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4)
- 2023(11037)
- 2022(8880)
- 2021(7886)
- 2020(6270)
- 2019(14078)
- 2018(14035)
- 2017(26435)
- 2016(14354)
- 2015(16083)
- 2014(16484)
- 2013(16213)
- 2012(15604)
- 2011(14410)
- 2010(14835)
- 2009(13934)
- 2008(13435)
- 2007(12272)
- 2006(11449)
- 2005(10875)
- 学科
- 济(82488)
- 经济(82413)
- 管理(36746)
- 业(34247)
- 地方(25923)
- 企(24709)
- 企业(24709)
- 中国(24425)
- 方法(21001)
- 农(20229)
- 业经(17963)
- 数学(17838)
- 数学方法(17717)
- 地方经济(16100)
- 学(15933)
- 农业(14219)
- 制(14128)
- 融(13325)
- 财(13319)
- 金融(13318)
- 银(13228)
- 银行(13206)
- 行(12933)
- 发(12517)
- 环境(11334)
- 贸(11234)
- 贸易(11223)
- 体(11065)
- 易(10706)
- 产业(10111)
- 机构
- 学院(212572)
- 大学(209239)
- 济(97675)
- 经济(95650)
- 研究(84823)
- 管理(73181)
- 中国(64742)
- 理学(60353)
- 理学院(59586)
- 管理学(58652)
- 管理学院(58248)
- 科学(49098)
- 京(46311)
- 财(44433)
- 所(44155)
- 研究所(39463)
- 农(37218)
- 中心(37017)
- 江(35218)
- 财经(33501)
- 经济学(30768)
- 院(30520)
- 北京(30174)
- 经(30123)
- 范(29989)
- 师范(29651)
- 业大(28658)
- 农业(28550)
- 州(27968)
- 经济学院(27186)
- 基金
- 项目(129638)
- 科学(101115)
- 研究(98284)
- 基金(90547)
- 家(78837)
- 国家(78115)
- 科学基金(65408)
- 社会(63198)
- 社会科(59851)
- 社会科学(59839)
- 省(52538)
- 基金项目(46356)
- 教育(44120)
- 划(43185)
- 编号(39872)
- 自然(38287)
- 自然科(37333)
- 自然科学(37324)
- 资助(37052)
- 自然科学基金(36629)
- 发(35329)
- 成果(33936)
- 课题(30034)
- 重点(29948)
- 发展(29084)
- 展(28627)
- 部(27929)
- 创(26501)
- 国家社会(26336)
- 性(24964)
- 期刊
- 济(126863)
- 经济(126863)
- 研究(74345)
- 中国(52628)
- 农(36153)
- 财(33579)
- 学报(31821)
- 管理(30634)
- 科学(29654)
- 教育(27125)
- 融(24826)
- 金融(24826)
- 农业(24212)
- 大学(24208)
- 学学(22798)
- 经济研究(21472)
- 技术(20590)
- 业经(20209)
- 财经(17608)
- 问题(16036)
- 经(15468)
- 业(12292)
- 贸(12225)
- 世界(12042)
- 技术经济(11883)
- 国际(11216)
- 商业(10645)
- 经济问题(10434)
- 统计(10262)
- 坛(10038)
共检索到358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秋宝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中,20世纪9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入新世纪以后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而又明确提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从突出速度的高速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适度经济增长转变;而转向适度经济增长,则必须突破对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 路径依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佳贵 黄群慧 张涛
本文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因素归结为7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动力;大众消费时代来临,消费需求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最稳定的因素;对外开放的深化,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储蓄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丰富的劳动力供给和日益提高的劳动力素质成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本要素;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模式”的经济体制改革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奇迹。同时,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失衡的压力、来自分配差距扩大的压力、面临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和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压力。综观中国经济的全局,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还没有...
关键词:
中国经济 高速增长 和谐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平 陆明涛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再次下滑,此次经济增速下滑是内外部环境变化的结果,并由于全球经济重新整合、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中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质等因素将持续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此次减速是不同于周期性减速的结构性减速。这意味着中国赶超式增长模式即将终结,发展阶段演进和发达地区增长乏力,预示中国经济将迎来增长模式转型。为应对结构性减速带来的挑战,中国经济可通过结构化改革和促进内生经济增长实现稳速增效,即通过结构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鼓励创新、促进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提高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闻潜
一、总量控制的关键所在 在宏观调控体系中,总量控制的使命,是谋求社会供给和社会需求的平衡。为实行总量控制,必须适度调节经济增长率,而在当前还需要协调它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实际经验证明,如何协调这两方面之间的关系,是实行总量控制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组织经济运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郝团虎
二战后出现了许多高速增长的经济体,本文以十年为一个单元,追踪了这些经济体的发展与贡献,认为其经济发展实践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发展实践 发展理论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祁京梅
1979~201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过分依赖外需的高增长动力被弱化,同时经济依赖廉价丰富生产要素的高增长时代趋于结束,经济运行进入了一个拐点转折期。经过最近几年的调整转型,可以确认,我国经济增长逐渐由过去的高增长步入中速增长时期。未来一个时期将会维持6%~8%的中速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三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庆年
自改革开放至今的二十多年中 ,中国经济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然而 ,中国这种渐进式的改革如何进一步发挥其优势 ,再创奇迹 ,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一大挑战。本文通过对相关经济增长理论和中国目前经济发展困境的论述 ,比较了这些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巨大贡献及其对理论的指导作用 ,并结合中国的经济状况 ,推导出既能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又能发展高新技术的复合型经济发展道路 ,即将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高新科技产业结合的协调发展之道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谷书堂 刘迎秋
总结我国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率变动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我国经济的适度增长及其跳跃式发展,这是颇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事情。一、对我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实证描述与评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丹
一、经济适度增长及外贸优先增长理论对外贸易的优先增长,是指进出口增长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经济增长率。人们常说外贸是经济增长的"加速器"。让对外贸易优先增长,对于经济运行可起到加速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学慎
宏观调控应以实现经济持续高增长为目标,要求经济增长必须是适度的,适度增长是实现持续高增长的唯一途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4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这一预期目标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上,有利于搞好宏观调控,从过去追求高速的经济增长调整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飞 李宇
以量的节约和质的节约的分类方式讨论节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把节约和资源消耗的外部性问题纳入经济增长。辽宁的数字验证了节约投入与绿色 GDP 之间的协整关系和单项 Granger 因果关系。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评价了辽宁各市节约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对辽宁节约型经济的整体情况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辽宁发展节约型经济的"4环"发展模式。
关键词:
节约 节约型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萍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郑萍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有本质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是指一国的GNP按一定比率的增长,简单地说,是指货物和劳务更多地产出,是一个经济上单纯的数量增长的经济过程。经济发展(economicdev...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民 张荣 周立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吉川洋
1994年3月29~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于北京举办了第五次中日经济学术讨论会,30多位中日经济学家围绕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这一总题目,结合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中国的经济现实,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会议代表的论文将在本刊和《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年第6、7期陆续摘要发表。 本刊在此集中刊登三篇日本学者就经济增长、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社会收入分配方面的中日比较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