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77)
- 2023(18723)
- 2022(15835)
- 2021(14468)
- 2020(12424)
- 2019(28039)
- 2018(27705)
- 2017(52727)
- 2016(28633)
- 2015(31854)
- 2014(31826)
- 2013(31648)
- 2012(29640)
- 2011(26854)
- 2010(26974)
- 2009(25144)
- 2008(24717)
- 2007(21936)
- 2006(19240)
- 2005(17430)
- 学科
- 济(135230)
- 经济(135089)
- 管理(79978)
- 业(79561)
- 企(62238)
- 企业(62238)
- 方法(56559)
- 数学(50259)
- 数学方法(49740)
- 中国(36084)
- 农(34306)
- 地方(31737)
- 财(31323)
- 业经(27492)
- 学(26316)
- 制(23757)
- 贸(23480)
- 贸易(23468)
- 农业(23282)
- 易(22685)
- 银(21532)
- 银行(21472)
- 融(20925)
- 金融(20922)
- 行(20478)
- 务(19485)
- 财务(19430)
- 财务管理(19381)
- 环境(18922)
- 企业财务(18433)
- 机构
- 学院(413264)
- 大学(412553)
- 济(177604)
- 经济(174099)
- 管理(158159)
- 研究(143542)
- 理学(135721)
- 理学院(134192)
- 管理学(131900)
- 管理学院(131146)
- 中国(111148)
- 科学(88298)
- 京(86338)
- 财(81169)
- 农(75346)
- 所(73749)
- 研究所(66832)
- 中心(66615)
- 财经(64333)
- 业大(63762)
- 江(62956)
- 农业(59340)
- 经(58432)
- 经济学(55059)
- 北京(54227)
- 范(52291)
- 师范(51632)
- 院(51185)
- 州(49744)
- 经济学院(49508)
- 基金
- 项目(275490)
- 科学(216358)
- 基金(200569)
- 研究(194663)
- 家(176535)
- 国家(175054)
- 科学基金(149718)
- 社会(125606)
- 社会科(119099)
- 社会科学(119068)
- 省(109359)
- 基金项目(106013)
- 自然(98361)
- 自然科(96134)
- 自然科学(96104)
- 自然科学基金(94400)
- 划(91467)
- 教育(89175)
- 资助(82813)
- 编号(76782)
- 发(62696)
- 重点(62583)
- 成果(61210)
- 部(60576)
- 创(56973)
- 科研(53646)
- 课题(53525)
- 创新(53375)
- 国家社会(52069)
- 教育部(51742)
- 期刊
- 济(198546)
- 经济(198546)
- 研究(121780)
- 中国(82021)
- 学报(68511)
- 农(68363)
- 财(62817)
- 科学(61597)
- 管理(57632)
- 大学(51035)
- 学学(48714)
- 农业(46010)
- 融(43860)
- 金融(43860)
- 教育(36751)
- 技术(36118)
- 经济研究(32597)
- 财经(32242)
- 业经(31606)
- 经(27652)
- 问题(25781)
- 业(24668)
- 技术经济(21803)
- 统计(21355)
- 贸(20725)
- 版(19760)
- 策(19445)
- 商业(19276)
- 理论(18976)
- 世界(18568)
共检索到622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加明 杨英强
经济对养老保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的四大传导效应(国民收入、财政收入、资本市场和消费传导)来实现的。四川省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发展要对养老保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必须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具体措施是:进一步加大经济建设力度,夯实养老保险基金的经济基础;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基本养老基金源;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高基本养老基金的增值潜力。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养老保险 适应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郑长德
本文利用四川省金融发展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四川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川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制约作用,而且表现出很强的结构性特征。在四川的经济发展中,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金融市场发育滞后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资本形成不足。要建立一个良性的资本形成自我循环机制,则依赖于一个完整高效的金融体系。
关键词:
四川省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爽英 唐小我
介绍了用SPSS进行基于因子分析的聚类实证研究依据;进而探讨基于因子分析的四川省各地级市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聚类实证研究过程和结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晓明 刘琳 杜娟
基于对石油产业投入与经济发展质量产出两系统间的相互促进、耦合协调关系的分析,本文梳理了石油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并建立耦合关联模型。研究采集四川省(涵盖12个市)油气资源丰富区域的2013—2014年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石油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不同区域间石油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耦合协调较差。据此,研究提出可从科技创新,优化石油产业资源配置,加强政府政策配套等多方面推动石油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间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丽英 刘雨坤
经济发展必然会消耗大量资源,给自然与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本文使用2010—2020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面板数据,测度了经济、资源、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GM(1,N)模型分析了四川省及市州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现状、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10—2020年间经济、资源、环境系统间为高水平耦合状态,经济发展是主要原因;(2)耦合度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多数地区耦合度水平平稳上升,个别地区波动较大;(3)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呈现出阶段性波动特征;(4)各市州耦合协调水平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5)协调水平主要呈现中高东低的态势,区域间协调联动机制尚未形成;(6)协调发展驱动力相对较弱,主要受制于产业结构、企业发展、资源配置及环境质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培元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产业在促进四川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我们更要重视保险业的发展及其演变规律,加快保险产业化进程,促进四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树立保险是重要产业的观念,运用保险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进一步完善保险市场体系,积极探索保险产业化政策;营造保险业外部良好环境,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加强保险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四川保险产业综合竞争力,为其健康顺利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保险产业 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建华 薛兴利 李强
