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25)
- 2023(19400)
- 2022(16518)
- 2021(15069)
- 2020(12903)
- 2019(29112)
- 2018(28642)
- 2017(54386)
- 2016(29539)
- 2015(32752)
- 2014(32488)
- 2013(32120)
- 2012(29881)
- 2011(27094)
- 2010(27188)
- 2009(24974)
- 2008(24511)
- 2007(21812)
- 2006(19291)
- 2005(17492)
- 学科
- 济(132688)
- 经济(132559)
- 管理(81218)
- 业(78176)
- 企(62183)
- 企业(62183)
- 方法(53041)
- 数学(46747)
- 数学方法(46192)
- 中国(34975)
- 农(33885)
- 财(33796)
- 地方(30791)
- 学(28154)
- 业经(27941)
- 制(23963)
- 贸(23355)
- 贸易(23341)
- 农业(23231)
- 易(22594)
- 税(22390)
- 银(21169)
- 银行(21091)
- 税收(20913)
- 收(20738)
- 融(20385)
- 金融(20382)
- 行(20251)
- 务(19734)
- 财务(19678)
- 机构
- 学院(418852)
- 大学(418073)
- 济(176479)
- 经济(172986)
- 管理(156387)
- 研究(149319)
- 理学(134079)
- 理学院(132501)
- 管理学(130051)
- 管理学院(129288)
- 中国(113847)
- 科学(94147)
- 京(88690)
- 财(83678)
- 农(78153)
- 所(77661)
- 研究所(70529)
- 中心(68342)
- 业大(65975)
- 财经(65101)
- 江(64371)
- 农业(61536)
- 经(59081)
- 北京(55774)
- 经济学(54337)
- 院(53451)
- 范(53444)
- 师范(52737)
- 州(50706)
- 经济学院(48811)
- 基金
- 项目(280152)
- 科学(219222)
- 基金(203394)
- 研究(196618)
- 家(181056)
- 国家(179593)
- 科学基金(152217)
- 社会(125576)
- 社会科(119167)
- 社会科学(119135)
- 省(109988)
- 基金项目(107436)
- 自然(100380)
- 自然科(98120)
- 自然科学(98090)
- 自然科学基金(96354)
- 划(93411)
- 教育(89278)
- 资助(83205)
- 编号(78060)
- 重点(64138)
- 发(63875)
- 成果(63193)
- 部(60703)
- 创(58114)
- 科研(54821)
- 创新(54494)
- 课题(53996)
- 计划(53443)
- 国家社会(52714)
- 期刊
- 济(197097)
- 经济(197097)
- 研究(124944)
- 中国(83284)
- 学报(73286)
- 农(70242)
- 财(65295)
- 科学(64233)
- 管理(57446)
- 大学(53993)
- 学学(51351)
- 农业(47446)
- 融(40008)
- 金融(40008)
- 教育(38615)
- 技术(35900)
- 经济研究(32976)
- 财经(31928)
- 业经(31044)
- 经(27484)
- 业(25778)
- 问题(25609)
- 技术经济(21335)
- 贸(20741)
- 统计(20704)
- 版(20445)
- 科技(19271)
- 国际(18889)
- 商业(18859)
- 图书(18824)
共检索到637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华东
经济增长积极地涵养了税源,税收征管则减少税收流失。为了进一步了解它们对税收增长的作用,本文在对我国税收增长因素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以近年来省级面板数据为对象,着重分析了以主成分法提取的经济发展因素和以税务人员总数为代表的征管因素对总税收和分税种收入的影响。文章认为,经济发展是促进我国税收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但经济发展与征管因素对不同税种的影响有所区别。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税收征管 面板数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辉煌 苏基溶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对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分析显示,FDI只是通过要素投入机制而并没有通过TFP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我国的金融发展并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金融发展也并没有显著地提高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单新萍 卢洪友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利用1999-200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对税收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分区域看,提高税收分权度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消极作用。其原因并不是税收分权本身对经济增长有消极作用,而是不合理的税收分权制度安排,抵消了分权带来的激励效果。因此,要提高税收分权对经济增长的激励效果,就必须理顺中央与地方间的税权关系,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理顺中央和地方间的事权关系,明晰各级政府的税权范围;理顺税费关系,规范制度外收入渠道,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徐康宁
文章基于2000~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在控制劳动、资本、对外开放等因素后,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实体经济的影响,发现:(1)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却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即从实证的角度佐证了"金融发展阻碍了实体经济发展"命题;(2)分区域回归发现,金融发展对不同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西部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最大,其次是东部地区,对中部地区的阻碍作用最小。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实体经济 异质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江晓东 王丹
本文在现有区域经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并利用2003~200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就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我们发现:物流业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物流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着跨区差异,东部地区的物流业发展经济增长效应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间的这一差异不显著。论文最后探讨了造成我国物流业发展经济增长效应的跨区差异的一些根本原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物流业发展 跨区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澎波 于涛 王旺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史也是中国金融发展史和民营经济的成长史。本文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以及考虑民营经济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通过对中国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发现:从总量看,间接金融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边际影响在减弱;从金融结构看,间接金融相对占比的提高不利于经济增长;考虑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是减弱的。进一步分析得到的启示有:为促进经济增长,应扩大金融规模、促进金融深化;推进直接融资市场发展,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放松金融约束,加强金融支持,加快民营经济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结构 民营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澎波 于涛 王旺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史也是中国金融发展史和民营经济的成长史。本文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以及考虑民营经济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通过对中国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发现:从总量看,间接金融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边际影响在减弱;从金融结构看,间接金融相对占比的提高不利于经济增长;考虑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是减弱的。进一步分析得到的启示有:为促进经济增长,应扩大金融规模、促进金融深化;推进直接融资市场发展,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放松金融约束,加强金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结构 民营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贵斌威 陈宇峰
