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19)
2023(16028)
2022(13691)
2021(12476)
2020(10382)
2019(23816)
2018(23475)
2017(44716)
2016(24207)
2015(27098)
2014(27114)
2013(26725)
2012(25219)
2011(23164)
2010(23630)
2009(21775)
2008(21299)
2007(18618)
2006(16743)
2005(15239)
作者
(70363)
(58944)
(58865)
(55595)
(37877)
(28264)
(26459)
(22742)
(22606)
(21096)
(20262)
(20009)
(18921)
(18715)
(18339)
(18212)
(17347)
(17046)
(17031)
(16889)
(14958)
(14417)
(14398)
(13715)
(13337)
(13319)
(13049)
(12692)
(12015)
(11585)
学科
(126971)
经济(126842)
管理(68300)
(64081)
方法(51877)
(51000)
企业(51000)
数学(46451)
数学方法(45791)
中国(33528)
地方(31227)
(28904)
(24657)
业经(24511)
(23063)
农业(20100)
(19331)
(18490)
贸易(18475)
(17712)
(17656)
金融(17654)
地方经济(17619)
环境(17495)
(17206)
银行(17184)
(16559)
理论(16505)
(15679)
(15641)
机构
大学(353735)
学院(352945)
(154706)
经济(151658)
管理(135326)
研究(123351)
理学(116266)
理学院(114899)
管理学(112652)
管理学院(112000)
中国(93428)
(75113)
科学(73165)
(69245)
(61493)
中心(56522)
研究所(55463)
财经(55036)
(54936)
(53970)
(49924)
业大(48965)
经济学(48876)
(47886)
北京(47560)
师范(47426)
(44559)
经济学院(43725)
(43243)
农业(42546)
基金
项目(234035)
科学(186603)
基金(172177)
研究(169768)
(149494)
国家(148290)
科学基金(128610)
社会(110989)
社会科(105415)
社会科学(105390)
(90378)
基金项目(89928)
自然(82629)
自然科(80815)
自然科学(80796)
自然科学基金(79346)
教育(78923)
(76658)
资助(71744)
编号(66870)
成果(54309)
(54263)
重点(53068)
(52166)
(48092)
课题(47341)
国家社会(46607)
教育部(45375)
创新(45031)
科研(44469)
期刊
(175747)
经济(175747)
研究(109673)
中国(69932)
(52115)
管理(51884)
学报(51374)
(49671)
科学(49592)
大学(40129)
学学(37731)
教育(37018)
(35240)
金融(35240)
农业(33617)
技术(33237)
经济研究(28818)
财经(28156)
业经(26899)
(24275)
问题(24011)
统计(20059)
技术经济(19252)
(17812)
(17541)
(17421)
世界(16406)
决策(16280)
商业(16083)
资源(15926)
共检索到539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效顺  曲福田  陈友偲  牟守国  
经济发展与城市蔓延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其假说大都建立在发展与保护矛盾不断激化的基础之上,论文基于国内外城市发展轨迹的判断,提出新的研究假说:经济发展与城市蔓延存在Logistic曲线关系,并选择华东地区典型城市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由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初级阶段过渡到高级或后工业化阶段进程中,对城市蔓延扩张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第二,中国1978—2003年间经济发展与城市蔓延增长具有周期性波动特征,2003年以后两者波动出现明显脱钩或分歧;第三,实证结果显示,上海、南京、无锡和徐州的第二三产业GDP在分别达到2.91×1011、1.02×1011、4.43×101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效顺  曲福田  张绍良  公云龙  
论文针对当前中国城市蔓延这一牵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普遍关注的复杂问题,将其归结为突破"合理界线"、逼近"生存红线"、逾越"和谐主线"三大症结。以此"三条线"为研究切入点,从地价均衡视角,提出城市牺牲性、损耗性蔓延假说,并以徐州市为例加以实证。结果表明:其一,理论分析判断,与国外城市福利性和亏损性蔓延不同,我国城市蔓延区分为牺牲性和损耗性两类,同时存在理想、适度和极限三个边界;其二,测算结果显示,徐州市农地资源的综合价值为9.58×106元/hm2,其中市场价值为5.93×106元/hm2,另外38.07%的非市场价值(生态和社会价值之和)由于市场和制度不完善而很难显化;第三,实证分析检验,徐...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谭志雄  冯颖  陈思盈  韩经纬  
【目的/意义】在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建成区面积增长快于人口增长、城市边缘区向外延展的城市蔓延现象,亟需抓住城市蔓延的基本特征,有的放矢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蔓延治理策略。【设计/方法】研究综合运用遥感数据测度中国城市蔓延指数,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例,实证检验产业发展对城市蔓延的影响机理。【结论/发现】第二产业发展持续推动城市蔓延,第三产业发展有效抑制城市蔓延;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集聚发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蔓延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长江中下游产业发展对城市蔓延的影响更大,且产业发展对临近区域的城市蔓延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过于强调市场因素的单中心城市模型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产业发展导致的城市蔓延现象在相邻地区存在相互“模仿”和“传染”效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三百  万广华  
本文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测算了居民福利及其不均等程度,并且检验了城市蔓延对居民福利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就居民平均福利水平而言,农村地区显著高于老城区和城郊,而老城区和城郊之间的平均福利水平并无显著差异;就福利差异而言,城市三类空间中不均等程度最高的是城郊,老城区次之,农村最低。进一步运用工具变量估计居民福利模型,发现城市蔓延与居民福利的关系在农村和老城区呈U型,在城郊则为"倒U"型。因此,城市蔓延对三类空间居民福利的影响,更多情况下体现为使城郊和非城郊居民之间的福利此消彼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洪银  王向  
优化利用城市内部空间是新型城镇化的焦点。从财政分权和城市政府间竞争的角度建立城市空间蔓延模型,基于服务需求密度的模型突出城市蔓延对服务业发展的抑制作用。理论分析和基于城市数据的计量检验显示:城市政府拥有越高的财政分权、城市间竞争越激烈、交通基础设施越便利,城市空间蔓延就越快;城市空间快速蔓延、人口密度下降不利于服务业发展,尤其是抑制了消费性服务业的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英  
文章利用图形化的形象分析方法,合同矩阵相关理论作为中介平台,将该地区的三次产业数据有序地引入到合同矩阵标准型模型中,对该华东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是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宏观性分析与研究。从而为上述地区未来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建设性意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辉  王春凯  
