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99)
2023(17547)
2022(14599)
2021(13670)
2020(11026)
2019(25159)
2018(24768)
2017(46458)
2016(24818)
2015(27871)
2014(27533)
2013(27324)
2012(25479)
2011(23595)
2010(23933)
2009(22195)
2008(21653)
2007(19227)
2006(17511)
2005(15955)
作者
(74224)
(62383)
(61837)
(58624)
(39309)
(29882)
(27697)
(24257)
(23682)
(21992)
(21446)
(20699)
(20046)
(19828)
(19378)
(18962)
(18263)
(17911)
(17754)
(17659)
(15610)
(15599)
(15177)
(14457)
(14077)
(13929)
(13564)
(13536)
(12651)
(12244)
学科
(127719)
经济(127591)
(69339)
管理(61836)
(51801)
方法(46319)
(45271)
企业(45271)
数学(41798)
数学方法(41203)
中国(36240)
农业(34424)
地方(30111)
业经(28306)
(22886)
(22765)
贸易(22747)
(22700)
(22096)
(21441)
(18677)
(18505)
银行(18462)
(18214)
金融(18213)
(17954)
环境(17442)
地方经济(16428)
技术(16254)
(15407)
机构
学院(365659)
大学(362723)
(166107)
经济(163193)
管理(136685)
研究(135244)
理学(117516)
理学院(116187)
管理学(114117)
管理学院(113467)
中国(104354)
科学(80476)
(77919)
(77209)
(70066)
(69022)
研究所(62688)
中心(60670)
农业(59998)
业大(58662)
财经(55337)
(54453)
经济学(51652)
(50520)
北京(49404)
(47747)
(47244)
师范(47220)
经济学院(46313)
(42780)
基金
项目(241612)
科学(190608)
基金(176880)
研究(174367)
(156775)
国家(155206)
科学基金(131321)
社会(115290)
社会科(109194)
社会科学(109165)
(93706)
基金项目(92167)
自然(82716)
自然科(80843)
自然科学(80819)
自然科学基金(79375)
(78636)
教育(78075)
资助(72442)
编号(68223)
(57387)
重点(54748)
成果(54729)
(53889)
(50079)
国家社会(49126)
课题(47994)
创新(46923)
发展(45960)
教育部(45821)
期刊
(194576)
经济(194576)
研究(111793)
(78979)
中国(78835)
学报(60115)
科学(56793)
农业(53617)
管理(50184)
(49709)
大学(46353)
学学(44253)
(38148)
金融(38148)
教育(35024)
业经(34669)
技术(31564)
经济研究(31520)
财经(27815)
(27018)
问题(25945)
(24124)
世界(21717)
(19938)
技术经济(19873)
统计(19362)
(18987)
国际(18099)
(17441)
经济问题(17110)
共检索到565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畅红琴  董晓媛  Fiona MacPhail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研究了1991~2006年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对农户家庭内部时间分配的性别分工和劳动负担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农村男性和女性的时间分配都表现出从家庭经营向工资劳动转移的趋势,女性的变化幅度更大一些,而经济发展对男性和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都不显著。研究还发现,经济发展指标的变化与成年男性和女性绝对工作负担的增加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相对工作负担的增加显著正相关。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向华丽  
针对宜昌市三峡库区百户农村移民家庭12年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跟踪调查表明:就地后靠农业安置移民不仅能平稳过渡,其家庭经济状况逐年好于全市农村家庭平均水平;外迁农业安置移民家庭在安置初期经济状况下滑,但能逐步实现过渡,并跟上农村平均水平;而非农就业安置家庭的经济状况波动大,且长期处于低水平,与城镇困难户家庭水平相当。因此,就地后靠农业安置应成为今后工程建设农村移民安置的首选,外迁农业安置是在环境容量限制下的次选,而非农就业安置在农村移民安置中应慎重选择。水库建设移民政策的制定应以能力贫困与能力发展理论为指导,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畅红琴  董晓媛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对于家庭留守成员的时间分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运用1997—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成年人出外打工对妻子、儿童和老年人家务和农业劳动时间利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丈夫出外打工显著地增加了妻子的农业劳动时间;父亲出外打工对于儿童家务劳动有显著的增加作用,并且对女孩的影响比男孩大;有成员出外打工的家庭,老年男性和女性在农业劳动中的时间投入都显著增加,家务劳动方面,老年女性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毕可影  曾瑞明  梁瑞敏  
目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制度性瓶颈和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冲击,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渐趋弱化。但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养老现状来看,传统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养老方式之一,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化养老也是养老模式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在巩固和发展家庭养老的同时,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在整合中不断发展以家庭作为养老载体并辅助于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效华  
以中国6县3240户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及相关问题的抽样调查为基础,揭示了农村家庭生活用能水平和构成在各地区间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当地能量资源的可获得量。自前农村家庭生活年户用能源一般为700~1200kgce,其中炊事用能占40%~60%,生物质能占60%~90%,柴草灶的热效率在10%~20%。生物质的使用在一些地区已超过合理水平。商品能耗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电力增加最为迅速,未来一段时期虽可能出现多元化的能源消费结构,但以生物质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会有重大改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秋华  于颖  
本文从分析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局限性入手 ,阐述了中国农村社会化养老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 ,指出当前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体系是中国农村的现实选择 ,并就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体系提出了有现实意义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宁满秀  王小莲  
本文使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样条回归模型研究中国农村亲子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因素及动机,考察成年子女经济转移与老年父母收入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利他动机和交换动机是隐藏在农村亲子代际经济转移背后的主要动机,在贫困线以下以利他动机为主,在贫困线以上则以交换动机为主。得出以下推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对不同养老动机的家庭养老行为产生不同的挤出效应,从而,同一公共政策干预对不同收入水平的老年人将产生异质性的预期效果。因此,在构建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过程中,需要谨慎设计相关制度安排以确保低收入老年人避免"贫困陷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陆文强  
农村改革始于七十年代末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这一改革早已远远超出了经营管理方式的范围,实质上成为中国土地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变迁,它与现实生产力相结合,触发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变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学红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专业户、富裕户成批出现。他们利用科学种田,充分发挥特长,改变了以往的生产结构,使家庭收入连年提高。农民经济生活的改变必然会对家庭生育计划带来重要影响。出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淑景  朱乐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推动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进一步加快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和全面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综合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促进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构造与产业配置结构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有效转变与重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永江  袁国强  曹雪琴  
根据我国农村目前的经济特征和已经形成的小康经济建设经验,针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从较高层次和带有普遍意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农业综合发展为主导的9种农村小康经济发展模式,其目的在于为我国不同类型区的农民发展小康经济提供宏观的指导思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霍洪田  郝昕  
本文从新型家庭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论证新型家庭经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探讨新型家庭经济的有效发展途径,以期对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满沧  
中国农村易灾粮区的经济发展杨满沧一、灾害:中国农村经济迅速起飞的沉重负担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是“灾害之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特别是近些年来生态环境恶化更加剧了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1959~1980年30年间对全国干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来国超  
城市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来国超进入9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粮食由80年代中期的相对过剩变为目前的供应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减缓,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有所下降等,这种状况与本世纪末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任务极不协调。我国农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