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2)
2023(12568)
2022(10332)
2021(9503)
2020(7415)
2019(16782)
2018(16276)
2017(30185)
2016(15955)
2015(17950)
2014(17843)
2013(17834)
2012(17171)
2011(16040)
2010(16085)
2009(14854)
2008(14319)
2007(12713)
2006(11720)
2005(11131)
作者
(46298)
(38576)
(38539)
(36829)
(24788)
(18430)
(17439)
(14941)
(14852)
(13685)
(13615)
(12785)
(12481)
(12480)
(12232)
(12047)
(11531)
(11222)
(11163)
(10654)
(9994)
(9419)
(9296)
(8974)
(8830)
(8779)
(8461)
(8252)
(7744)
(7600)
学科
(93988)
经济(93912)
管理(40799)
(37623)
中国(29353)
方法(28939)
(26313)
企业(26313)
地方(25788)
数学(25711)
数学方法(25573)
(22832)
业经(18833)
(17550)
贸易(17533)
(16950)
地方经济(16095)
农业(15963)
(15066)
(14534)
(14281)
金融(14280)
(14238)
(14139)
(13928)
银行(13918)
环境(13720)
(13713)
产业(11402)
(10791)
机构
学院(238707)
大学(236969)
(118236)
经济(116293)
研究(94592)
管理(84853)
中国(73308)
理学(71406)
理学院(70522)
管理学(69680)
管理学院(69229)
科学(51901)
(51587)
(50695)
(47684)
研究所(42843)
中心(40542)
财经(39732)
经济学(38673)
(36167)
(35569)
(35565)
经济学院(34549)
北京(34172)
(34047)
(33035)
师范(32768)
财经大学(29212)
业大(29009)
科学院(28870)
基金
项目(149930)
科学(119597)
研究(114153)
基金(109482)
(94685)
国家(93888)
科学基金(79840)
社会(77116)
社会科(73343)
社会科学(73330)
(56352)
基金项目(56194)
教育(51224)
(47485)
自然(46297)
自然科(45209)
自然科学(45200)
资助(44684)
编号(44512)
自然科学基金(44401)
(39390)
成果(36313)
重点(34548)
(34467)
国家社会(33452)
发展(32987)
课题(32580)
(32456)
中国(30813)
(30711)
期刊
(145109)
经济(145109)
研究(84185)
中国(53626)
(35654)
(34554)
管理(34543)
科学(32121)
学报(31367)
教育(26599)
(26568)
金融(26568)
经济研究(25961)
大学(24883)
农业(24139)
学学(23318)
业经(22477)
技术(20925)
财经(20909)
问题(18469)
(18349)
(16679)
世界(15927)
国际(15217)
技术经济(13374)
(13328)
商业(12675)
统计(11869)
经济问题(11618)
现代(10780)
共检索到388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史琳琰  胡怀国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大规模工业化时期累积的结构性、制度性问题日益凸显,突如其来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面对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中国必须进一步深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及增加公共服务投入,促进消费升级与人力资本积累及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加快形成以"消费升级—扩大内需"与"创新发展—价值链攀升"为基础的新发展格局,努力推动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丽伟  郭俊华  陈世坤  
文章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研究生扩招、R&D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从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生扩招对人均GDP增长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也未引起R&D结构改善;第二,短期内所有样本中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R&D结构改善,正向作用明显;第三,在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样本中,R&D结构调整可以促进研究生扩招规模。但一味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外延式政策并不可取,国家应制定科研支持政策,改善科研环境与提升科研人员待遇;各个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学科资源优势加快专业化整合,为学生搭建与企业合作的良好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机构和知识型、技术型行业流动,减少人力资源的错配,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凌云  
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辽宁省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在新发展阶段,辽宁省县域经济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表现出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要素资源投入不充分、特色产业优势未完全显现、公共服务不充分等问题,需要深入剖析找到问题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远征  
<正>从金融的本质角度讲,金融机构核心功能是配置和处置风险。对于市场经济而言,按照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定理,如果市场是无摩擦的,则市场可以自动出清,无需中介机构存在;但真实的市场是不完善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无法自动出清,这将会形成风险,需要由金融发挥中介功能予以处理。当前我国经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的基础、环境、任务都出现显著变化,金融机构也应适应新的变化,积极调整其金融产品和服务。
关键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蔡翼飞  刘金凤  宋佳萍  
经济带已成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经济主骨架",在国民经济整体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经济带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我国"两横"——长江经济带和陇海兰新经济带,以及"三纵"——沿海经济带、京广京哈经济带、包昆经济带五条经济带,需要进一步集聚经济要素,破除要素流动壁垒,提升节点城市能级,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以经济带建设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磊  支大林  张友祥  
从问题意识出发,新发展阶段的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对其具体构成进行差异性分析,才能获得更加科学和有实践意义的认识。从产业发展基础及其特性出发,可将新发展阶段我国农业分为脱贫地区的非粮农业(简称脱贫地区农业)、其他地区的非粮农业(简称非粮农业)和粮食产区的粮食产业(简称粮食产业)三个组成部分,三者存在着不同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对于非粮农业,除相关种业等关键环节需要实现自主可控外,高质量发展需要探讨的是进一步开拓市场和转型升级问题。对于脱贫地区农业,可通过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促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粮食产业,保证粮食安全是整个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前提,可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推动保障农民收入增长、稳定粮食供给、保护耕地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多重目标有机结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原伟鹏  孙慧  
