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46)
2023(18219)
2022(15459)
2021(14438)
2020(12095)
2019(28073)
2018(27589)
2017(52541)
2016(28027)
2015(31876)
2014(32023)
2013(31966)
2012(30075)
2011(27392)
2010(27509)
2009(25720)
2008(25550)
2007(22519)
2006(20010)
2005(18664)
作者
(81977)
(68431)
(68067)
(65115)
(43794)
(32943)
(31126)
(26516)
(26226)
(24440)
(23488)
(23143)
(21863)
(21823)
(21456)
(21398)
(20261)
(19863)
(19720)
(19711)
(17315)
(16736)
(16657)
(15787)
(15541)
(15505)
(15223)
(14810)
(13835)
(13470)
学科
(139187)
经济(139069)
管理(77008)
(74955)
(59868)
企业(59868)
方法(57385)
数学(51082)
数学方法(50587)
中国(38744)
(33679)
地方(30954)
(30687)
(28992)
(27960)
银行(27814)
业经(27678)
(26413)
(25588)
贸易(25569)
(25553)
(24752)
(24230)
金融(24226)
农业(22424)
环境(18825)
(18468)
财务(18413)
财务管理(18364)
(18353)
机构
大学(410360)
学院(408111)
(185218)
经济(181724)
管理(156394)
研究(146586)
理学(133046)
理学院(131546)
管理学(129535)
管理学院(128761)
中国(118942)
(87595)
科学(84602)
(84019)
(74071)
中心(67407)
研究所(66727)
(66546)
财经(66443)
(61746)
(60405)
经济学(58563)
北京(56203)
业大(55967)
(52687)
经济学院(52545)
(52202)
师范(52153)
农业(51957)
财经大学(49343)
基金
项目(263029)
科学(208664)
基金(193974)
研究(191871)
(168275)
国家(166925)
科学基金(143709)
社会(125106)
社会科(118885)
社会科学(118857)
基金项目(101235)
(100279)
自然(91275)
自然科(89190)
自然科学(89164)
教育(87940)
自然科学基金(87624)
(85011)
资助(81140)
编号(75826)
成果(61729)
(60569)
(59823)
重点(59682)
(54112)
国家社会(52859)
课题(52762)
教育部(51828)
创新(50824)
科研(50474)
期刊
(208439)
经济(208439)
研究(129596)
中国(84082)
(65105)
(60298)
学报(59772)
管理(58885)
科学(57585)
(53328)
金融(53328)
大学(45996)
学学(43283)
农业(39880)
教育(38953)
技术(36700)
经济研究(34662)
财经(34432)
业经(31438)
(29691)
问题(27220)
(24341)
国际(22402)
技术经济(22183)
(22045)
统计(21770)
世界(21596)
理论(20038)
(19192)
商业(19020)
共检索到639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玉茹  苗润雨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918-1936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同一时期中国银行业也显著成长。文章运用当时33家全国性中资银行数据,从银行产业组织理论视角并结合历史事实检验中国近代银行业格局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无政府过度干预的条件下银行集中度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降低,这说明在相对自由的市场环境中竞争性银行业结构更适合当时的国民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毛道维  高祖庆  
本文研究了现金流量对企业的银行信用结构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经营净现金流充足的公司较少依赖短期银行借款,而经营净现金流不足的公司则高度依赖短期银行信用;自由现金流不足的公司高度依赖长期银行信用,而自由现金流充足的公司则较少依赖长期银行信用。企业信用结构大体上符合"先内而外"的最优的融资次序理论,以及资产与负债期限匹配理论。短期银行借款可能助长过度投资行为,信用结构中的短期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之间不存在相互转换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红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银行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对于一个国家的银行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学术界却讨论得较少,近几年来对此问题的跨国实证研究也提供了不同的结论。本文通过对中国银行业1986—2003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研究了中国的银行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银行较高的集中度对经济增长有负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鑫  韩廷宇  姚爽  何雨坤  
本文运用CRn和HHI这两个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业2007-2009年期间的资产、存款、贷款和净利润的市场集中程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商业银行业正处在从寡头垄断到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转变中。同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厂商绩效同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呈负相关关系,原因在于商业银行业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并不是市场自发运作的结果。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业体系应着重考虑如何提高企业效率,促进市场竞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于忠,王继翔  
By a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terminants of concentration in Chinese banking ranged from 1986 to 1996.The empirical result shows that several facts affects the level of the concentration,including the structure of property rights、managing efficiency、initial level of concentration、product differentiation、industry growth and the least economic scale,of which the high efficiency of newly built banks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百顺  
天津银行公会是民国时期最早成立的银行公会之一,在近代天津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制度需求的角度看,天津银行公会是在近代天津银行业日益发展,行业共同利益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出现的,是一种集体行动的制度建构;从制度供给的角度看,天津银行公会着眼于理性个体“成本—收益”的衡量和防止“搭便车”问题,不断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从而奠定了公会存在和发展的微观基础;其存在和发展的历史经验似乎可以为当前的行业协会改革及其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毅夫  姜烨  
