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7)
2023(12981)
2022(11019)
2021(9938)
2020(8149)
2019(18727)
2018(18336)
2017(34655)
2016(18850)
2015(21628)
2014(22143)
2013(22126)
2012(21594)
2011(20006)
2010(20563)
2009(19404)
2008(19345)
2007(17921)
2006(16170)
2005(15029)
作者
(59325)
(49986)
(49771)
(47371)
(31882)
(24026)
(22710)
(19356)
(18861)
(17953)
(17221)
(16713)
(15995)
(15977)
(15633)
(15485)
(14955)
(14747)
(14416)
(14403)
(12781)
(12413)
(12192)
(11459)
(11346)
(11268)
(11250)
(10988)
(10220)
(10073)
学科
(105089)
经济(104989)
管理(49637)
(48714)
(36711)
企业(36711)
方法(36020)
数学(31100)
数学方法(30784)
(29080)
中国(28777)
地方(28578)
业经(22771)
(20537)
(19842)
农业(19764)
(17187)
(16891)
贸易(16879)
地方经济(16668)
(16210)
(15682)
金融(15680)
(15615)
银行(15581)
(15166)
(15077)
(13773)
环境(13754)
理论(12826)
机构
学院(291438)
大学(290552)
(128747)
经济(125943)
研究(109606)
管理(103565)
理学(86710)
理学院(85589)
管理学(84063)
中国(83591)
管理学院(83500)
科学(66313)
(63599)
(58002)
(57415)
(53312)
研究所(52063)
中心(49287)
(47100)
财经(44276)
业大(42115)
农业(41463)
北京(41150)
(40821)
师范(40427)
经济学(40390)
(39740)
(38396)
(37475)
经济学院(36063)
基金
项目(178494)
科学(138516)
研究(131776)
基金(126208)
(109764)
国家(108776)
科学基金(91024)
社会(83524)
社会科(79000)
社会科学(78977)
(70831)
基金项目(65915)
教育(59388)
(59092)
自然(55727)
自然科(54357)
自然科学(54339)
编号(53874)
自然科学基金(53347)
资助(52189)
成果(45433)
(44820)
重点(40819)
(38991)
课题(38525)
发展(36405)
(36074)
(35842)
国家社会(34369)
创新(33788)
期刊
(159970)
经济(159970)
研究(93552)
中国(65500)
(51868)
学报(46589)
(44291)
科学(42619)
管理(39472)
农业(35066)
大学(35011)
学学(32867)
教育(32710)
(30693)
金融(30693)
技术(26506)
经济研究(25676)
业经(25533)
财经(22958)
问题(20755)
(20006)
(18210)
(16755)
技术经济(16612)
世界(15488)
国际(14923)
统计(14915)
(14435)
商业(14345)
图书(14129)
共检索到469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小梅  刘裕  
把城乡视为一个系统 ,城市和乡村在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环境质量和政策制度等方面显示出来的地域差异或相对综合优势 ,即为该系统的城乡势能。它实质上是区位势能在城乡系统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包括城乡位置势能、城乡经济势能、城乡社会势能、城乡质量势能和城乡政治势能。在外力作用下 ,城乡势能可以转化 ,并作用于城乡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勤业,吴绍洪,陆大道  
从区域发展的各个主要相关要素,初步探讨区域发展的地理势能。把地理区域作为一个系统,当一个区域相对于其它区域在地理位置、区际差异、区域结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所显示出发展的综合优势即是该区域在这一系统中的地理势能。这种地理势能的大小受自然环境基础的深刻影响,并可随着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转化。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对比优势的态势为地理位置势能。地理位置和区位在自然条件上的势能促使其获得政策上的势能,并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形成。地域间环境条件、生态功能、产业优势的潜在影响力为地理区际势能,如各种环境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合理匹配的所谓地理地带性规律,决定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区际的差异还体现在区域发展的历史过程上,历史悠久的区域往往具有较高的地理区际势能。区域自然环境结构对于区域发展优势的影响力为区域结构势能。环境质量势能是环境质量对于区域发展优势的态势。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大大减弱了区域环境质量势能。地理势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势能转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与社会两方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晓东  谢元态  
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 ,需要资金支持。而农村经济越发达 ,资金需求量就越大。因此 ,必须改革现行国家财税支农政策 ;加强和改善现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扶持和规范民间金融组织 ;积极引导农户对农业的投资。从而建立适应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农村资金支持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梅妮  张振威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从改变交易效率、人口素质、生产率及人均资源量等变量,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考量,只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并对变量加以改善,就能将劳动力过剩压力转变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茶洪旺  和云  
本文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不仅创造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而且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一历史性巨大成就的理性思考,着力于我国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致的经济社会效应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唤起国民的"居安思危"意识,奋起直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云燕  
循环经济是按照经济学原理和生态学规律组织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宗旨在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实质上,循环经济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这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崔红  
民营经济的发展必须具备符合市场规律的基本条件,即经济自由、公平竞争、诚信秩序和经济高效等发展条件(环境)。创造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政府责任。在法治逻辑中,政府责任是指政府依法承担义务和行使权力的总和。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责任,就是政府依法承担政府义务和行使政府权力,创造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基本条件。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困境,政府应该在制度供给、财政给付和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有所作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江绥  何炼成  
本文首先指出应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进行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并探讨了选择企业作为新发展经济学微观层次上的研究对象的原因。其次,本文指出由于现代演化经济理论能够较好地以基于每个个体的演化模型来架起沟通微观经济行为(比如企业行为)和宏观经济规律(比如工业化)的桥梁,所以将企业放在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中进行考察是合适的,与新发展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兼容的。最后,本文以晚清官督商办企业为例,用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和概念对其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不可能成为推动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中坚力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葛蓓蓓  
作为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一种形式,城市拾荒农民工的地位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地位表现为拾荒农民工的"所劳"和"所得"之间严重失衡。分析了城市拾荒农民工通过特殊的生产方式,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融合,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做出的积极贡献;以及因为行业的性质、自身的素质,而得不到应有的社会认可与遭受到的社会歧视和偏见。从社会公平制度、城市拾荒农民工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志勇  王永利  
乡镇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我们引起重视:(一)管理方式仍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当前,乡镇经济的管理方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适应,没有摆脱计划管理的方法,许多方面仍带有较强的行政色...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元元  
城市的发展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着带动和辐射的作用,城市发展、城市管理以及城市发展效率的相关理论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一国经济发展、结构转变以及效率提升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目前,对城市效率的研究与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主要包括价值角度、城市的功能角度、投入产出角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方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广谦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化趋势王广谦(中央财经大学)现代社会在经济方面的特征之一是经济活动与金融活动密不可分,二者的融合过程一般称之为“经济的货币化”。经济货币化的程度反映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这项研究在西方经济学界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对中国经济学者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凯   庞震  
民营经济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采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基于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民营经济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民营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异质性,民营经济发展不仅有助于缩小本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有助于降低周边“邻居”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建议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积极担负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中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比较优势因素正在孕育着新的变化,固守传统的比较优势将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和比较利益输出的发展困境。培育动态比较优势因素,提高国际分工地位,加快发展比较优势产业,获得比较优势利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一)要素积累类比较优势: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