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1)
- 2023(9423)
- 2022(7987)
- 2021(6950)
- 2020(5680)
- 2019(12825)
- 2018(12581)
- 2017(24883)
- 2016(12903)
- 2015(14583)
- 2014(14616)
- 2013(14879)
- 2012(14537)
- 2011(13653)
- 2010(14020)
- 2009(13037)
- 2008(12637)
- 2007(11384)
- 2006(10507)
- 2005(9807)
- 学科
- 济(89267)
- 经济(89203)
- 业(36081)
- 管理(35476)
- 方法(31071)
- 数学(28108)
- 数学方法(28016)
- 企(25712)
- 企业(25712)
- 地方(24962)
- 中国(23448)
- 农(19737)
- 业经(16406)
- 地方经济(15747)
- 农业(14519)
- 财(13951)
- 学(12923)
- 融(12670)
- 金融(12670)
- 贸(12263)
- 贸易(12253)
- 制(12032)
- 发(11921)
- 易(11688)
- 银(11638)
- 银行(11629)
- 行(11336)
- 环境(11163)
- 产业(9512)
- 技术(9386)
- 机构
- 学院(201154)
- 大学(200302)
- 济(101686)
- 经济(99976)
- 研究(75219)
- 管理(74776)
- 理学(63169)
- 理学院(62469)
- 管理学(61770)
- 管理学院(61386)
- 中国(57531)
- 财(44390)
- 京(42388)
- 科学(40360)
- 所(37642)
- 财经(34938)
- 经济学(33665)
- 研究所(33418)
- 中心(33047)
- 经(31696)
- 江(30940)
- 经济学院(30106)
- 农(29727)
- 北京(27672)
- 范(26519)
- 院(26506)
- 师范(26293)
- 财经大学(25748)
- 州(24760)
- 业大(24569)
- 基金
- 项目(123641)
- 科学(99006)
- 研究(93346)
- 基金(90790)
- 家(77245)
- 国家(76578)
- 科学基金(66240)
- 社会(63807)
- 社会科(60790)
- 社会科学(60780)
- 省(47703)
- 基金项目(46987)
- 教育(42305)
- 划(39413)
- 自然(38788)
- 资助(38192)
- 自然科(37897)
- 自然科学(37890)
- 自然科学基金(37244)
- 编号(35979)
- 发(33279)
- 成果(29762)
- 部(28478)
- 重点(28033)
- 发展(27978)
- 展(27527)
- 国家社会(27304)
- 课题(26261)
- 创(25287)
- 教育部(25260)
- 期刊
- 济(123491)
- 经济(123491)
- 研究(69442)
- 中国(42949)
- 财(32338)
- 管理(29958)
- 农(28184)
- 科学(25518)
- 学报(25438)
- 融(24327)
- 金融(24327)
- 经济研究(21303)
- 大学(20420)
- 学学(19307)
- 财经(19303)
- 教育(19257)
- 农业(19087)
- 业经(18648)
- 技术(18404)
- 经(16766)
- 问题(16091)
- 贸(12834)
- 技术经济(12571)
- 世界(11928)
- 国际(11154)
- 统计(11083)
- 商业(10811)
- 经济问题(10312)
- 经济管理(9877)
- 业(9689)
共检索到324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平 刘世奎
在后危机时期,如何又好又快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一个地区"促转型谋发展"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但是如何转变并把握转变进程,需要根据转变动力的角度进行刻画和评估。文章从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构建了一个评估体系,并根据湖北30年来的实践对该评估体系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这个评估和测算体系较好吻合了湖北发展的实际,评估结果揭示出,当前湖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力量来自于经济结构失衡形成的推力因素,而高新技术等拉力因素则日益疲软。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动力 结构失衡 湖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捷 龚新蜀
基于2000~2011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三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结果显示,农业现代化、工业增加值比重显著促进消费率增长,房地产规模显著阻碍消费率提高;农业现代化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促进作用,"三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常丽 宫秀芬
依据辽宁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基本判断,"十二五"期间既是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结构调整期和最佳追赶期,也是辽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转变、为后工业化时代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整体系统性、要素交互性、运作长期性和政府主导性,因此从经济结构的系统角度分析,辽宁发展方式转变应在主体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空间结构、分配结构和制度要素等方面同时进行。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结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荣荣 吴熙云 郭家欣
该文剖析了"十一五"以来江苏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特征,并与国际国内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源泉理论、卢卡斯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为依据,运用21年时间序列,建立人力资本、科技、能源效率、城市化、产业结构全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多元回归扩展模型,对经济增长进行核算,指出转型升级的制约因子;提出推进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内生动力有效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素芹
本文首先构建了反映经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指标体系,对经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评价。然后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OLS、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着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相互影响效果明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每提高1%,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相应提高1.4314%;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亦具有正面的影响,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每提高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相应提高0.6829%。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蒲晓晔 赵守国
消费、投资、出口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三大动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动力模式,三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具特色。从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来看,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进行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调整,各种动力结构的协调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动力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都阳 王美艳
经济发展阶段变化所引起的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以及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所引起的对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是节能减排政策能否实现与地方政府的发展动机及企业行为激励相容,从而真正得以贯彻的关键。本文通过拟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排放水平从提高到下降的转折点,考察了中国经济内在的节能减排要求。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温室气体的减排来说,被动等待库兹涅茨转折点的到来,已无法应对日益增加的环境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依靠中央政府的决心、地方政府和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动机,加大激励力度,以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
关键词:
减排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中建
传统的要素投入型的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长期低廉的劳动力,表面上看,劳动者地位的提升和劳动者报酬的提高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困难,但在当前却是规避外贸摩擦、降低我国企业过高离职率的有效途径,能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并进而通过扩大内需的方式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和第二次分配中使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通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构建城乡平等的劳动力市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海波 魏啸
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结构升级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在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析分析法对2000~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主成分回归进一步从外贸商品结构、方式结构、主体结构、国内地域结构、国际市场结构等角度揭示和探寻外贸结构升级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最后提出促进外贸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铮
本文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三者的关系入手,探讨三者在理论上的逻辑关系,分析我国现有产业结构状况和技术进步方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问题,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基本战略,并由此提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思路。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 技术创新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继瑞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全新的思想,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但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在美国经济萎缩带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出口增长放缓的新形势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的当务之急。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从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基础工业优化升级、善用已有财力、重提西部大开发等角度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国强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是从高能耗、粗加工、科技含量低的生产发展模式向高科技、精加工、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而投资的增量及其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从投资结构的优化入手。目前,我国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比重过大,严重制约了资金向其他领域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银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重要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实现这个转变需要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支持。一是通过知识创新支持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二是通过知识传播,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意味着,大学无论是在科学发展还是在社会和谐中都起着重大作用、承担着重要责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欢进
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从非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从非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从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从片面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全面型经济发展方式;从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形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