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2)
- 2023(14614)
- 2022(12562)
- 2021(11494)
- 2020(9386)
- 2019(21465)
- 2018(21647)
- 2017(41396)
- 2016(22354)
- 2015(25039)
- 2014(25379)
- 2013(25321)
- 2012(23658)
- 2011(21665)
- 2010(21797)
- 2009(19860)
- 2008(19020)
- 2007(16710)
- 2006(15083)
- 2005(13622)
- 学科
- 济(111727)
- 经济(111630)
- 管理(63265)
- 业(58052)
- 企(46821)
- 企业(46821)
- 方法(41180)
- 数学(35404)
- 数学方法(35062)
- 中国(29077)
- 地方(28750)
- 农(25778)
- 学(23770)
- 业经(23302)
- 财(20300)
- 环境(19418)
- 农业(17769)
- 地方经济(16869)
- 贸(16778)
- 贸易(16765)
- 制(16651)
- 和(16244)
- 易(16110)
- 融(15694)
- 金融(15693)
- 银(15355)
- 银行(15312)
- 理论(15270)
- 发(14921)
- 行(14806)
- 机构
- 大学(325244)
- 学院(324162)
- 济(137712)
- 经济(134815)
- 管理(127123)
- 研究(116312)
- 理学(108959)
- 理学院(107714)
- 管理学(106017)
- 管理学院(105446)
- 中国(86029)
- 科学(71100)
- 京(70691)
- 财(59973)
- 所(59153)
- 研究所(53691)
- 农(51419)
- 中心(51095)
- 江(47852)
- 财经(47568)
- 业大(47102)
- 北京(45539)
- 范(44024)
- 师范(43626)
- 经(43099)
- 院(42152)
- 经济学(41424)
- 农业(39785)
- 州(39028)
- 经济学院(36913)
- 基金
- 项目(216915)
- 科学(170262)
- 研究(159875)
- 基金(156171)
- 家(135700)
- 国家(134562)
- 科学基金(115082)
- 社会(100774)
- 社会科(95539)
- 社会科学(95514)
- 省(85087)
- 基金项目(83060)
- 自然(73773)
- 教育(72120)
- 自然科(71970)
- 自然科学(71958)
- 划(71292)
- 自然科学基金(70631)
- 编号(64965)
- 资助(64409)
- 成果(52598)
- 发(50676)
- 重点(48618)
- 部(47290)
- 课题(45345)
- 创(44606)
- 创新(41637)
- 国家社会(41058)
- 科研(40904)
- 发展(40741)
- 期刊
- 济(161435)
- 经济(161435)
- 研究(102269)
- 中国(64392)
- 学报(49302)
- 管理(48700)
- 农(47226)
- 科学(47045)
- 财(42923)
- 大学(37212)
- 教育(36432)
- 学学(34950)
- 农业(33131)
- 融(29765)
- 金融(29765)
- 技术(29258)
- 经济研究(26153)
- 业经(25608)
- 财经(23313)
- 问题(20437)
- 经(20003)
- 技术经济(17506)
- 图书(17453)
- 业(16797)
- 理论(15926)
- 科技(15799)
- 现代(15177)
- 商业(14922)
- 资源(14726)
- 世界(14621)
共检索到493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建荣 陈实 张白羽
经济规模对碳排放具有明显的增量效应,揭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制订合理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在多变量分析框架下,建立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并基于我国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卡尔曼滤波分析,其结果不仅显示了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依赖程度,而且描述了资本和劳动对碳排放的替代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锦琦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了解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本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对江西2000-2012年能源消费及其产生的二氧化碳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江西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煤炭是江西的主要能源。2000-2012年,江西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态势。建议江西省应从优化能源结构、发挥森林碳汇潜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等方面实行低碳发展。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碳放 江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朋林 候梦莹
选取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构造省级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通过双向固定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降低碳排放能够起到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以及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四条途径影响碳排放;数字化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比东部地区更为显著,由此使得中部地区在实现碳达峰以及碳中和过程中有较为突出的后发优势。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红利及因地制宜推行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投影寻踪模型 中介效应 碳排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耀华 李忠民
哥本哈根大会以后,减排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深入研究并判断各省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Tap io脱钩指标对1999-2008十年间各省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结果显示近十年来我国绝大部分省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弱脱钩状态,经济增长速度大于碳排放增长速度,表明减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在对脱钩弹性指标进行因果链分解后表明,工业领域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为碳排放增长速度的减缓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我国未来面临的减排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经济结构的"重型化"趋势导致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大,加上我国在新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颖 徐少雄
[目的]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旨在探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我国制定切实可行的碳减排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方法]采用排放因子法和熵权法分别构建了我国农业碳排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指标衡量体系,并综合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数字经济的推广可以显著减少农业碳排放,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一个单位可使农业碳排放减少355.26万吨;且优化能源结构和技术进步是数字经济抑制农业碳排放的重要作用机制;数字经济的发展对邻近地区的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在不同区域、不同碳排放水平地区以及针对不同的碳排放源,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结论]数字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的低碳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玉桃 杨娟