金融体系的结构特征(包括银行业结构)究竟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是否具有作用,一直是理论界争论不休、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金融结构,包括银行业结构,对于经济发展和增长的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如果金融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匹配,将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反之,则会对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起阻碍作用。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的分省面板数据,对上述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史立君  李建军  
本文基于经济发展和银行业发展评价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法设计反映银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通过建立银行业与经济发展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模型,测算出1978-2010年中国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结果显示,银行业与经济失调发展的年份有12年,基本协调与中度协调发展的年份有12年,优良协调发展的年份有9年。结合各年实际状况分析发现,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和改革因素对两个系统的协调性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建议深化银行业改革要以提升银行业稳健性、构建一个适度竞争的银行业体系为主要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冉光和  吴金乐  
本文运用我国省市1995~2011年面板数据,分别以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分产业研究了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降低银行业集中度对总体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从产业细分角度看,却存在着差异,体现在银行业存贷款集中度的降低对第一、三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仍然显著,而对第二产业的增长则起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在东部地区不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十分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冀志斌  周先平  董迪  
本文在学术界首次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银行集中度和银行业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银行业稳定性的增强,进一步讲,在经济增长率较低、财政支出较少、社会融资渠道较单一的地区,银行集中度的提高更能增强银行业的稳定性。这一结论带来的政策启示是,在银行业市场结构改革方面,应当综合权衡效率和稳定,而不应一味增加银行的数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洋  
利用1992~2010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根据VAR模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业集中度与货币政策效果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影响显著: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集中度的不断下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逐渐变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旭涛  胡莹  
本文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和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作用。以CR4指标代表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以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H统计量代表银行业竞争程度,通过建立VAR模型得出累积脉冲响应函数代表货币政策冲击。实证检验发现: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与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有着正向效应,对货币政策传导至中介目标M2的影响最大,对货币政策传导至最终目标GDP与CPI影响程度较小,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明显高于竞争程度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邹毅  苏莉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份1997-201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的面板模型技术,实证考察了银行集中度、资本流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负相关关系,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控制资本流动变量以后,东部和西部地区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的负相关性加强,中部地区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则变得难以判定,说明资本流动对各地区的银行集中度和经济增长带来了较大影响。文章建议改善银行业竞争环境、引导资本流向、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文  
1997年以来,中国整体的首位城市比率在4%左右波动,没有明显的变动趋势。2012年,60%以上的省区首位城市比率介于20%~30%,而且首位城市比率偏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文章运用23个省区2004年至2012年期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城市集中度尽管不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是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城市集中度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高度化、人力资本积累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鹏  薛志宏  黄诗琪  
银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增长二者间的动态影响关系有待考察。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运用不仅有效地克服分析银行集中度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而且通过正交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还能够考察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响应路径和银行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现阶段,银行集中度的下降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