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4)
2023(8468)
2022(7087)
2021(6206)
2020(4928)
2019(10901)
2018(10807)
2017(20088)
2016(10753)
2015(12168)
2014(12354)
2013(12357)
2012(12231)
2011(11400)
2010(11773)
2009(10898)
2008(10629)
2007(9608)
2006(8948)
2005(8574)
作者
(34318)
(28644)
(28609)
(27111)
(18546)
(13650)
(13040)
(11070)
(10849)
(10421)
(9982)
(9495)
(9362)
(9324)
(9210)
(8720)
(8514)
(8180)
(8163)
(8116)
(7505)
(7219)
(7030)
(6678)
(6631)
(6494)
(6451)
(6269)
(6032)
(5787)
学科
(71635)
经济(71587)
管理(24660)
地方(24010)
(23121)
中国(20454)
方法(17962)
(16969)
企业(16969)
业经(15300)
地方经济(15280)
(15093)
数学(14467)
数学方法(14371)
(13469)
(11185)
农业(10921)
(10501)
金融(10498)
(9717)
银行(9700)
(9595)
(9521)
环境(9375)
(9309)
产业(9031)
(8822)
(8786)
贸易(8776)
(8300)
机构
学院(166412)
大学(163938)
(78036)
经济(76512)
研究(68442)
管理(54409)
中国(50675)
理学(44807)
理学院(44119)
管理学(43445)
管理学院(43114)
科学(40911)
(36268)
(36209)
(33221)
研究所(32571)
(30283)
中心(29239)
(27137)
财经(25366)
经济学(25317)
(24641)
师范(24371)
(23839)
北京(23721)
农业(23492)
(22787)
业大(22514)
经济学院(22311)
科学院(21911)
基金
项目(100412)
科学(78686)
研究(74726)
基金(70853)
(61817)
国家(61234)
科学基金(51025)
社会(48676)
社会科(46136)
社会科学(46127)
(41132)
基金项目(36375)
(33844)
教育(32890)
自然(30070)
(29488)
编号(29370)
自然科(29320)
自然科学(29314)
自然科学基金(28777)
资助(28424)
成果(25187)
发展(24292)
(23894)
重点(23480)
课题(22371)
(21190)
(20740)
国家社会(20331)
创新(19442)
期刊
(103927)
经济(103927)
研究(58582)
中国(40765)
(30560)
学报(26845)
科学(24727)
(23852)
管理(23811)
农业(20553)
教育(20160)
大学(19791)
(18651)
金融(18651)
学学(18650)
经济研究(17603)
业经(16070)
技术(15122)
财经(13862)
问题(13159)
(12237)
(10822)
世界(10122)
(9917)
技术经济(9737)
国际(9092)
商业(8691)
经济问题(8599)
经济管理(8187)
改革(8041)
共检索到281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子乐  林建浩  
文化差异作为影响经济发展差距的深层因素,是推行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的客观约束。跨国研究认为基因的代际遗传与文化的垂直传递是并行的,进而以基因距离刻画文化差异。但本文综合遗传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的证据显示,在儒家文明圈中,基因与文化的对应关系由于文化横向传播而被打乱,而方言作为区域文化的载体能兼顾垂直传递和横向传播。为此,本文根据汉语方言的特点以及语言学波浪理论构建语言距离指标测度文化差异,实证研究表明,与基因距离相比,语言距离所包含的噪音更小,对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文化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子乐  林建浩  
文化差异作为影响经济发展差距的深层因素,是推行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的客观约束。跨国研究认为基因的代际遗传与文化的垂直传递是并行的,进而以基因距离刻画文化差异。但本文综合遗传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的证据显示,在儒家文明圈中,基因与文化的对应关系由于文化横向传播而被打乱,而方言作为区域文化的载体能兼顾垂直传递和横向传播。为此,本文根据汉语方言的特点以及语言学波浪理论构建语言距离指标测度文化差异,实证研究表明,与基因距离相比,语言距离所包含的噪音更小,对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文化差异对于地区收入差距同时具有阻碍效应和直接效应。一方面,各地与技术前沿的文化差异通过影响信任和沟通等因素阻碍技术扩散,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但在人口流动、普通话推广等背景下,这一效应正在明显下降;另一方面,语言距离所代表的地域文化和商业精神的差异直接影响地区收入差距,且具有较强的时间持续性,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实证发现是直接效应的有力证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莫成凡  
同在东北亚文化圈中的日、韩、俄、蒙、中5个国家有着相同的儒学文化和相近的地理文化这种宏观文化氛围,而各国间不同的语言所引起的文化因素的微观差异使这一地区呈现出国家和区域特色。文化背景不同,其价值观、道德观就不一样,而由此所产生的不同发展理念,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东北亚5国由于地理上的接近以及汉字文化和儒学、佛教的影响,使各方在沟通和理解上比较容易,这种文化同质性是东北亚各民族进一步发展固有文化传统,建设和平共处、文化交融、互利互助、经济合作、繁荣共享的区域构架的基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大立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地困扰着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东中西经济协调发展,国家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然而,通过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非但没有明显缩小,反而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造成这种差距持续、加速扩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本文就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与其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东、中、西经济发展差距与其民营经济发展差距呈强正相关性。从而证实了有些学者所提出的“东中西经济发展差距的本质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的论断。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苏良军  黄渝祥  
