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20)
2023(19558)
2022(16871)
2021(15489)
2020(13060)
2019(29630)
2018(29322)
2017(55921)
2016(30317)
2015(33681)
2014(33449)
2013(32977)
2012(30451)
2011(27634)
2010(27634)
2009(25311)
2008(24308)
2007(21274)
2006(18754)
2005(16566)
作者
(90055)
(75224)
(74445)
(70762)
(47571)
(36117)
(33687)
(29512)
(28598)
(26544)
(25540)
(25274)
(23924)
(23674)
(23116)
(22978)
(22288)
(22232)
(21484)
(21378)
(18813)
(18497)
(18176)
(17206)
(16931)
(16652)
(16535)
(16458)
(15207)
(14710)
学科
(135861)
经济(135731)
管理(85205)
(80476)
(64873)
企业(64873)
方法(55568)
数学(48375)
数学方法(47793)
中国(35152)
(34509)
地方(31973)
(29622)
(29396)
业经(28744)
农业(23675)
(22776)
贸易(22762)
环境(22745)
(21985)
(21496)
(19448)
技术(19448)
理论(19264)
(18783)
银行(18711)
(18637)
金融(18634)
(18180)
财务(18100)
机构
大学(432139)
学院(431474)
(177774)
经济(174164)
管理(166694)
研究(151664)
理学(144553)
理学院(142872)
管理学(140201)
管理学院(139454)
中国(111330)
科学(96041)
(92443)
(77531)
(77512)
(77491)
研究所(71055)
业大(68656)
中心(67987)
(62761)
财经(62453)
农业(60983)
北京(58195)
(56958)
(56833)
师范(56268)
(55012)
经济学(53785)
(50797)
经济学院(48257)
基金
项目(298997)
科学(233798)
基金(216496)
研究(211917)
(191676)
国家(190120)
科学基金(161880)
社会(134276)
社会科(127281)
社会科学(127249)
(117030)
基金项目(114923)
自然(107128)
自然科(104615)
自然科学(104587)
自然科学基金(102688)
(99051)
教育(96882)
资助(89225)
编号(84651)
重点(67545)
成果(67088)
(66802)
(64898)
(61722)
课题(58625)
科研(57751)
创新(57710)
计划(55611)
国家社会(55570)
期刊
(196813)
经济(196813)
研究(125264)
中国(81912)
学报(74714)
(70031)
科学(66903)
管理(61367)
(57808)
大学(55809)
学学(53035)
农业(48200)
教育(43992)
技术(37511)
(36014)
金融(36014)
经济研究(32201)
业经(31971)
财经(30505)
(26269)
问题(25406)
(24686)
技术经济(21556)
科技(21537)
图书(21036)
(20778)
资源(20148)
商业(19542)
统计(19379)
业大(19368)
共检索到633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力菲  张晓涛  
当代中国,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日益严峻的环境威胁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尽管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提出多年,但却并没有向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在肯定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地区发展的不均衡、要素分配的不均衡、地区分工的差异性和人均收入的不均衡都将制约环境污染防范、控制、治理的效率。采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回归方程,对中国30个省份1995~2012年人均GDP和5类环境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环境污染规律与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婧  马君健  陈庆锋  管清花  高新国  丁世刚  刘伟  李青  
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了1989~2009年的淄博市环境与经济数据,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人均GDP与人均污染物排放量模型,对淄博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研究。研究发现,淄博市EKC不完全符合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其中工业废水曲线近似于倒U形曲线的左半部分,尚未到达转折点;工业废气曲线呈现出倒U形曲线特征,人均GDP近5万元时出现转折点;工业固废曲线呈现出U形+倒U形的波浪式。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邓荣荣  张翱祥  
数字经济为政府治理、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数字经济发展是否抑制了环境污染是亟需解答的问题。文章基于中国285个城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了城市各类环境污染物的排放,运用工具变量估计、引入外生政策冲击、替换解释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发展对不同污染物的降低作用有所差异,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降低效应最明显,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排放量次之,对PM_(2.5)浓度的降低效应最小。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绿色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是数字经济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机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周边城市各类环境污染物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污染减排效应相比中、西部地区更大,且数字经济发展仅在东、中部地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的内容丰富了有关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对有关数字经济研究的有效补充,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助力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实证依据,同时为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污染减排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丽丽  王佳  胡梦泽  
本文基于20002015年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3个环境污染指标和人均GDP经济发展指标数据,利用VAR模型,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2)工业废气排放、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和工业废水排放均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因;(3)环境污染对工业经济发展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中工业废气污染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滞后时间为6个月;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对工业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丽丽  王佳  胡梦泽  
本文基于2000~2015年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3个环境污染指标和人均GDP经济发展指标数据,利用VAR模型,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2)工业废气排放、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和工业废水排放均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因;(3)环境污染对工业经济发展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中工业废气污染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滞后时间为6个月;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是正向的,滞后时间为5个月。工业废水污染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是负向的,滞后时间为5个月;(4)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最大,其次为工业废水,最后为工业废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红军  孙涛  白林  张坤  