文章基于200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样本,采用双重固定效应和中介模型,从时空异质性、协同性和传导机制视角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我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内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存在时空异质性和协同交互效应。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市场化水平起中介桥梁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保平  宋雪纯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新发展理念包含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考量发现,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较为薄弱,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区域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国土利用空间布局不合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不合理的产业转移给生态环境带来负担;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我国带来了较大的贸易压力,而我国对外贸易相关制度尚未与新的开放格局相匹配;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等问题突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现路径在于进一步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加强协调发展的整体性,推进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建设,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磊  
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的起点阶段和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历史宏愿的冲刺阶段,要把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应对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和引领现代化建设的"指挥棒",要从客观规律和政治原则双重维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顺应发展阶段变化的必要之策、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之举和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可行之计,要求高水平畅循环、强科技、扩内需、促开放。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彬  金梦迪  段雨晨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全面体现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中明确指出,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国内学者继续围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格局问题展开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余淼杰  
在当前国内外环境下,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可归结为"三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新发展阶段体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包括产品附加值、产品质量、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业升级和集聚,以及三次产业比重调整。贯彻新发展理念须从创新、绿色、协调、共享和开放五个方面入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通过内外循环的双管齐下,最终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发展的格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若旭  
高校美育教育植根于现实发展的大环境。迈入新发展阶段的高校美育教育核心要求也呈现新的变化,各高校要全面推进美育教育的实效性发展,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大势,从理念升华、课程体系、活动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优化高校美育教育。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静  孟凡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台经济模式快速发展,成为数字经济领域重要的业态之一。但也出现了垄断、资本无序扩张等问题。随着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内需、加速科技创新和保障民生福祉成为新阶段目标。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平台经济如何发展演变、如何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国内近二十年,平台经济增长的内生逻辑及新发展阶段下面临的问题,探讨在内部转型动力和政策作用的叠加下,平台经济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在未来中短期,数字平台重心将围绕调整平台规则以谋求合规化,以响应在市场竞争、消费者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监管要求。在未来中长期,数字平台将通过业务深度调整、转型新型实体企业、回归科技本源、投身产业数字化浪潮、业务全球化及拓展公共服务等路径,不断基于价值创造打造新增长点,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建议构建平台经济监管的政策框架与长效机制,畅通公共服务创新通道,引导平台企业投身产业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升平  吴雅秋  
新发展阶段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具有理论、历史、制度的逻辑联系,彰显了新发展阶段发展民营经济与促进共同富裕之间的一致性。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为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新发展阶段民营经济还存在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发展瓶颈。推进民营经济为促进共同富裕作贡献,必须实现民营经济发展从不平衡走向平衡,优化民营经济合理布局,为实现全民共享服务;必须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必须实现民营经济从不充分发展到充分发展,使民营经济提供更广泛的共建机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保平   邹起浩  
经济发展韧性是长期发展视角下经济体适应变革、持续演进和稳定发展的素质和潜力的综合体现。基于对经济发展韧性内涵的理论阐释,从基础韧性、规模韧性、结构韧性、创新韧性和制度韧性5个方面确立经济发展韧性评价维度,测算2000—2021年的中国经济发展韧性指数及各分项维度指数,并进一步分析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演化趋势,在空间维度上不同地区间和各个地区内的经济发展韧性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基本特征。结合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的影响因素和演化趋势,提出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的维护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