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2)
- 2023(8559)
- 2022(7189)
- 2021(6307)
- 2020(4841)
- 2019(10989)
- 2018(10801)
- 2017(20290)
- 2016(10684)
- 2015(11822)
- 2014(12004)
- 2013(12160)
- 2012(11909)
- 2011(11349)
- 2010(11767)
- 2009(10989)
- 2008(10491)
- 2007(9411)
- 2006(8950)
- 2005(8577)
- 学科
- 济(75065)
- 经济(75010)
- 管理(26542)
- 地方(25578)
- 中国(23296)
- 业(22797)
- 方法(17684)
- 地方经济(15643)
- 数学(15360)
- 数学方法(15290)
- 企(15265)
- 企业(15265)
- 农(15093)
- 业经(14270)
- 学(12635)
- 发(12176)
- 环境(11895)
- 农业(10914)
- 融(10765)
- 金融(10765)
- 银(9898)
- 银行(9887)
- 行(9761)
- 制(9434)
- 贸(8893)
- 贸易(8881)
- 发展(8631)
- 展(8608)
- 财(8506)
- 产业(8490)
- 机构
- 学院(166393)
- 大学(164171)
- 济(81893)
- 经济(80180)
- 研究(68679)
- 管理(57114)
- 中国(51356)
- 理学(47063)
- 理学院(46384)
- 管理学(45751)
- 管理学院(45427)
- 科学(39376)
- 京(36940)
- 所(35216)
- 财(34294)
- 研究所(31431)
- 中心(29328)
- 经济学(26709)
- 江(26658)
- 财经(26323)
- 农(25724)
- 院(24797)
- 北京(24218)
- 范(24098)
- 师范(23899)
- 经(23675)
- 经济学院(23570)
- 州(21608)
- 科学院(21352)
- 业大(20620)
- 基金
- 项目(101023)
- 科学(80013)
- 研究(75419)
- 基金(72180)
- 家(62269)
- 国家(61735)
- 科学基金(52540)
- 社会(50861)
- 社会科(48336)
- 社会科学(48326)
- 省(39949)
- 基金项目(37723)
- 划(33018)
- 教育(32530)
- 自然(30770)
- 自然科(30012)
- 自然科学(30006)
- 发(29642)
- 自然科学基金(29420)
- 编号(29079)
- 资助(29068)
- 发展(24683)
- 展(24291)
- 成果(23825)
- 重点(23149)
- 课题(22031)
- 部(21606)
- 国家社会(21497)
- 创(20229)
- 创新(19126)
共检索到280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施宏 高明 吴雪萍
笔者以2001—2012年中国30个省会城市作为样本,在分析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对空气污染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考虑空气污染的空间自相关性,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实证分析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空气污染存在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长江以北形成了高空气污染城市的集聚区,华南地区是低空气污染城市的集聚区。(2)经济发展与城市扩张对空气污染具有显著影响,经济增长与空气污染之间呈现倒N型的三次曲线关系,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均有助于空气污染的改善。(3)城市建成区面积和道路面积在2001—2012年期间大幅增长,并加剧了城市空气污染,但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城市扩张 空气污染 空间计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施宏 高明 吴雪萍
笔者以2001—2012年中国30个省会城市作为样本,在分析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对空气污染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考虑空气污染的空间自相关性,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实证分析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空气污染存在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长江以北形成了高空气污染城市的集聚区,华南地区是低空气污染城市的集聚区。(2)经济发展与城市扩张对空气污染具有显著影响,经济增长与空气污染之间呈现倒N型的三次曲线关系,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均有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城市扩张 空气污染 空间计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宋德勇 于飞
为探究空气污染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2004~2016年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PM2.5浓度与人均实际GDP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全国层面看,空气污染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平均而言PM2.5浓度每增加1%将导致人均GDP下降约1.2%~1.5%;全国层面经济发展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呈"倒N"型曲线关系,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政府环境治理显著降低了空气污染水平。异质性检验表明,空气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城市规模差异和区域差异。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人口驱逐效应、固定资产投资挤出效应、产业结构调整效应是空气污染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途径;第二产业占比和交通运输中汽车尾气排放是经济发展对空气污染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城市经济发展 联立方程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国高 陈庭富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因而迫切需要寻找经济绿色发展的驱动引擎。基于2004—2019年中国229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互联网发展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对其空间溢出效应和异质性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能够显著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程度;互联网发展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程度;互联网发展对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的降低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能够降低邻近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互联网发展对中西部、城镇化水平较高和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降低作用更强。上述研究结论不仅能为中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经济效应提供经验证据,还能为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强化区域间环境协同治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提供可行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国高 陈庭富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因而迫切需要寻找经济绿色发展的驱动引擎。基于2004—2019年中国22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互联网发展对城市空气污染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对其空间溢出效应和异质性效应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能够显著改善城市空气污染水平,经过一系列的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互联网发展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城市空气污染水平;互联网发展对城市空气污染水平的改善作用具有空间外溢效应,能够改善邻近城市的空气污染水平;互联网发展对中西部、城镇化水平较高和金融发展较高地区的空气污染水平具有较强的改善作用。上述研究结论不仅能够为中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经济效应提供经验证据,而且还能为降低空气污染水平、强化区域间环境协同治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提供切实可行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瑞敏 千怀遂 李明霞 梁圆
本文基于广州市1987年-2010年的建成区面积和第二、三产业GDP的统计数据,应用协整分析、库兹涅茨曲线和"脱钩"理论对建成区面积扩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得到两者之间的协整方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修正系数为负,符合误差修正机制。通过对建成区面积和第二、三产业GDP之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坐标曲线呈倒"U"型。进一步对建成区面积扩张和第二、三产业GDP进行总量脱钩研究,探究不同发展阶段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鲁春阳 周彦兵 李玥 张宏敏 李会杰 赵占辉
