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2)
- 2023(10923)
- 2022(9015)
- 2021(8013)
- 2020(6523)
- 2019(14602)
- 2018(14079)
- 2017(27410)
- 2016(14100)
- 2015(15567)
- 2014(15679)
- 2013(15794)
- 2012(15295)
- 2011(14128)
- 2010(14841)
- 2009(14232)
- 2008(13075)
- 2007(11829)
- 2006(11023)
- 2005(10636)
- 学科
- 济(88898)
- 经济(88841)
- 业(39517)
- 管理(37275)
- 企(31126)
- 企业(31126)
- 中国(29197)
- 地方(28746)
- 融(26694)
- 金融(26694)
- 方法(24428)
- 银(24375)
- 银行(24361)
- 行(23770)
- 数学(21005)
- 数学方法(20909)
- 业经(19893)
- 农(19742)
- 地方经济(17114)
- 制(17062)
- 财(15988)
- 学(14358)
- 产业(14232)
- 农业(13983)
- 发(12607)
- 体(12411)
- 贸(12294)
- 贸易(12279)
- 易(11752)
- 中国金融(11282)
- 机构
- 学院(212270)
- 大学(208466)
- 济(105713)
- 经济(103732)
- 研究(81240)
- 管理(75987)
- 中国(67627)
- 理学(63331)
- 理学院(62577)
- 管理学(61822)
- 管理学院(61419)
- 财(46603)
- 京(44570)
- 科学(44488)
- 所(41060)
- 中心(36979)
- 研究所(36636)
- 财经(36056)
- 经济学(34687)
- 江(33539)
- 经(32425)
- 农(31723)
- 经济学院(30916)
- 北京(29262)
- 院(28782)
- 范(27788)
- 州(27513)
- 师范(27513)
- 财经大学(26470)
- 业大(25666)
- 基金
- 项目(129117)
- 科学(102320)
- 研究(98601)
- 基金(92410)
- 家(78808)
- 国家(78122)
- 科学基金(66952)
- 社会(65802)
- 社会科(62822)
- 社会科学(62812)
- 省(51996)
- 基金项目(47994)
- 教育(42817)
- 划(41955)
- 编号(38903)
- 自然(38495)
- 资助(37941)
- 自然科(37564)
- 自然科学(37558)
- 自然科学基金(36927)
- 发(36118)
- 成果(31834)
- 发展(30292)
- 展(29806)
- 重点(29770)
- 课题(28390)
- 部(28034)
- 国家社会(27767)
- 创(27468)
- 创新(25789)
- 期刊
- 济(131692)
- 经济(131692)
- 研究(74633)
- 中国(47779)
- 融(37633)
- 金融(37633)
- 财(34402)
- 管理(31535)
- 农(30792)
- 科学(27010)
- 学报(26459)
- 经济研究(22539)
- 大学(20958)
- 业经(20605)
- 农业(20156)
- 学学(19950)
- 教育(19736)
- 技术(19532)
- 财经(19328)
- 经(16994)
- 问题(16845)
- 技术经济(12895)
- 贸(12623)
- 世界(12233)
- 国际(11921)
- 商业(11595)
- 经济问题(10998)
- 现代(10550)
- 统计(10508)
- 经济管理(10351)
共检索到353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冷艳丽 杜思正
基于2001-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可以分析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水平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即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经济增长,第二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2)政府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城市化水平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虽然都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二者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彼此的制约。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伍海华 张旭
本文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角度 ,系统地探讨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经济联系 ,分析了金融发展作用于产业结构变动的系统机理 ,研究了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等问题。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经济增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德余 汤勇刚 张绍合
运用目标规划模型,采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进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金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30个省份、中部省份、西部省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综合效应为正;金融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明显,地区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反过来促进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科技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者互融互促,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提质增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文云 徐润萍
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等都与金融支持具有紧密关联性,而政府主导投资、银行融资、证券市场融资、风险投资等都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本配置效率提高的推动因素。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金融支持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明波
作为成长中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以1985~2007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得出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惟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了配第-克拉克定律的正确性,即经济的增长是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但却否认了库兹涅兹收入影响论,即在环渤海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不是相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长平 施佰发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数字经济影响营商环境优化进而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驱动效果最好。(2)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发展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为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且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不显著;时间异质性分析显示,2013年之后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要优于2013年之前。(3)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来驱动产业结构升级。(4)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商贸环境以及公共环境均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而政务环境的路径机制还有待考察。基于实证结果,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的纽带作用和各地区要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差异化措施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唯实
文章在理论实践与证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西部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对西部经济发展的简要分析,认为西部在第二产业方面要想和东部地区缩小差距是相当困难的,西部能够缩小和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最优路径就是使自身经济更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制。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 开放:服务业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国平
本文分析了上海产业结构的现状,并从制造业环境、技术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及地域环境4个方面对产业结构发展的环境因素作了分析。在分析基础上,本文具体指出了3个产业的调整方向与经济发展的思路,并在最后提出在调整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生 王鹏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而近几年,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并趋于平稳,这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产业结构优化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解读新常态的内涵机制,结合中国当前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以适应并引领新常态下实际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 产业结构优化 经济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白雪洁 宋培 李琳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升级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本文首先基于微观-中观-宏观的底层逻辑重新界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的内涵与特征,其次从供需双侧系统地阐述数字经济发展助推产业结构转型的内在机理,紧接着从数字化赋权基础设施、数字化交易和数字化媒体三方面测算并分析我国地区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最后从产业结构服务化、工业结构高级化、服务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互动水平四个维度全面评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驱动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效果。研究发现:(1)不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但存在显著的“数字鸿沟”,呈现出东、中、西、东北地区逐渐递减的趋势。(2)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服务化、工业结构高级化和服务业结构高级化,对产业互动水平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因此,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在整体上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3)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从产业结构服务化和工业结构高级化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在东中西部地区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从服务业结构高级化来看,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东中部地区服务业结构高级化,但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从产业互动水平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均不显著。本文研究为政府借助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玥 王文涛
山西省是我国的能源大省,长期以来因煤而兴,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以煤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对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严峻挑战,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转型发展 经济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云泽
产业结构的状态总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变动之中。20世纪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全方位变革,出现了产业结构软化的趋势。产业结构软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服务化、高技术化、融合化和国际化,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软化 信息技术革命 知识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秀生 王鹏
1.优化产业总体结构,推动化解产能过剩。以化解产能严重过剩为重点,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一是要对新增产能实施监视与限制,结合实际情况对产能过度剩余行业给予置换实施办法。二是要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将产能过剩的转换与产业重组有机结合起来,尽其所能减少生产过程中冗繁的步骤与手续,降低政府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干预。三是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宋雪清
中国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宋雪清本文根据地区产业结构截面数据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一些内在规律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变化趋势研究产业结构的产业分类方法很多,比较著名的就是三次产业划分法,它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