文章以江苏省为案例研究对象,将环境污染视为环境资源的生产投入,建立了环境资源生产函数模型。对实证数据进行了ADF单位根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显示研究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针对生产函数中多重共线性的问题,采用岭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出环境资源投入对区域经济产出的经济贡献度为7.0%,远远大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应该以环境资源投入的经济贡献为基础,完善环境相关税费和环境治理投入标准;改变以GDP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模式,引入生态环境考核指标;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本的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君  刘尚俊  田宝龙  
利用中国1983—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计量实证模型,采用较为前沿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深入研究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论有:第一,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规模的影响整体上呈倒"U"型,即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就业规模先下降后上升,但环境污染水平对不同产业的就业人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下降,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第二,环境污染水平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是不合理的,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减少,就业结构向第二产业集中,导致就业结构的转变不合理;第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业规模会逐渐提高,其中,第三产业就业规模的提高幅度最大,促使就业结构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变,使得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俊红  聂亮  
以往研究虽然关注了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却忽略了能源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改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将环境变量纳入能源效率分析框架内,采用EBM-DEA模型测算了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路径依赖性;与未考虑环境污染相比,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如果不考虑能源效率提升的环境污染改善效应,将会低估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结论为提升中国能源效率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斌  曹万林  
本文在脱钩指数的基础上把脱钩弹性系数分解为规模脱钩弹性、技术脱钩弹性和结构脱钩弹性,详细分析了我国1991—2011年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脱钩关系。发现规模脱钩弹性和技术脱钩弹性在1990—2011年间基本都处于强脱钩状态,结构脱钩弹性和总的脱钩弹性系数变化幅度较大,但大致都经历了弱脱钩—复钩—强脱钩的过程,并且所处的状态和脱钩程度的大小与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高度相关。本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三种脱钩弹性对我国污染治理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规模脱钩、技术脱钧和结构脱钧弹性均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有显著影响,并且技术脱钩弹性和结构脱钩弹性滞后1期对污染治理投资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晓庆  朱继业  
以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废水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计量模型,并分别从时序维度和截面维度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时序维度上,江苏省废水排放总量、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城镇生活污水COD排放量与人均GDP的拟合反映出显著的EKC曲线特征;从截面维度上,各城市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COD排放量与人均GDP的拟合也呈明显的EKC关系。总体上,江苏经济与水环境之间正趋向良性发展,水污染正在减弱,有望在未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伟  张常明  陈璐  
城市群被确立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其战略地位日益重要。然而伴随城市群高速度、高密度、高强度的发展,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能否给予分析与刻画,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命题。研究首先利用2013年我国20个重点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继而利用2003-2013年各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各类城市群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进行拟合,从而从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联动的角度,对20个城市群类型进行识别划分,并定量刻画每类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相关关系与发展拐点,最后基于发现,提出对我国城市群未来发展与规划编制实施的四方面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国柱 ,李从欣 ,郧彦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旭  赵军  朱悦  王彤  
本研究根据1999—2008年营口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统计数据,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原理,建立水环境污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型,解析营口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COD排放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等五项环境污染排放指标的演变轨迹和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生活COD输出量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呈现EKC特征,即"倒U"型,并已在人均GDP为20447元跨越了模型曲线拐点;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COD排放量分别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呈现倒"N"型,现已经跨越第二拐点,进入下降阶段;生活污水排放量和生活氨氮排放量与人均GDP呈"S"型,在未来仍有恶化趋势。结论建议:区域内应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环保投入、加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安宝  刘琦琦  
已有研究对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展开了静态研究,就动态情形下二者关系尚无更深入的研究。该研究以此作为切入点,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不仅能够确定二者静态关系,而且在动态情形下也能确定二者关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我国30个省际为研究对象,确定了静态条件下16个省份具有正向配对关系,14个省份具有交错配对关系。更进一步分析,确定了动态情形下,14个具有静态交错配对关系省份中的绝大多数只能承受30%的排污强度增幅压力。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提出有关我国可持续条件下进行环境污染治理的四点准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庄大昌  叶浩  张慧霞  
以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广州市1981—2011年的经济发展与废水排放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广州市经济增长与废水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广州市废水排放总量与人均GDP的拟合反映出显著的EKC曲线特征。随着广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业废水排放量逐渐下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量却大幅上升,逐渐成为威胁水体特别是河涌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总体上,广州市经济发展对水环境的污染有降低的趋势,有望在未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