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7)
- 2023(15665)
- 2022(13574)
- 2021(12423)
- 2020(10366)
- 2019(23690)
- 2018(23613)
- 2017(45836)
- 2016(24464)
- 2015(27508)
- 2014(27555)
- 2013(27444)
- 2012(25703)
- 2011(23525)
- 2010(23729)
- 2009(21970)
- 2008(21269)
- 2007(18843)
- 2006(16949)
- 2005(15358)
- 学科
- 济(121895)
- 经济(121775)
- 管理(71956)
- 业(67134)
- 企(54654)
- 企业(54654)
- 方法(48444)
- 数学(41965)
- 数学方法(41613)
- 中国(31285)
- 地方(29628)
- 农(28369)
- 业经(25064)
- 财(24818)
- 学(24273)
- 环境(20178)
- 农业(19525)
- 贸(19252)
- 贸易(19239)
- 制(18878)
- 易(18468)
- 地方经济(17258)
- 融(17226)
- 金融(17225)
- 和(17161)
- 银(16830)
- 理论(16793)
- 银行(16786)
- 技术(16417)
- 行(16165)
- 机构
- 大学(360631)
- 学院(358430)
- 济(153503)
- 经济(150346)
- 管理(140896)
- 研究(125828)
- 理学(121343)
- 理学院(119963)
- 管理学(118104)
- 管理学院(117470)
- 中国(93604)
- 京(77665)
- 科学(75439)
- 财(68636)
- 所(63415)
- 研究所(57397)
- 中心(55563)
- 农(55537)
- 财经(54886)
- 江(52784)
- 业大(50791)
- 北京(49837)
- 经(49830)
- 范(48186)
- 师范(47769)
- 经济学(46992)
- 院(45537)
- 州(43022)
- 农业(42991)
- 经济学院(42099)
- 基金
- 项目(238838)
- 科学(188289)
- 研究(176213)
- 基金(173453)
- 家(150132)
- 国家(148859)
- 科学基金(128084)
- 社会(112741)
- 社会科(106878)
- 社会科学(106852)
- 省(92463)
- 基金项目(91928)
- 自然(81772)
- 教育(80155)
- 自然科(79815)
- 自然科学(79798)
- 自然科学基金(78398)
- 划(77507)
- 资助(72033)
- 编号(71104)
- 成果(57945)
- 发(54372)
- 重点(53239)
- 部(53078)
- 课题(49351)
- 创(49062)
- 国家社会(46349)
- 教育部(45889)
- 创新(45717)
- 科研(45083)
- 期刊
- 济(176883)
- 经济(176883)
- 研究(112350)
- 中国(70103)
- 学报(53905)
- 管理(53309)
- 科学(50705)
- 农(50422)
- 财(50313)
- 大学(41111)
- 教育(39152)
- 学学(38642)
- 农业(34990)
- 融(33608)
- 金融(33608)
- 技术(31393)
- 经济研究(28988)
- 财经(27771)
- 业经(27731)
- 经(23756)
- 问题(22624)
- 技术经济(19102)
- 图书(18856)
- 业(17637)
- 理论(17532)
- 贸(16915)
- 商业(16785)
- 科技(16528)
- 现代(16470)
- 世界(16223)
共检索到542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牛盼强 谢富纪
从区域发展角度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以中国山东省为例,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如下: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各要素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与要素流动性的强弱及要素流动成本的大小有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顺成
从各省对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创业园区拥有情况出发,构建了中国各省创业环境(硬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因子分析法对各省创业环境做了具体的量化测评,结果表明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创业环境明显优于中西部省区,大致呈"东优西劣"阶梯状分布。其次,以各省创业环境得分为自变量,各省2011年GDP总额、1991—2011年GDP及GDP增长率年加权平均值为因变量,构造一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创业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创业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各种形式的创业园区数量越多,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越强。
关键词:
创业环境 环境评价 经济发展 回归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翠华 张晓峒
运用1995~200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人均GDP与人类发展指数(HDI)两类经济发展指标与包括废水、废气、废渣的3类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发现,3类污染物指标与2类收入指标均大都呈现倒N型的关系,只有工业废水排放量与HDI呈现倒U型关系。表明我国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还是遵循较一致的路径的,这告诫我们,不发达省份应当吸收借鉴发达省份的环境治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避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为重要的是,已经越过倒N型第二个临界值的发达省份应极力避免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发生不利的重组现象,例如倒N型重组为W型。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吴刘仓 程晓歌 马婷
采用1985~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环境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能源消费、煤炭消费、石油消费、电力消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电力消费之间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安宝 刘琦琦
已有研究对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展开了静态研究,就动态情形下二者关系尚无更深入的研究。该研究以此作为切入点,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不仅能够确定二者静态关系,而且在动态情形下也能确定二者关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我国30个省际为研究对象,确定了静态条件下16个省份具有正向配对关系,14个省份具有交错配对关系。更进一步分析,确定了动态情形下,14个具有静态交错配对关系省份中的绝大多数只能承受30%的排污强度增幅压力。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提出有关我国可持续条件下进行环境污染治理的四点准则。
关键词:
