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2)
- 2023(12976)
- 2022(10597)
- 2021(9559)
- 2020(7817)
- 2019(17439)
- 2018(17248)
- 2017(32777)
- 2016(17482)
- 2015(19724)
- 2014(19785)
- 2013(19759)
- 2012(18794)
- 2011(16986)
- 2010(17762)
- 2009(16963)
- 2008(17040)
- 2007(15745)
- 2006(14516)
- 2005(13704)
- 学科
- 济(105272)
- 经济(105162)
- 业(80645)
- 企(73228)
- 企业(73228)
- 管理(66870)
- 方法(33222)
- 业经(32154)
- 农(27883)
- 财(26411)
- 地方(26243)
- 中国(25915)
- 数学(24395)
- 数学方法(24184)
- 农业(20785)
- 务(19039)
- 财务(19014)
- 财务管理(18989)
- 制(18468)
- 技术(18442)
- 企业财务(17970)
- 策(16496)
- 和(16483)
- 地方经济(15823)
- 理论(15604)
- 划(15106)
- 学(15061)
- 体(14933)
- 贸(14697)
- 贸易(14683)
- 机构
- 学院(270620)
- 大学(263510)
- 济(125246)
- 经济(122956)
- 管理(104247)
- 研究(93564)
- 理学(87507)
- 理学院(86571)
- 管理学(85503)
- 管理学院(84983)
- 中国(74802)
- 财(57277)
- 京(56377)
- 科学(52662)
- 所(47722)
- 财经(44260)
- 江(43824)
- 农(42792)
- 研究所(42172)
- 中心(41775)
- 经(39848)
- 经济学(38606)
- 北京(36330)
- 州(34813)
- 业大(34480)
- 经济学院(34367)
- 范(33402)
- 师范(33109)
- 农业(32990)
- 院(32988)
- 基金
- 项目(161212)
- 科学(128760)
- 研究(122344)
- 基金(116635)
- 家(99196)
- 国家(98187)
- 科学基金(85893)
- 社会(81056)
- 社会科(76895)
- 社会科学(76877)
- 省(64766)
- 基金项目(60814)
- 教育(54279)
- 自然(51968)
- 划(51807)
- 自然科(50789)
- 自然科学(50778)
- 自然科学基金(49936)
- 编号(48882)
- 资助(47347)
- 发(40737)
- 成果(39646)
- 创(36303)
- 重点(35918)
- 业(35826)
- 部(35189)
- 课题(34244)
- 发展(33967)
- 国家社会(33649)
- 展(33424)
- 期刊
- 济(160208)
- 经济(160208)
- 研究(87919)
- 中国(59220)
- 财(47913)
- 管理(47352)
- 农(42047)
- 科学(35445)
- 学报(34474)
- 农业(28720)
- 融(28685)
- 金融(28685)
- 大学(27565)
- 技术(27327)
- 业经(26579)
- 教育(26410)
- 学学(26177)
- 经济研究(25366)
- 财经(23835)
- 经(20902)
- 问题(20023)
- 技术经济(17879)
- 业(16929)
- 贸(15934)
- 世界(15804)
- 现代(14448)
- 商业(14312)
- 国际(14207)
- 经济管理(14010)
- 统计(13017)
共检索到440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怀德
随着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 ,企业迁移变得很活跃 ,企业迁移除了对企业自身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外 ,还有很强的外部性 ,改变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格局 ,可以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应准许企业迁移 ,努力减少迁移成本 ,并完善地区间竞争的治理结构。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企业迁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劳动力的迁移流动及其区域效应是当今区域经济学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劳动力迁移流动态势及区域效应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区域发展进程的经济社会演化态势,并对中国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实证依据。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可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呈现了劳动力高强度集聚、长三角内迁移流动活跃、劳动力迁移强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等劳动力迁移流动态势,与此同时,长三角劳动力迁移流动对长三角各地区的受教育程度、人才密度、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将造成影响。在未来,经济社会演变对长三角劳动力的迁移流动将产生新的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力
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南开大学经研所博士生高国力劳动力迁移作为人口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影响因素很多,客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和心理状态(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都是影响劳动力迁移的因素。在影响劳动力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江绥 何炼成
本文首先指出应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进行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并探讨了选择企业作为新发展经济学微观层次上的研究对象的原因。其次,本文指出由于现代演化经济理论能够较好地以基于每个个体的演化模型来架起沟通微观经济行为(比如企业行为)和宏观经济规律(比如工业化)的桥梁,所以将企业放在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中进行考察是合适的,与新发展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兼容的。最后,本文以晚清官督商办企业为例,用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和概念对其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不可能成为推动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企业 演化 官督商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云平
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但我国小企业发展仍存在诸多弊端,必须在有关法律、政策、组织机构及金融等方面有所突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玫