论文从实证方面对苏南苏北间的经济发展不平差距的基本状况作出了历史考察与总结,借助计量经济模型求解出各因素对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贡献程度,进而总结出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这对指导江苏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钟  李俊雨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态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门槛效应。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研发强度越大,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作用效应越明显;“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程度扩大,也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为此,论文探讨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德颐  
先富带动后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的长期国策。但由于各种原因,地区发展差异一直存在,当前我国南北发展差距日益扩大,逐步成为地区发展差距中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使用全国各省区2003-2017年数据,分别运用截面回归和面板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各因素对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地处南方或北方并不对经济发展构成显著影响,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主要由要素资源投入的数量及效率差异导致。北方省区更依赖资本投入,而南方省区对劳动的依赖性更强;地理位置、行政地位等均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作用。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启仿  
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两种因素分解方法,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1978年—2000年,从三次产业的层面来看,第二产业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第一因素,但其贡献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是第二位因素,其贡献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第一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化几乎不起作用;从空间层面来看,地带间差距始终是影响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决定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伟祁  李大胜  闫玉科  
选取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影响,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初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后期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两大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中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正快速逼近“U”型拐点,其他地区离拐点仍有一定距离且逼近速度缓慢。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规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怀振   苏群  
文章从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双重视角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均为“倒U”型;在区域异质性方面,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但是对于中部地区而言,这种作用效果却恰好相反;门槛效应显示,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城乡经营性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存在不同效果的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杨帆   王业强  
数字经济发展对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者产生差异化影响,技能工资差距因此发生重要变化。在理论方面,构建一个包含数字经济技术特征的生产函数,提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行业结构效应和技能提升效应扩大技能工资差距。在实证方面,利用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和各省级行政区宏观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1)已有的技能工资差距较大,但其随时间逐步得到缓解。(2)数字经济发展产生技能工资溢价,其程度与技能水平差距正相关。(3)对外贸易改善技能工资不平等状况。(4)存在相当程度且“顽固”的性别工资差距与合同工资差距。(5)数字经济发展在技能密集型行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产生更大的技能工资差距。研究为新的经济形态下缩小工资收入差距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坤木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且呈现继续扩大趋势。这种差距扩大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而产生 ,并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呈现加快趋势。为了避免这种趋势长期发展下去 ,中国政府应从有利于发展经济的角度 ,从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和最终消除两极分化出发 ,正确有效地处理好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光碧  
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失衡、环境破坏、尤其是地区间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优势之间的差距更加突出,生态环境破坏突出,投资结构不尽合理,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尽快有效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胜强  周兵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带有国际性的普遍现象,也是经济学重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回顾,并作出简单的评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