污染强度 经济发展 正向配对 交错配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云霞 刘冬荣 肖新华
本文采用湖南省1990—2008年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数据,建立起湖南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正相关,目前正处在上升阶段,只有工业废水排放量处在下降阶段。因此,湖南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化是湖南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的关键。
关键词:
产业增长 环境负荷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天配
本文选取单位GDP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来体现中国环境质量的好坏,以人均GDP为影响变量,构建了6个非线性回归模型来实证研究中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不同研究阶段以单位GDP"三废"排放所体现的环境质量与人均GDP之间遵循的轨迹。
关键词:
中国 环境质量 经济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禹 王元地 佘茂艳
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为研究视角,构建创新投入、创新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理论模型,基于省际面板数据(2005~2014年),以VAR模型为基础对三者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先后进行了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及方差分解检验等。得出以下结论:短期来看滞后1期和2期,增加创新投入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未导致创新投入增加,创新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长期来看滞后3期和4期,创新投入、创新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宜虎 崔旭 陈雯
根据南京市1991~2003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计量模型,进而评价了南京市的环境保护政策。研究表明:作为一个重化工业城市,南京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其环境恶化程度逐步得到遏制,部分环境指标与人均GDP演替轨迹呈现显著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这主要归功于南京市政府近年来有效的环境政策和巨额的环境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强 薛惠锋 董会忠 刘蕊
文章通过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选择人均GDP和三类环境污染指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分析变量,利用1990~2006年间的数据建立GDP与三类环境污染的VAR模型,并对变量的时序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的方法,分析关中地区的经济与环境污染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在1990~2006年间,关中地区工业废水、工业固废、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变动对经济产生的总体效应是负效应,已经成为关中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环境污染 VAR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四聪 李坚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历史背景下,客观、正确地评价并改善特定区域内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政策环境中的制约因素,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众多的区域政策环境因素中,选择依法行政、市场环境、税收优惠政策、融资政策环境、技术创新政策这五大对民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调节和直接影响的政策环境因素,采用AHP层次法、平衡量表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和规范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湖南邵东县政策环境为例,对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环境评价和改善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区域政策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查志刚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信息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信息化不仅能促进区域内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与重建。文章以河北省为例,简述了区域信息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区域信息化 区域经济 差异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温欣明
本文利用1950-2003年广州市从业人数和地区生产总值,结合经济计量理论,建立模型,揭示了就业岗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根据经济发展规划,对就业岗位数作出预测。
关键词:
就业岗位 经济发展 计量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旭阔 钟昕
基于线性回归方法与向量自回归模型,首先分析西安市再生水项目投入会产生的环境效果,之后研究这部分环境效果与西安市人均GDP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对再生水项目的投入,可以更好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产生良好的环境效果,这部分环境效果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对再生水项目环境效果指标的预测方差贡献较大,再生水项目对经济发展的预测方差贡献较小。建议采用合理的经济补贴与政策组合,鼓励技术创新,使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再生水项目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根福 蒋文定 黄建山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重心移动的方法,即根据区域属性值的特征量来分析重心移动。本文应用这种方法,对1985年至2009年期间我国环境污染重心移动的轨迹、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环境污染重心与相应污染变量、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总量和方差之间存在显著影响关系,而与相应污染变量、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变化速度之间的影响关系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有效管理我国环境污染、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