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变的背景下,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而带来的城市蔓延不利于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基于2001~2015年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考察了产业发展对城市蔓延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上,在产业结构方面,随着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城市蔓延度提高。而随着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时,城市蔓延减缓,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活性服务业。(2)从城市规模角度来看,第二产业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在中小城市起显著的作用,而在大城市不显著。第三产业在大城市起显著的抑制性作用,而在中小城市不显著,这主要与不同城市规模下集聚经济效益的发挥有关。(3)从蔓延类型角度来看,推动城市蔓延向集约型方向发展的主要是第三产业中的生活性服务业,而第二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城市蔓延向过度蔓延方向发展。长江经济带应合理布局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产业的集聚效应,同时避免不合理开发和盲目招商引资而造成的城市蔓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玉  
本文利用2005年、2010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地均碳排放数据、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Landscan人口数据以及统计资料,在计算研究区地级市城市蔓延指数的基础上,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城市蔓延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整体呈现蔓延式发展;研究期间,该区城市蔓延对碳排放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城市蔓延对邻近城市的碳排放没有显著影响;其余各控制变量对该区碳排放的影响方向及大小各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进  赵定涛  
近些年来,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迅速,城市的人口密度持续下降,呈现出蔓延的发展态势。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为了揭示中国城市蔓延的原因,本文在Brueckner的城市空间扩张经典理论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城市蔓延理论模型,并以1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经典的城市扩张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城市蔓延的原因,中国的城市蔓延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数量和私人汽车拥有量正相关。但本文实证结果还显示,中国的城市蔓延与城市地租也呈正相关关系,这与经典理论不完全一致,对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提出了中国城市蔓延的治理方式,应运用城市理性增长的理念,提高城市的紧凑性,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子豪   王倩倩  
基于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利用面板计量估计方法,从数字经济对银行主动风险和被动风险的差异、数字经济不同渠道影响的分析和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等方面,系统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银行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主被动风险差异来看,数字经济显著降低了地区银行业被动风险;第二,从作用渠道来看,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减少经济波动等渠道降低地区银行业风险,也会通过金融深化、加剧银行竞争等渠道增大地区银行业风险;第三,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本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邻近地区银行业风险水平,且其降低效果比本地效应更加显著。本研究为数字经济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为中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支撑和政策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柳剑平   魏子璇  
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城市蔓延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蔓延对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城市蔓延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中东部地区、未开通高铁城市、中小城市的绿色发展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城市蔓延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适度的城市蔓延有助于促进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但过度的城市蔓延则会对绿色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城市蔓延对绿色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会抑制本地及邻近地区的绿色发展。基于此,提出科学合理地划定城市蔓延边界、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蔓延调控策略以及加强城市间城市蔓延调控的协同效应等对策建议,以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子嫄  何宜庆  毛华  
本文把物理学中的耦合关系运用于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中,通过构建华东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耦合模型对2007-2011年华东地区6省1市(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山东)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华东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比较严重,上海的耦合协调度较高,其他省份的耦合协调度普遍不高,并据此提出促进华东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宇  何永秀  戴爱英  杨卫红  李德智  
文章基于最大熵谱估计方法对城市电力与经济的周期互动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得出中国各典型城市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城市经济的与电力消费有"长波化"的特点,其波动周期为8-9年;同时,城市之间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发展要求各城市在相互借鉴中发展自身的特色,城市电力负荷预测与城市规划应该考虑经济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周期波动关系,从而提高其精确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家庭  赵一帆  李艳旭  蔡思远  
以我国269个地级市为样本,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蔓延对私家车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蔓延显著地推动了私家车的发展;我国公共交通与私家车之间的替代作用不明显;与城镇化初期和发展期相比,在城镇化成熟阶段,城市蔓延对私家车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秦蒙  刘修岩  李松林  
本文采用校准后的夜间灯光数据度量了地区经济增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考察了城市规模和城市蔓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城市蔓延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负效应;进一步的讨论表明:在规模较小、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的城市,城市蔓延带来的负效应会更大。其政策启示是:应加强对城市蔓延,尤其是小城市无序蔓延的治理和管控,坚持空间紧凑式的城市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