本文基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制造业部门的行业数据,通过面板分析方法,考察了经济发展、制度环境对投资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投资就业吸纳能力包括行业就业强度与投资就业偏向度两个层面。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对行业就业强度具有负面影响、对投资就业偏向度具有正面影响,对总体就业吸纳能力具有不显著的负面影响;制度环境改善对行业就业强度、投资就业偏向度、总体就业吸纳能力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表明各地区在制度环境层面对现有政策进行修正,学习先进地区经验,能切实推动我国的就业增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得前
本文以2001~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税柄法对30个省份的税收努力程度进行了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税收努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自给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税收努力指数在不同年份、不同省份的差别较大,绝对β条件收敛检验显示不同省份税收努力指数存在收敛趋势;(2)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税收努力越小;(3)随着财政自给率的增加,税收努力呈现增强趋势。
关键词:
税收努力 税柄法 面板数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鹏飞
我国近年来税收高速增长既有税收供给方面(主要是经济增长)的因素,又有税收需求方面(如财政政策等)的影响。本文就1994~2003年的税收增长进行了分析,提出主导1994~1997年税收增长与1998~2003年税收增长因素的差别,并运用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方法来验证了模型假设。
关键词:
税收增长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邢锋
本文运用2001~2017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①的经济数据、金融业税收数据,对金融业税负及金融业税收总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业税负的提高和税收总量的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财政压力也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应明确金融业税收发展定位,降低金融业税负特别是流转税税负;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金融职能更好地发挥;降低地方政府干预金融机构动机,提高地区财政自给程度。
关键词:
金融业 税收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健 盘宇章
基于1998—2014年期间中国30个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及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进行测算以及对其进行分解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将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之间的增长差异与金融发展的交互项纳入到实证模型中,检验金融发展与TFP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正增长,年均增速为1.6%。中国的TFP增长动力源泉为技术进步(2.2%)而非技术效率的改善(-0.6%)。金融发展和TFP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健 盘宇章
基于1998—2014年期间中国30个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及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进行测算以及对其进行分解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将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之间的增长差异与金融发展的交互项纳入到实证模型中,检验金融发展与TFP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正增长,年均增速为1.6%。中国的TFP增长动力源泉为技术进步(2.2%)而非技术效率的改善(-0.6%)。金融发展和TFP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即金融发展对TFP增长的影响取决于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发展之间的增长差异。当金融发展增速超过实体部门经济增速的54.5%时,金融发展抑制TFP的增长;当金融发展增速与实体部门经济增速之间的差异低于54.5%时,金融发展会促进TFP的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应向阳 张捷
为了验证我国近年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结果,采用了一个普通的面板数据模型,收集1985~2006年中国各省份的数据,所用的估计手段既包括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方法(FE)和随机效应方法(RE),还包括广义矩估计(GMM)和极大似然估计(MLE),从而大大提高了估计结果的可信度。实证结论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这些正向影响基本上能够通过显著性检验;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实物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始终都是显著为正的;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显著为负。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洋子 张淑娟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税率后,外商企业所得税负担增加。本文主要运用2008年~2014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在对外商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变化趋势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地区的税收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以涉外企业所得税负担率来衡量税收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均有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二,涉外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和影响程度呈现区域差异性;第三,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和继续扩大开放水平对于我国涉外企业,尤其是西部地区涉外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税合并后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企业税负 外商直接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