养老保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水平与GDP水平的相关关系。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分析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和影响程度做深入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水平与GDP之间相互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GDP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水平影响程度基本相当,但对于收入影响更迅速、持续时间更长;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水平对GDP影响程度及影响持续时间比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影响更高更持久。基于对养老保险基金与GDP相互影响关系的原因分析,为更好的发挥两者的互促效应,应将社会
关键词:
养老保险 经济发展 VAR模型 社会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承红 张佳宝
生态工业是一种现代工业发展模式。本文基于生态工业发展的有关理论,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四川省工业发展的特征以及发展生态工业所面临的问题。在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川省适合发展生态工业的行业选择,并在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省生态工业发展的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炳康
一、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四川城市发展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城市历史悠久,但发展很缓慢四川许多城(镇)都有上千年,甚至二、三千年的历史。山城重庆,从古代巴国建都起,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远在汉代,重庆的手工业与商业已相当发达。唐宋以后,重庆已发展为长江上游的物资集散中心。1876年后,重庆成为英、日商埠,便成为长江上游对外贸易中心。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沿海内迁工业的大部分也集中于此,人口由50万增至百万以上。盆西平原上的成都,从古代蜀国迁都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颖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能源安全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一系列的应对方案之中,旨在降低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的"低碳"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同,并成为新时期人类发展的目标。四川省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人口与生态资源大省,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其摆脱仅仅依靠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拉动模式,有效缓解四川的工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状况,最终实现四川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研究方法,利用四川省近几年的相关数据,对四川省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进行评价。从评价的结果来看,"十一五"期间四川低碳经济发展效率不高,高能耗、高污...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评价 经济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晓鸣
本文认为 ,我国丘陵地区的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作者以四川省为实证分析对象 ,判断了丘陵地区的特点及基本现状 ,分析了其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提出四川丘陵地区应当实施的重要突破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突破 ;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发展的突破。
关键词:
丘陵地区 农村经济 制约 突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海峰 王昕宇
探寻县域经济发展效率,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对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分析模型,对2013年四川省的29个县域经济体的发展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的29个县域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发展效率不均衡,根据研究结果,文中对这些县域经济体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四川省 DEA 经济发展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昶 李嵩然
四川作为西部最大的科教文化和经济中心,掌握其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应用的贡献程度,对四川及西部的经济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四川技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广义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四川省1985~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当前技术进步与创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十分微弱,资本投入仍是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因此提出,在进一步优化巩固资本投入结构的同时,加快我省技术进步步伐,提高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带动力度。
关键词:
创新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娟 唐城 吴秀敏
本文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区雅安市雨城区12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人均纯收入、耕地利用方式、对农村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意愿影响显著,农户类别、家庭基本支出比例等因素对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意愿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秋菊 雷蕾
文章基于1987~2007年四川省GDP与FDI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对该地区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四川的经济增长和FDI各自是非平稳的,但二者之间的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亦即FDI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协同变化的一致趋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看该省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短期中存在经济增长促进FDI流入的单向因果关系,但在中长期内,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却存在相互独立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