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95)
2023(15461)
2022(13075)
2021(11966)
2020(10043)
2019(22617)
2018(22317)
2017(42592)
2016(22683)
2015(25562)
2014(25474)
2013(24985)
2012(23347)
2011(20993)
2010(21057)
2009(19258)
2008(18709)
2007(16410)
2006(14529)
2005(13088)
作者
(64713)
(54105)
(53886)
(51033)
(34558)
(25966)
(24632)
(21072)
(20649)
(19128)
(18531)
(18381)
(17148)
(16896)
(16652)
(16500)
(16228)
(15867)
(15535)
(15449)
(13638)
(13135)
(13056)
(12519)
(12259)
(12021)
(11790)
(11761)
(10923)
(10664)
学科
(113807)
经济(113700)
管理(61734)
(58588)
(47172)
企业(47172)
方法(44114)
数学(37855)
数学方法(37316)
中国(29693)
地方(28457)
(27246)
业经(24143)
(21562)
(21034)
农业(18648)
(17989)
贸易(17978)
(17314)
(17138)
地方经济(16691)
理论(16268)
(15929)
金融(15928)
环境(15819)
(15626)
(15518)
银行(15483)
(14947)
(14729)
机构
学院(325431)
大学(324542)
(141013)
经济(138247)
管理(123651)
研究(112348)
理学(106167)
理学院(104940)
管理学(103043)
管理学院(102424)
中国(84553)
(68292)
科学(67097)
(61665)
(55798)
(51975)
中心(51884)
研究所(50422)
财经(49194)
(48977)
业大(46352)
(44673)
(44614)
师范(44205)
经济学(43972)
北京(42896)
农业(40458)
(40232)
经济学院(39303)
(39000)
基金
项目(216003)
科学(171160)
研究(159223)
基金(156746)
(135887)
国家(134706)
科学基金(116317)
社会(103439)
社会科(98147)
社会科学(98124)
(84829)
基金项目(82601)
教育(73589)
自然(73187)
自然科(71556)
自然科学(71542)
(70933)
自然科学基金(70250)
编号(63859)
资助(63778)
成果(51790)
(51277)
重点(48788)
(47825)
(44971)
课题(44293)
国家社会(43182)
创新(42020)
教育部(41540)
发展(41171)
期刊
(162175)
经济(162175)
研究(98526)
中国(65787)
学报(48693)
(47807)
管理(47671)
(46922)
科学(45599)
大学(38248)
教育(37242)
学学(35979)
农业(32986)
技术(30843)
(30127)
金融(30127)
经济研究(26421)
业经(25850)
财经(24907)
(21667)
问题(20869)
技术经济(17455)
(17319)
统计(16518)
(16205)
图书(15670)
世界(15435)
商业(15168)
(14937)
(14911)
共检索到494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关权  
通过考察世界上已经发展起来或者正在快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经济发展与文化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文化不是直接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而是基础因素。文化通过个人和组织、制度和政府两个渠道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并最终归结为市场形态。在对中日之间几个文化侧面的比较以及几个经济发展侧面的考察基础上,我们得出,中日两国由于在文化上存在相似性,从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了相似的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勇  古明明  
在过去的20年,东亚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发展"奇迹"①,与此同时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却停滞不前。非洲、拉美和亚洲遵循的发展理念几乎是完全相同的,都来自于转轨经济改革和发展模式,都强调资本的形成、市场经济模式、对外国资本的利用和教育投入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几乎差不多的基础上,采用几乎完全相同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关键的原因在于亚洲的成功是基于其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促进因素,比如勤劳、善于储蓄等,这些因素对于资本的形成、劳动力资源的形成等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至关重要,这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文化传统中没有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钱津  
现代人类的生活消费呈现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还表现出某种“奢侈性”趋势,具有劳务消费的广泛性趋势。这些趋势主流是好的,但也要加强引导。在基础的农业、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尚未提高之前,不能盲目地扩展生活消费;不能允许过于奢侈的生活消费大量存在;要积极地引导人们加大生活劳务消费;还要提高生产高品位消费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秀英  康晶  
日本从1955年至1975年,中国从1980年至2000年,国民经济都以8%的速度持续增长。20年后,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我国却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过比较分析,两国存在的差异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起步时社会经济基础条件不同 1955年,日本已经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并实现了企业组织多元化。此后在美国扶持下,成为美、欧的最重要贸易伙伴。而我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起步的,边改革边发展,除少数政策性开放试点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到1992年以后才向市场经济过渡。缺乏竞争机制,市场准入门坎高、退出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贾先文  
