)
(8138)
(7960)
(7552)
(7183)
学科
(79279)
经济(79211)
管理(35520)
(30758)
地方(24714)
(23045)
企业(23045)
中国(22960)
方法(20849)
(18955)
(17738)
数学(17231)
数学方法(17012)
业经(16542)
地方经济(15578)
(12916)
农业(12423)
(12176)
(11945)
金融(11945)
环境(11552)
(11379)
(11360)
银行(11353)
(11131)
(11020)
(10761)
贸易(10748)
理论(10350)
(10220)
机构
大学(208065)
学院(208000)
(90308)
经济(88274)
研究(83517)
管理(70306)
中国(63398)
理学(57386)
理学院(56579)
管理学(55500)
管理学院(55098)
科学(51808)
(47183)
(44860)
研究所(40177)
(40046)
(37242)
中心(36480)
(34657)
(31345)
北京(31257)
师范(31031)
财经(30378)
(29438)
业大(28996)
农业(28761)
经济学(28249)
(28015)
(27261)
(26965)
基金
项目(125012)
科学(96253)
研究(91750)
基金(86798)
(76336)
国家(75648)
科学基金(62534)
社会(57708)
社会科(54587)
社会科学(54573)
(49754)
基金项目(44251)
(41280)
教育(41085)
自然(38106)
自然科(36996)
自然科学(36981)
编号(36939)
资助(36481)
自然科学基金(36293)
(33889)
成果(32037)
重点(29013)
课题(27416)
发展(27284)
(26855)
(26542)
(24612)
国家社会(23922)
创新(23196)
期刊
(120173)
经济(120173)
研究(70486)
中国(52005)
(35924)
学报(35911)
科学(31911)
(29773)
管理(29624)
教育(27209)
大学(26376)
农业(24556)
学学(24322)
(22119)
金融(22119)
技术(19459)
经济研究(19310)
业经(18321)
财经(16297)
问题(15064)
(14359)
图书(13626)
(13056)
(11854)
技术经济(11704)
世界(11511)
资源(11114)
国际(10909)
书馆(10165)
图书馆(10165)
共检索到353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肖安宝  
资源哲学是对"以物为本"经济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对"以人为本"新的发展方式的探索。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经济增长依赖于"以物为本"的增长方式——资本和自然资源对GDP的贡献额大于劳动本身,由此产生生态和民生等问题,并在根本上割裂了人自身的属性。资源哲学突出"以人为本"的资源观——人作为资源不断生成的原动力,强调经济发展方式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促进市场力量、政治力量与文化伦理力量的有机统一,走科学发展道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喜峰  
水资源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生态衰退等普遍存在并且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水资源资产管理制度被视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制度性创新之一。由于我国特殊的应对水资源问题和深化水利改革的需要,水权制度的广泛应用、土地制度和农村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水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产生背景。然而,水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仍然存在四个难题:存在性难题、范畴性难题、公平性难题、研究范式难题。由于经济学中资产产权理论的局限性,本文从马克思哲学的经典理论,唯物史观出发,认为唯物史观是从社会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角度解释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强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卫东  
《资本论》之所以能够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就在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的运用。《资本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客观逻辑 (关于客观对象自身发展辩证法的思想形式 )和主观逻辑 (关于思维自身的辩证法的思想形式 )的统一 ,马克思将辩证法作为其逻辑和认识论的灵魂 ,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对一种具体的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 )和一门具体科学 (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 ,不仅使辩证法哲学得到充分而严格的验证 ,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曦辉  许建康  
基于唯物史观,马列主义对民族问题的阶级分析对于突破民族经济学研究的诸多难点,在方法论上具有引领作用。引入制度因素的域观经济学,有助于民族经济学的理论建设。民族经济学应在批判西方主流经济学普适原理及"文明冲突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对本学科建设提出的更为迫切的纲领性要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国山  
休谟的经济思想建立在他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他总是试图从人的特性和需求出发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休谟的这种研究思路对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构建有以下几点借鉴意义:第一,构建人的发展经济学必须以研究人本身为出发点;第二,必须清楚地阐述技术进步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与人的精神需求之间的关系;第三,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任何一种理论的局限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慧平  黄明理  
近年来,学界对恩格斯相关重要文本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国内外学者在恩格斯哲学的地位与作用的解读上仍存在较大分歧,相对于持续聚焦的马克思哲学研究而言,对恩格斯哲学的研究仍有很多理论问题尚待深化。唐正东教授所著的《青年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可以被视为回应上述挑战的力作之一。唐教授长期从事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独到的理解。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法运  
0引言众所周知,在人类的信息交流过程中,接受者一方由于决策和行为的需要自觉不自觉地选择着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在情报过程中,信息由信息源发出,经情报机构处理后再由各种传播渠道传递给接受者。由于社会信息数量大,且用户的信息需求是个别的、特定的,因此在情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海霞  胡晓燕  
习近平绿色发展观在全球生态问题突显、我国存在比较严峻的生态问题背景下孕育而生。习近平绿色发展观拥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基础,具体表现为强调唯物主义自然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整体性的原则,把绿色发展作为系统工程;强调唯物的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矛盾的分析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辩证统一;强调生产力的作用,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强调唯物史观的群众观,明确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存德  
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及其价值取向,并认为树立正确的道德伦理观、生态哲学观和资源价值观是实践主体行为公平性、协同性和高效性的哲学观基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义成  
把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与“资源经济”绝对对立起来 ,把前者描绘成完全超越资源配置问题的生产形式 ,似乎它只以摆弄知识为职能 ,是不对的。我国目前出版的一些知识经济读物 ,无分析地宣传这种片面之见 ,受到一些社会科学家的批评 ,值得注意。对于西方一些学者在知识经济研究中片面地鼓吹超市场经济论 ,“主权弱化论” ,应保持应有警惕。我国有的自然科学技术专家在自己不很熟悉的社会经济问题上屡讲偏论 ,已成“公害” ,望其自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韩冬云  张宝香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论述,自始至终贯穿和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精华,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石的。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原理,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哲学依据;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关于文化的社会功能及作用的基本观点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哲学依据和理论来源;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基础。困此,在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就要成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忠实履行者。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宝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盛进洪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提倡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更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的呼声不断高涨。在思想理论层面,人们开始寻求建立一种能够拨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价值理论范式,引导人们思考并正视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不合理性,以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在价值观层面指导现代经济发展方向的转型,以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能够协调共存。在此情势下,“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应运而生,生态经济学试图通过透析整体的现代经济发展运转体系,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运用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技术、新的产业类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撬动新的生态经济的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西方主流经济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经验主义哲学最早的表现是英国古典经验主义 ,1 9世纪中叶以后表现为科学哲学。本文首先考察了在经济学史中大多数有成就的经济学家对哲学的十分熟悉 ,甚至有的就是经验主义哲学家。其次考察了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哲学家全面主动地介入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学基础的哲学反思 ,即考察了经济学哲学的争论及其成果。最后 ,深入地考察了经验主义哲学内在的认识论特质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科学哲学和经济学哲学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均伟  
本文从古希腊哲学、近代哲学、科学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等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论述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之演变,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