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6)
- 2023(14455)
- 2022(12210)
- 2021(11219)
- 2020(9091)
- 2019(20559)
- 2018(20412)
- 2017(37808)
- 2016(20680)
- 2015(22979)
- 2014(22923)
- 2013(22429)
- 2012(21760)
- 2011(20024)
- 2010(20644)
- 2009(19354)
- 2008(19328)
- 2007(17670)
- 2006(16235)
- 2005(15256)
- 学科
- 济(103819)
- 经济(103715)
- 管理(58660)
- 业(55649)
- 企(45768)
- 企业(45768)
- 方法(33203)
- 中国(30282)
- 数学(28129)
- 地方(27946)
- 数学方法(27759)
- 农(24412)
- 学(22998)
- 业经(22712)
- 财(21790)
- 制(21706)
- 银(18252)
- 融(18214)
- 金融(18214)
- 银行(18203)
- 技术(18127)
- 行(17693)
- 地方经济(16819)
- 农业(16270)
- 贸(15840)
- 贸易(15826)
- 体(15701)
- 易(15217)
- 理论(14704)
- 发(14310)
- 机构
- 大学(304910)
- 学院(304247)
- 济(132405)
- 经济(129619)
- 研究(119688)
- 管理(105779)
- 中国(90784)
- 理学(88532)
- 理学院(87362)
- 管理学(85660)
- 管理学院(85081)
- 科学(73121)
- 京(67236)
- 所(63555)
- 财(62364)
- 研究所(57154)
- 农(56314)
- 中心(51900)
- 江(49659)
- 财经(47345)
- 业大(44244)
- 农业(43875)
- 北京(43742)
- 院(43059)
- 经(42830)
- 范(42149)
- 经济学(41852)
- 师范(41594)
- 州(39432)
- 省(38599)
- 基金
- 项目(190613)
- 科学(148897)
- 研究(136957)
- 基金(136017)
- 家(121175)
- 国家(120126)
- 科学基金(100496)
- 社会(87562)
- 社会科(82973)
- 社会科学(82952)
- 省(75610)
- 基金项目(70132)
- 自然(63764)
- 划(63726)
- 自然科(62298)
- 自然科学(62276)
- 教育(62223)
- 自然科学基金(61195)
- 资助(56591)
- 编号(52448)
- 发(46881)
- 成果(44723)
- 重点(44432)
- 部(41416)
- 创(41075)
- 课题(39715)
- 创新(38828)
- 发展(37367)
- 国家社会(36789)
- 展(36784)
- 期刊
- 济(164322)
- 经济(164322)
- 研究(103112)
- 中国(73257)
- 学报(52938)
- 农(52896)
- 科学(47856)
- 财(47809)
- 管理(45277)
- 大学(39740)
- 教育(38322)
- 学学(37338)
- 农业(35332)
- 融(35014)
- 金融(35014)
- 经济研究(27514)
- 技术(27494)
- 财经(25323)
- 业经(24917)
- 经(22154)
- 问题(20698)
- 业(19195)
- 贸(17007)
- 技术经济(16808)
- 世界(15668)
- 国际(15595)
- 科技(14895)
- 版(14544)
- 统计(14405)
- 商业(13874)
共检索到500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逄锦聚
我觉得,要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应判断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国家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认识,采取什么思路和措施。这是应该认真回答的问题。我后面讲三个事。第一个我说说分析矛盾的两个方法,如何把握。我们的矛盾是什么,有两个思路,两个方法,一个方法是大家熟悉的,就是供给和需求的方法。总需求大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冰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冰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中央一号文件 农业 主要矛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报告中,阐述了对于我国所处时代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成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现代化宏伟事业的战略性认识依据和设计指导方略的关键性原点。"新时代":与时俱进中的历史方位新判断、新指南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的显著标志,是历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历史方位 社会主要矛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邢小丽
《转型的动力——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书由广东经济出版社于2019年1月出版,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编著。全书分10个章节,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形成的时代背景,到理论渊源,再到政策实践;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到改革重点、任务,再到政策措施;以及探索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村产业融合、农业科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含琳
不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把对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和结构分析作为经济学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支点。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历届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对经济发展主要矛盾问题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提出了大量著名的论述,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主要矛盾理论体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如何准确判断和把握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深入研究矛盾的内涵、形式和作用机制,判断矛盾的主要方面,并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这不仅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繁荣,而且对于国家经济战略和政策体系的创新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关系,认为认识判断和决策化解主要矛盾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总量控制与结构优化并重的方针,注重对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区别不同情况和不同区域,进行分类指导,选择多元的战略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主要矛盾 总量矛盾 结构矛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伟民
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对2016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更重要的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重点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供给侧改革的思想,从形势的判断、问题的诊断、工作的思路,到重点任务、改革举措、重大原则,提出了逻辑严谨、系统完整、方向明确、操作性强的一揽子方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问题导向的思想方法,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士明 刘国华 郁志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10%左右,到1995年底,提前五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翻两番的目标。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由来已久的结构性失衡的矛盾未能得到有效缓解,“大而全”、“小而全”的不合理重复建设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发展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定程度上的分散投资和重复建设所造成的结构性供求失衡,是在所难免的,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伴生着结构性的不断调整和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开 聂倩 贺璇 王声啸
文章梳理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判断和政策主张,对国内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框架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综述、对比和评价。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所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开 聂倩 贺璇 王声啸
文章梳理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判断和政策主张,对国内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框架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综述、对比和评价。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所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慧玲
"供给侧"涵盖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循环所构成的物质生产系统,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所推动;生产关系的本质是社会利益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利益关系属于商品价值关系演进的历史范畴。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在于促进价值生产水平,提升价值实现能力,既尊重商品经济的价值运动规律,又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及政府的作用,从调整生产关系出发,落脚于理顺社会利益关系,从而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再生产各方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朝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平稳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仇保兴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八对矛盾,即土地的分散、细碎化经营和现代化农业需要规模经营的矛盾;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乡镇企业活力退化和现代企业要求机制创新的矛盾;农业技术推广的老体制和农民对科技新需求的矛盾;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机制不全和当前农业基础设施短缺的矛盾;家家生产、村村“冒烟”和城乡、工农、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矛盾;农业的高风险和低保护程度的矛盾;现代农业需要高组织度、需要政府推动和当前基层组织软、弱、散的矛盾。本文针对上述八个相互关联的矛盾,就解决矛盾的对策作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