"聚族而居"的现实决定了宗族在农村社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虽然不排除其消极的一面,但其积极影响是不能否认的。就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内涵视角,宗族对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内源式和社会性发展以及开发本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理论而言,宗族对经济学中经济不均衡发展解释乏力、经济理性假设缺陷,以及信息不完备和契约履行困境能起到解释或补充作用。宗族促进了农村社区资源配置目标的多元化、机制的人性化、效果的优越化。因此,政府应尊重农村社区现实,利用、引导和改造宗族关系建立农村社区经济共同体,以促进农村社区经济良性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广谦  
对经济发展中新增长因素的分析,西方学者都没有把金融这一因素单独列出来,而是与制度因素放在一起,或者包括在技术进步、资源配置、规模节约之中。也有些经济学家把金融看作是条件,而不作为增长因素。而实际上,金融在现代经济中不但早成为一个发展因素,而且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天森  
文章以循环经济的定义和重要性为基础,从思想认识、发展成本、技术水平、政策支持、理论研究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阻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并从政府、企业、产业、技术、人才、立法、社会、理论研究等层面提出了克服循环经济发展阻碍因素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锋  吴丽华  杨超  
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中CO2排放量增长的驱动因素,对有的放矢地制定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把1995—2007年间中国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增长率分解为11种驱动因素的加权贡献,并对这一时期中的6个时间段和每一种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07年间,中国CO2排放量年均增长12.4%的主要正向驱动因素为人均GDP、交通工具数量、人口总量、经济结构、家庭平均年收入,其平均贡献分别为15.82%、4.93%、1.28%、1.14%和1.11%,负向驱动因素为生产部门能源强度、交通工具平均运输线路长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剧锦文  李劲民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像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从运行层面看,民营经济仍然面对各种体制与非体制、人为和非人为的制约因素。目前民营企业普遍反映影响其可能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集中在政府政策、融资及资金、人才、创新与技术进步以及管理问题等方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海军  翟印礼  王巍  
本文通过对区位商分析法的介绍,并以我国的东北和西南地区的区域产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最后指出发展区域主导产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皮建才  
本文基于产业政策的视角沿着两条路径论述了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一条是理论上的思想脉络,一条是现实中的约束条件,并在这两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能否尽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既受当时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影响,也受该国自身约束条件的影响。只有将正确的经济理论指导和正确的约束条件识别相互结合,才能使政府的产业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达到最大化。发展中国家的约束条件不同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跟发达国家的政府相比要发挥不同的作用,特别是在产业政策方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晓涛  杜萌  杜广哲  
随着一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该国主权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会不断提升,这是一条经过历史检验的规律,英镑、美元、日元等都经历了这样的历史发展过程。当很多国家都想持有一种货币的时候,这种货币就趋向于国际化。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与其所处的国际环境、国内经济发展以及自身演进路径紧密相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借鉴其他国际货币的国际化经验时,需要综合比较他国与我国在经济发展阶段、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皮建才  
因为发展中国家具有引进技术的后发优势,而技术设备的引进表现在资本存量的增加上,而不是表现在研发的增加上,所以当发展中国家采用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核算公式时会低估发展中国家的TFP增长率,这就是经济发展中的TFP悖论。本文发展了一个正式模型来调和这一悖论,模型分析表明,传统方法的低估会随着发展中国家用于引进技术的资本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的增加而增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方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项细水长流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研究影响其发展的经济因素,而且需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多环节去探究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因为这些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对经济因素的过多关注,导致了对非经济因素研究的忽视,深入研究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非经济因素,对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