[目的]为探求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采用1997—2016年城市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重庆市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边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计量分析方法分析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结果](1)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呈正异速增长类型,城市各功能性用地扩张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体。(2)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和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者呈同质性变化特征。(3)GDP在滞后1、2阶时,在90%、99%的置信水平下,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Granger原因;但城市建设用地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并不明显,说明盲目地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并不一定促进经济发展。(4)经济发展主要受自身波动的影响,短期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明显, 90%以上的城市用建设用地扩张在经济发展波动中得到解释。[结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有限,但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未来应深化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关联的研究,制定差别化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管控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婧 徐纯正
利用1983—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计量实证模型,采用协整分析和向量自回归等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人口死亡率、空气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脉冲效应以及方差分解,以探析空气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空气污染程度上升会导致人口死亡率增加,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则会降低人口死亡率,人口死亡率、空气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人口死亡率、空气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单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空气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口死亡率的格
关键词:
人口死亡率 空气污染程度 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爱慧 张安录
文章以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探讨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动态发展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结果:(1)我国的经济发展序列与建设用地面积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2)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面积之间虽然存在相互影响与作用,但效果有差异;(3)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是经济发展的Granger因。研究结论:以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换取经济发展只能是短期的经济增长,只有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才能推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和有序发展。
关键词:
设用地 经济发展 计量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魏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8年5月2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中称,全球多地空气污染状况依然严重,全球每年估计有超过7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WHO的报告揭示了全球空气污染的严峻现实。其实,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空气污染是如影相随的。特别是在过去200年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中,空气污染问题更加严重,已经成为人类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当然,面对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其忠
工业化产生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危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研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R/S分形方法,使用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1995-2011年期间的序列数据。首先,以能源消费总量为控制变量,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分是工业废气排放。然后,着重分析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废气排放量的R/S分形轨迹。实证结果表明:它们的Hurst指数均介于0和5之间,说明其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未来变化呈负相关性,但它们的分维值却不同,全国和中部地区距1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工业废气 R/S分形 能源消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嘉毅 陈玉萍 夏鑫
基于2001-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ys-GMM与GIS自然断裂法等研究方法,就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污染对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有显著负向影响,在样本时间段,空气污染程度每提升1个百分点,入境旅游发展程度就随之下降0.309个百分点;在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三个时段中,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发展的负向影响效应都显著存在,随时间推进,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发展的边际负向影响呈现阶梯式递增态势;政府干预、旅游资源禀赋在抑制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强度;将各省区分为高污染区、较高污染区、较低污染区与低污染区,发现无论处在何种空气污染区中,空气污染都对其入境旅游发展有显著负向影响,污染程度越高的区域,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发展的负向影响效应也越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丹 张鹏岩 周志民 李颜颜 何坚坚
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城市化过程往往具有阶段性,主要通过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表现出来。基于生态位理论,结合库兹涅茨曲线、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分析和脱钩关系等方法对2004—2015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城市生态位呈核心-边缘趋势向外围扩展;(2)除平顶山市、安阳市、濮阳市和南阳市的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关系不明显外,其余城市均呈"U"型或倒"U"型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3)河南省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间的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体制、政府政策、决策等的影响;(4)河南省18个地市均不存在衰弱性脱钩现象,除2015年的许昌外其余城市的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间均不存在弱复钩现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白忠菊 藏波 杨庆媛
利用2000—2010年重庆市40个区县的建成区面积增加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和三、二产业比值的历史数据,对城市扩张速度的时空演变规律与特征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脱钩研究,判断二者关系在未来的变化趋势,以期为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提供参考。研究表明:①2000—2010年,重庆市城市扩张的增速较快的区域表现为由"一圈"向"两翼"扩散的态势,且扩张速度较快的区县在空间上表现为"集中连片"的形态,城市发展的涓滴效应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②2000—2010年,重庆市人口城镇化率提升的由"一圈"带动逐渐转变为"两翼地区"带动,城市生产力表现为随主城区距离增加而不断减少,"环主城区"成为承接"主城区"产业转移和"两翼地区"人口流动的功能性区域。③根据扩张性复钩或强复钩与城市扩张速度高度关联的研究论断,以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工业产业的空间布控可以实现人口的有序疏导。④根据扩张性复钩与城市扩张速度的耦合性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不断增强的研究论断,城市扩张速度越快,其对区域生产力水平的依赖程度越高,适度调低GDP增速,可以控制城市无序扩张、提升城镇化质量。
关键词:
城市扩张速度 时空演变 脱钩分析 重庆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贾首杰 陈英 张仁陟 裴婷婷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计算河南省1991—2012年能源足迹,选取修正后的人均GDP、建成区面积和能源足迹作为分析指标,利用脱钩分析法对河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能源足迹和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河南省1991—2012年能源足迹和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总体经历了弱脱钩、扩张连接、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弱脱钩、弱强脱钩的过程,呈现由畸形状态向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的变化趋势,说明河南省在近年发展中逐渐摆脱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建设用地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虽然正逐渐和资源投入脱钩,但是当前依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资源短缺和人地矛盾加剧问题仍然会长期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