随着碳排放问题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大,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碳排放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但其中考虑到区域的差异化并进行定量分析的并不多,而区域碳排放的差异化对我们后续的碳排放政策设计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1995-2010年各省市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数据通过检验后,再采用Period SUR加权检验并进行GLS回归估计,得出本文考虑的几个主要经济发展状况的要素与地区碳排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各地区可以通过鼓励产业优化升级还有地区对外贸易调整达到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在世界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经济 区域经济 资源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小平
首先全面分析了我国碳排放的现状,然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人口与城市化和政策与体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并从建立现代低碳配套体系、建立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和建立现代低碳市场机制等方面,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最后从低碳工业、低碳农业、低碳城市和碳汇减碳等方面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 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万超 马晓明
减少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国际社会已普遍达成共识的应对气候变暖的根本性途径。研究中日两国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能源结构方面存在的差异,目的在于借鉴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先进经验,以期为预测中国碳排放的趋势和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目标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中国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经济 中日比较 能源结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柔 何艳秋 朱思宇 徐杰
通过Tapio模型,测度2006~2015年我国各省市农业碳排、碳汇与经济增长间的"脱钩、耦合"关系,结合碳排经济效益和低碳发展潜力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进而对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细致划分。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源碳汇与碳排总量均呈递增态势;西部地区以经济效益与低碳潜力"双低"为主,"双高"省市均有较好的资源禀赋条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仍以常规型为主,环保型省市逐年增加。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各省市应明确农业发展定位,因地制宜改进农业生产方式,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实现减碳排与增经济并行的低碳农业目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帮英 苏方林
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仅是对变量"均值"估计,不能反映省域碳排放量在空间上的非平稳性。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技术引入空间效应,发现GWR模型比OLS模型具有明显优势:省域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外商直接投资和能源价格之前存在内生经济关系;影响碳排放量各因素在省域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最后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为低碳经济实现提出相关政策。
关键词:
碳排放量 低碳经济 地理加权回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波 张俊飚
笔者基于投入视角,测算分析发现,1993年~2008年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分别年均增长4.08%和2.38%;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翻耕所导致碳排放年均递增3.45%、4.65%、20%、77%、22%、38%,且区域差异特征7.4.1.0.明显。测算分析表明,1994年~2008年我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呈现弱脱钩、扩张连接和扩张负脱钩,以扩张连接和扩张负脱钩为主。从主要农业省区的脱钩弹性来看,江苏、湖北、湖南等3省以强脱钩、弱脱钩、扩张连接为主;山东、广西等2省以强脱钩、弱脱钩为主;黑龙江、河南、河北、安徽、广东、四川等6省多种弹性特征并存。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时空特征 脱钩弹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锋 吴丽华 杨超
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中CO2排放量增长的驱动因素,对有的放矢地制定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把1995—2007年间中国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增长率分解为11种驱动因素的加权贡献,并对这一时期中的6个时间段和每一种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07年间,中国CO2排放量年均增长12.4%的主要正向驱动因素为人均GDP、交通工具数量、人口总量、经济结构、家庭平均年收入,其平均贡献分别为15.82%、4.93%、1.28%、1.14%和1.11%,负向驱动因素为生产部门能源强度、交通工具平均运输线路长度...
关键词:
CO2排放 驱动因素 因素分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承红 李标
本文使用1998—201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数据,从空间视角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投入要素对经济发展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以研究我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粗放式的劳动投入在短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长期却阻碍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大、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发展;CO2排放与经济发展呈现倒U型特征;污染税费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在短期和长期都优于治污投资,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的治污投资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不同经济部门的能源消耗对经济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不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臻 严燕 邱保印 黄敏
依赖于传统能源消费的经济增长往往带来巨大的碳排放。对于强调"十二五"经济转型的浙江省,需要探讨经济增长方式与碳排放的关系,从而探索基于减排目标的可持续经济发展之路。本研究基于产业-能源消费和能源-碳排放2个基本判断模型,运用1990-2009年相关数据分析了浙江省产业发展、能源消费结构以及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则对浙江省碳排放影响不明显。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基于减排目标的协调能源利用与产业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即开发新能源技术,促使能源消费结构不断多元化;加强工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挥经济优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星辉 卜亚
数字经济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的减排效应更大;在城市等级上,数字经济对欠发达城市具有更高的边际减排效应。作用机制分析显示,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是数字经济实现节能降碳的重要机制。门限模型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出先增后降的非线性特征。空间模型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在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有所差异。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空间溢出效应 宽带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