企业迁移是企业区位调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改变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消费者偏好、环境规则、技术进步的可行途径(Pellenbarg et al.,2002),是企业的价值链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化(白玫,2003)。目前学术界对企业迁移的界定还没有取得一致看法,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完全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阳国亮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由于现代经济中企业组织的不断演化,经济活动的广泛的联系性、替代性和分化性,现代科技进步使生产经营自由选择性的增强,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等原因,中小企业会普遍长期存在。中小企业是现代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在技术进步、创造就业等方面具有大企业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有很大发展但重视还不够,还必须从战略上、制度创新上、政策层面上、金融机制上、服务体系上,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和促进。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战略地位 推进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岩
本文从辽东山区人口的地域分布和人口的迁移趋向入手 ,探讨了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及副作用 ,并指出了几项调控人口适宜分布的措施
关键词:
辽东山区 人口迁移 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彩云 陈宾
为了分析行政中心迁移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章构建了状态空间分析模型。此模型通过构建测量方程和状态方程,可以对各个变量的动态关系进行更好的刻画。实证分析工作针对青岛市行政中心迁移案例展开,实证结论显示行政中心迁移,全面促进了青岛市市南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黄颖钰
本文主要考察了 1 995~ 2 0 0 0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现省际迁移人口 (外来劳动力 )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 ,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 ,推动东部地带的GDP增长了 1 0 %以上 ,对东部地带GDP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 5 %。而且在东部地带 ,越是省际人口迁移吸引中心 ,迁入人口规模越大 ,迁入的外来劳动力对推动迁入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就越大。
关键词:
东部地带 人口迁移 经济发展 贡献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子成 邓江年
近年来,关于劳动力迁移对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受到研究者与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在理论上,两组完全相反的理论观点:迁移悲观主义和迁移乐观主义长期并存而又难以达成共识。而Stark(1991)等提出的新迁移经济学理论,则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视角,大量研究开始聚焦于从家庭微观层面检验迁移对农户农业生产、家庭收入、家庭投资消费等活动的影响效应。不过,实证检验得到的结论也不尽一致,而考虑信贷与商业机会差异、外出异质性、外出与农户经济活动的动态关联等是未来进一步探讨农民工外出与输出地经济发展关系的拓展方向。
关键词:
迁移 输出地 新迁移经济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旭文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生态经济,其出发点是减少资源损耗、保护生态、实现自然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企业知识资源是一种低能耗、环保、可复用的无形资源,它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循环经济在理论上的划分层次,然后进一步阐述了企业知识资源的定义和其与物质资源的区别,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得出企业知识资源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增强、服务、关联和协同的促进效应。最后从促进效应出发,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企业知识资源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企业知识资源 循环经济 促进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璟
宏观经济管理是国家及政府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运行而采取的一种对市场的干预手段。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企业要想壮大,离不开宏观经济管理的指导。本文从宏观经济管理的存在意义出发,探讨了中国宏观经济特征及所受影响,并分析了宏观经济管理对于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企业 市场经济 宏观经济管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欣 吴殿廷 肖敏
历史上中国的经济重心曾经不断地移动,产业的兴起及其空间拓展在其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农业开发促成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经济重心区域的形成和后来的几次移动。近代工业的登陆使东部沿海的内在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建国以后现代工业的布局影响着经济重心的移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工业、服务业和知识经济带来了历史上最快速的经济重心转移。文章还发现,中国经济重心的迁移存在几个特殊的规律。
关键词:
经济重心迁移 产业 现代工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莹 胡梦可 方勇
土地利用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5~2014年武汉市各区域的土地利用程度和经济发展数据,对武汉市、主城区、远城区的土地利用程度重心、经济发展重心迁移及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在土地利用程度和经济发展重心迁移上,武汉市远城区相对于主城区重心迁移距离更大,迁移方向更为杂乱;(2)在土地利用程度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上,主城区较为和谐,江汉区为高度协调型,硚口区和青山区为经济发展略微滞后型,其他主城区为土地发展略微滞后。远城区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程度基本处于不协调的状态,除了汉南区属于经济滞后型,其他均为土地发展滞后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